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的意义及其发展策略
2015-12-05齐风猛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100
齐风猛(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 454100)
浅谈高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的意义及其发展策略
齐风猛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100)
摘 要:健身气功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其将丰厚的文化底蕴融入特有的身体运动方式之中,具有显著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魅力。在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能够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然而,健身气功进入高校仍处于起步阶段,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为此,学校应加大教学投入力度;丰富授课形式;合理设置课程;妥善安排授课时间,以期让健身气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健身气功教学高校策略
健身气功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其将丰厚的文化底蕴融入特有的身体运动方式之中,具有显著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魅力。健身气功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其目的是改善健康状况,开发人体潜能,使人的身心臻于高度和谐状态。目前流行的健身气功包括: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这四种健身气功功效相似,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开展教学。在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能够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
1 开展健身气功的意义
健身气功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的统一,其技术核心是调身、调息、调心。健身气功通过“三调”来达到预防疾病、科学养生、祛邪通气、排毒润体、陶冶情操、延缓衰老、增强体质的目的。形体活动、呼吸吐呐、心理调节是主要的锻炼方法。
1.1通过健身气功练习,调节学生身体,增强其体质
在练习健身气功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规范自身动作,自觉调整身体姿势,体会健身气功对身体形态的调节与纠正作用。准确的动作,优美大方的姿势,柔和缓慢,松静自然的功法风格,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内外兼修的气韵,都会让学生在练习中切实地感受到健身气功的魅力,及其对身体形态的有益的调节功能。同时,练习中呼吸吐纳和气息的调理与动作协调一致,各种器官的综合运用可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系统的练习能柔筋健骨,强壮身体;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使学生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生活质量。
1.2通过健身气功练习,深度改善学生脏腑功能
改善脏腑功能主要是通过调息来实现的。健身气功的呼吸方式有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和提肛式呼吸。不同形式的呼吸,能使人从自然界吸入清新的空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达到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气血运行、调节呼吸系统及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频繁交替式的换气能刺激人的肺部功能,增加肺活量。深长的呼吸锻炼可使横膈肌升降幅度增大,促进肠胃功能。
1.3练习健身气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进入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其认识、情感、意志与个性发展呈现动态趋势。为此,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正确发展,创造积极的有益其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健身气功教学恰好承担了陶冶情操,涵养道德的重要任务。进行健身气功练习可使学生在紧张忙碌的学习之余心灵得到放松,心态和缓、平顺,心情愉悦。这有利于学生建立良性的心里循环,使学生自觉调整自我意识,平衡心态,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能使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意志更加坚定,增强学生的抗压和抗挫折能力。建立了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心理系统,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促进作用,使学生之间能够彼此理解,交流更加顺畅。
在高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各项身体机能,培养其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2 健身气功在高校中开展存在的问题
(1)多数高校已开展健身气功课程,且教学效果明显。但依然有部分高校对健身气功认识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体现健身气功的重要作用。甚至有些学校未开设健身气功课程。(2)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理论知识欠缺,实践经验薄弱,教学水平不高,科研能力滞后。(3)高校对健身气功教学的宣传不足,很多学生对课程感到迷茫,不知道为什么要上这节课,也不清楚练习健身气功对自身有什么重要意义。因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自觉性差。(4)在课程设置时,未突出强调健身气功的课程名称。很多高校将健身气功与太极拳等一起教学,课程命名为养生功。弱化了健身气功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混乱,教学重点模糊。(5)一些高校将体健身气功作为选修课来开展,缺乏硬性的教学指标,造成学生不重视健身气功练习,无法从专业角度深入了解建身气功,健身气功课程教学流于表面。(6)教学内容单调、枯燥。(7)课时严重不足,课时设置不合理,不能与学生的其他专业课学习相协调。(8)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9)学校资金投入不足,场地建设不够,配套设施不全。
3 健身气功发展建议
(1)各高校应加强对健身气功课程的重视程度,强化理解健身气功在高校中开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健身气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积极开展健身气功课程。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健身气功学习氛围,为学生更好地练习健身气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扩大师资队伍。高校应为健身气功教师制订长远的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加强学习,增进自身的健身气功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练习健身气功。
(3)在高校范围内,加大对健身气功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意义,自主自觉地练习健身气功,养成终身锻炼的健身习惯。
(4)合理命名并设计健身气功课程,让课程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健身气功的认知,提高其学习自主性。
(5)将健身气功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在高校中开展,用强制硬性的标准要求和督促学生学习健身气功课程。
(6)丰富课程内容,将健身气功的几种形式适当糅合,进行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
(7)合理设置课时,课时设置不宜密度太大,也不宜密度过低,
应考虑高校实际情况,设计人性化方案。
(8)教师应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积极探索个性化教学方法,大胆创新,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9)加大课程投入力度,建设课程场地,完善配套措施,为健身气功课程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4 结语
健身气功融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为一体,兼具文化功能和审美功能。在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能够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为更好地促进健身气功的开展,高校应加大教学投入力度;丰富授课形式;合理设置课程;妥善安排授课时间,让健身气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继岩.从文化传承角度谈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运动的必要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3(8):239-240.
[2]陈新梅.谈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的大学生健身气功教学[J].体育师友,2012(6):55-57.
[3]张翀.浅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J].科技资讯,2008 (8):224.
[4]陈继岩.健身气功课程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J].内江科技,2012(11):62.
[5]陈新梅.高校开设健身气功选项课的可行性研究:以西亚斯国际学院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2(4):97-98,103.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b)-0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