以专业技能为中介变量的管理者行为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研究
2015-12-05郑小晴汪红霞
叶 贵,胡 祥,郑小晴,汪红霞
(1.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 400050;2.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重庆 401102)
长期以来建筑业在世界各国伤亡事故发生率几乎都位于各行业的前列,安全形势严峻[1]。Haslam等[2]分析了100起事故,发现70%的事故都涉及人的因素,一系列的事故致因理论也几乎都将人的不安全行为视为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3],因此有必要对建筑业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改善管理者行为可以持续有效地改善工人的不安全行为[4-5],而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受管理者行为的影响[6]。那么管理者行为是如何影响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又是通过怎样的中介介质来影响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呢?从现有管理者行为对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把安全知识和安全动机作为中间介质来探究[6-7]。而刘双跃等[8]和Campbell等[9]研究认为,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技能不够、安全意识淡薄是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三个基本要素,应该从知识、技能和动机这三方面的因素来解释人的行为选择和差异性。此外,Griffin等[10]和Neal等[11]研究也表明,对于工人个体的安全绩效来说,主要包括三个决定因素:知识、技能和动机。可见,专业技能应当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但已有研究并未考虑专业技能这一介质。因此,本文拟从专业技能这个内部因素来研究管理者行为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弥补现有成果存在的不足,完善管理者行为对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的理论体系,并为建筑安全管理实践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1 研究假设
1.1 提出假设
建筑业管理者行为可分为设计行为和管理行为[6,12-14],同时大量研究表明,安全服从性行为和安全参与性行为是对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测量参数[5-6,15-16];因此本文选择这4个参数分别用来测量管理者行为和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已有研究表明,管理者对工人进行有效的安全培训,可以提高工人的专业技能,减少安全事故[7,17];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员工的体能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遇险应变能力等,减少不安全行为[18]。可见,管理行为可能会通过专业技能这个中介变量影响到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因而提出如下假设:
H1:管理行为对建筑工人的专业技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田水承等[19]研究表明设计行为出错,不能科学编排人员班次、工作时间和合理分配生产任务,使工人处于不良的工作状态,会导致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因而提出如下假设:
H2:设计行为对建筑工人的专业技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张孟春等[3]认为即使具备安全知识和好的安全动机,愿意选择安全行为,但是专业技能不够,不能正确执行应对,也会导致不安全行为。可见,专业技能会影响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因而提出如下假设:
H3:建筑工人的专业技能对建筑工人的参与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建筑工人的专业技能对建筑工人的服从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2 构建假设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管理者行为分为设计行为和管理行为,构建以建筑工人专业技能为中介变量,从管理者行为到建筑工人服从性行为和参与性行为的假定模型,见图1。
1.3 测量条目
(1)设计行为的测量条目。设计行为是指管理者通过预先的思考,以设计为手段,通过制定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并通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为建筑工人提供经验、知识、行动方案等。Glendon 等[20]研究表明,文件化的安全规章制度并有管理者的执行,能够改进员工的安全行为。曹庆仁[21]认为管理者对生产人员、工作程序和员工作业规程等做出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可以为员工的日常工作任务和行为安全提供指导。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安全规章制度和组织安排作为设计行为的测量条目。
(2)管理行为的测量条目。管理行为是指管理者遵照其设计行为的结果,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直接影响和控制建筑工人的行为[12-14]包括安全管理承诺、安全沟通与反馈、安全激励、安全培训等。Zohar[22]研究表明,安全管理承诺是影响组织安全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安全沟通与反馈是组织安全管理措施的一个主要因素,组织的安全行为绩效会被沟通交流的水平所影响[23]。管理者对员工安全行为的激励是实施安全行为控制的有效方式,适当的安全激励方式可以激励和强化员工的安全行为。Lu等指出不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安全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安全培训[24],通过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员工对风险辨识和危机处理的技能,还能提升员工的安 全知识水平和安 全意识[3,18,25]。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采用安全管理承诺、安全沟通与反馈、安全激励和安全培训作为管理行为的测量条目。
(3)专业技能的测量条目。一般来说,专业技能是指工人对某项活动,尤其是对涉及方法、流程、程序或者技巧的特定活动的理解程度、熟练程度以及在执行操作过程中对相应风险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因此本文采用熟练工作和应急处理作为专业技能的测量条目。
(4)工人服从性行为的测量条目。服从性行为是描述和测量建筑工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以安全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的各种行为,因此本文采用遵守工作程序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作为工人服从性行为的测量条目。
(5)工人参与性行为的测量条目。参与性行为是描述和测量建筑工人帮助同事、参与推进安全计划、积极地致力于改善工作场所的安全以及支持组织实现安全目标活动的各种行为,因此本文采用帮助他人和参与活动作为工人参与性行为的测量条目。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获取
基于上述提出的假设,以及构建的模型和测量条目,设计了测量量表,见表1。量表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当面发放、当面回收,发放对象包括现场的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等10类建筑工人,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63份,调查问卷的总回收率为75.1%。
测量量表采用Liken的五等级尺度作答,调查对象根据对题目的同意程度,可以选择“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中立”、“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2.2 数据分析
2.2.1 信度分析
通过SPSS软件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管理行为、设计行为、专业技能、服从性行为、参与性行为的Cronbach's Alpha 系数均大于0.6,Cronbach's Alpha系数大于0.6,表示问卷信度良好,因此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表1 测量量表Table 1 Research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items
2.2.2 效度分析
通过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管理行为、设计行为、专业技能、参与性行为、服从性行为的测量条目标准因子负荷(标准化估计值)都大于或接近0.7,T 检验值(统计量C.R.值)也都远远大于0.0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1.96,说明管理行为、设计行为、专业技能、参与性行为、服从性行为的测量条目都能够很好地解释其测量变量。
表3 模型路径系数估计Table 3 Estimation of path coefficients in the model
2.2.4 模型路径分析
根据样本计算和修正指标修正后的理论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见图2。由图2可见,专业技能→服从性行为、专业技能→参与性行为之间的路径系数都在p<0.001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在建筑业,工人的专业技能对不安全行为有极显著影响;管理行为→专业技能的路径系数的p 值等于0.029,在p<0.05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在建筑业,实施管理行为对工人的专业技能有显著影响;设计行为→专业技 能的路径系数的p值等于0.362,p>0.05,在p<0.05水平下不显著,这表明在建筑业,实施设计行为对工人的专业技能没有显著影响。
表4 结构模型整体拟合指数Table 4 Goodness of fit indices of the structural model
2.3 假设检验和讨论
(1)H1不成立。管理者的设计行为对专业技能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31,且该路径系数的p 值等于0.362大于0.05,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H1不成立,表明管理者的设计行为对专业技能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1没有通过检验的可能原因是:虽然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明确建筑工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量,使工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会影响建筑工人行为的可靠性,即设计行为会影响建筑工人专业技能水平的正常发挥,但是对建筑工人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影响作用非常小,而是通过管理行为对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影响[6]。设计行为是管理行为实施的基本依据,可以通过优化设计行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工作制度和安全规程,为管理行为的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从而改善建筑安全状况。
(2)H2成立。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对专业技能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72,且该路径系数的p 值为0.029小于0.05,表明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对建筑工人的专业技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2成立。这说明加强管理行为的投入,可以显著提高建筑工人的专业技能。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管理者管理行为的投入每提升一个单位,建筑工人专业技能水平将提升0.72个单位,并进一步会显著影响到工人的服从性行为(0.88)和参与性行为(0.74)。因此,从行业角度,应当完善安全管理承诺体系,定量化安全管理承诺指标,落实业主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安全投诉直通热线;同时,基于平安卡强制完善培训机制,完善各工种强制培训时间,培训课程中必须要有基于各工种的安全隐患专项管理制度课程,从专业工种角度提高安全技能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而降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3)H3和H4成立。专业技能对服从行为和参与性行为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88和0.74,且该路径系数的p 值小于0.001,表明建筑工人的专业技能对建筑工人的参与性行为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建筑工人的专业技能对建筑工人的服从性行为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H3和H4成立。这说明专业技能好的建筑工人,熟悉工作程序,具有主动帮助他人、参与安全活动的能力,他们愿意遵守工作程序,主动帮助他人,参与安全活动。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建筑工人专业技能水平提升一个单位时,建筑工人的服从性行为和参与性行为会分别提升0.88和0.74个单位,而我国的建筑工人主要是农民工,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人的技能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当前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都应当积极开展建筑工人的专业能力相关培训活动,并逐步建立强制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推动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人化”。
3 结论
(1)已有研究仅从安全知识和安全动机两个中介变量角度研究了管理者行为对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遗漏了专业技能这一重要的中介变量,本文弥补了这一理论缺陷,有助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有效指导实践。
(2)基于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假设,构建了假定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管理者行为会显著影响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且专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中介变量,其中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对专业技能有显著影响,设计行为对专业技能没有显著影响,专业技能对建筑工人的服从性行为和参与性行为都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
(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本文提出若干管理措施,包括管理者应当定量化安全承诺指标,落实业主第一责任制度,建立安全投诉直通热线,结合平安卡制度完善强制性安全培训时间和必修内容,建筑业农民工“工人化”等,以增强建筑工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从而降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1]居捷,杨高升,杨鹏.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子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1):179-184.
[2]Haslam R A,Hide S A,Gibb A G F,et al.Contributing factors in construction accidents[J].Applied Ergonomics,2005,36(4):401-415.
[3]张孟春,方东平.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认知原因和管理措施[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Z2):297-304.
[4]Larsson S,Pousette A,Torner M.Psychological climate and safet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mediated influence on safety behavior[J].Safety Science,2007,46:405-412.
[5]Zhang M Z,Fang D P.A continuous behavior-based safety strategy for persistent safety improv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13,34:101-107.
[6]曹庆仁,李凯,李静林.管理者行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1,24(6):69-78.
[7]Vinodkumara M N,Bhasi M.Safe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safety behaviour:Assess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safety knowledge and motivation[J].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2010,42:2082-2093.
[8]刘双跃,陈丽娜,周佩玲,等.矿工不安全行为致因分析及控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158-163.
[9]Campbell J P,McCloy R A,Oppler S H,et al.A theory of performance[C]//Sohmitt N,BarmanW C.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1993:35-70.
[10]Griffin M A,Neal A.Perceptions of safety at work:A framework for linking safety climate to safety performance,knowledge,and motivation[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00,5:347-358.
[11]Neal A,Griffin M A.Safety climate and safety behavior[J].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2,27(Special Issue):67-75.
[12]Kirwan B.Safety informing design[J].Safety Science,2007,45(1/2):155-197.
[13]Cacciabue P C.Human error risk management for engineering systems:A methodology for design,safety assessment,accident investigation and training[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2004,83(2):229-240.
[14]Fadier E E,De La Garza C C,Didelot A A.Safe design and human activity:Construction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rom analysis of a printing sector[J].Safety Science,2003,41(9):759-789.
[15]Neal A F,Griffin M A,Hart P D.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n safety climate and individual behavior[J].Safety Science,2000,38(1/2/3):99-109.
[16]Griffin M A,Hu X W.How leaders differentially motivate safety compliance and safety participation:The role of monitoring,inspiring and learning[J].Safety Science,2013,60:196-202.
[17]Bena A,Berchialla P,Coffano M E,et al.Effe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workers at construction sites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line between Torino and Novara:Impact on injury rates[J].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2009,52(12):965-972.
[18]曹庆仁,李爽,宋学锋.煤矿员工的"知-能-行"不安全行为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2):19-25.
[19]田水承,郭彬彬,李树砖.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压力个体因素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J].煤矿安全,2011,42(9):189-192.
[20]Glendon A I,Litherland D K.Safety climate factors,group differences and safety behavior in road construction[J].Safety Science,2001,39:157-188.
[21]曹庆仁.基于安全行为的煤矿安全管理系统模型[J].煤矿安全,2014,45(4):219-222.
[22]Zohar D.Safety climate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0,65(1):96-100.
[23]Vredenburgh A G.Organizational safety-which management practices are most effective in reducing employee injury rates?[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2002,33:259-276.
[24]Lu C S,Yang C S.Safety leadership and safety behavior in container terminal operations[J].Safety Science,2009,48:123-134.
[25]Hoffman D A,Morgeson F P.Safety-related behavior as a social exchange:The role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leader-member exchang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9,84(2):286-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