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青少年体育振兴研究①

2015-12-05周云红郜普超黄晓阳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四川都江堰6830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四川成都63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四川省体育课青少年

周云红 郜普超 黄晓阳(.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 四川都江堰 6830;.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四川成都 630)

四川青少年体育振兴研究①

周云红1郜普超1黄晓阳2
(1.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四川都江堰611830;2.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四川成都611130)

摘 要:该文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四川省青少年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拟从加强制度法规建设,注重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之间的联动等具体措施,实现学校体育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遏制青少年体质下滑,同时为其他贫困地区青少年体育工作更好的开展、有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教育

①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课题,课题编号:TY2014206。

近年来,四川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青少年体育纳入四川省体育发展战略规划,但四川地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家庭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体育部门对青少年体育工作重竞技,轻普及,造成青少年体质下滑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如何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效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1 四川青少年体育发展现实困境

1.1青少年体育发展政策法规不完善

从历年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政策法规看出,国家和地方对青少年体质下滑问题是高度重视,但在政策的执行贯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市对青少年体育相关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重视程度不够和执行不到位。如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发已八年多了,然而到目前为止,部分地市还未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或方案,根据调查,四川省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肺功能的优秀率仅有12.23%,不及格率为45.43%,超重和肥胖现象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耐力素质严重偏低,速度和力量严重匮乏,这表明,地方和学校在执行政策方面存在执行不力的情况。另一方面,部分现有的青少年体育政策法规已不适应发展需要,在青少年体育工作中遇到一些诸如伤害事故发生后责任承担以及权利维护等具体问题缺乏法律规范支持,势必造成为了避免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带来的体育纠纷与责任承担,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不断压缩体育课时数,对于可开可不开的体育活动尽量不开,更不用说一些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即便开展一些对抗性较弱的体育活动,运动量和运动负荷往往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1.2学校、家庭、社区、体育部门之间缺乏联动,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式单一

近几年,随着四川省体育事业的不断提高,特别在建设体育强省中,青少年体育发展就成为四川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普遍存在偏重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扶持力度不够等现象,青少年体育工作随之出现了“学训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体育部门重视运动员选拔,人才输送,学校重视青少年学业成绩。根据调查显示,四川省44%的中小学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体育课就成为放羊式教学,20%的中小学虽重视体育课堂教育但忽视与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结合,在调查家庭体育开展情况中,仅仅只有10%的家庭认为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和家庭亲子体育活动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广大青少年缺失体育兴趣或者消极地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主要归结于家庭成员没有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

1.3经济投入欠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四川省地处西南,经济相对不发达,对中小学运动场地和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场地设施不足和利用率不高。相当数量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也难以满足学校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的需要。相关体育部门一直在努力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但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资金有限,对青少年体育场所建设和社区青少年健身器材的投入甚少,而地方政府在青少年体育工作开展中扶持力度不够,就造成了一部分爱好体育运动的青少年无处锻炼或者参与体育活动时盲目锻炼。

2 四川青少年体育振兴主要措施

2.1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合理的青少年体育制度体系

强化地、市体育行政部门青少年体育管理和服务职责;加强青少年体育督导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发展水平评价标准、统计体系和绩效评价机制,健全训练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科学评价发展水平,建立督导检查的限期整改制度、督导检查结果的公报制度、重大问题的监测报告制度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权利保护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健全各地、市及学校等体育机构履行青少年体育职责的督导评估体系,逐步建立青少年体质状况的统计监测体系;运用相当注意义务认定学校对于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伤害的过错责任。不同阶段学校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与保护义务是极不相同的。运用相当注意义务认定学校对于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伤害的过错责任,能有效照顾不同教育阶段和学生的不同年龄段,有助于分清责任,明辨是非,做出公正、合理的处理。这既有利于保护学校、学生、家长各方的合法权益,又能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促进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最终达到提高广大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目的。

2.2提升家庭、社区体育教育意识,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模式

家庭和社区应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体育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把握体育的固有特点和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适应性,通过以家庭为基础的一体化体育教育网络,学校应与家长、社区体育指导员建立联系卡、学生定期上交家庭体育锻炼小结报告等形式,同时,广大中小学校还应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体育教育一体化的小组,家长配合学校定期参加社会和家庭体育健身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培养良好的生活制度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多元化、全方位、全员参与的体育教育,这就能从根本上破除了学校体育教育单一的教育模式。“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场馆和社区健身器材和场地,把家庭成员、社区成员和学校体育教师和社会指导员连在一起,通过亲子体育活动等形式不仅能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更能带动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体会家庭的温暖,在体育锻炼中体验运动带来的快感,并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

惯,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3加大发展投入,多渠道争取经费来源

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将青少年体育列入地方公共财政支出范畴,保障经费稳定增长。其次,各地级市体育行政部门应将青少年体育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并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增长;为保障青少年体育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的资金投入,体育主管部门建立专项资助项目,建立具有高水平的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

2.4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活动

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和意志品质的重要手段。四川省教育厅和体育局应坚持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倡导“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紧扣“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通过创造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体育文化环境,进一步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广大青少年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在《青少年体育振兴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基础上,四川省应结合实际,转变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式,加大青少年体育法规的监管力度和执行力度,创新青少年体育发展体制,增强青少年体育发展活力,建立适应社会公认的四川省青少年体育事业新局面。

3 结语

青少年体育发展事业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青少年体育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乃至上升到民族振兴的层面。除了依赖于社会关注和政府扶植,以及四川省政府的大力配合,青少年的体育事业发展也离不开学校的帮助,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倾注努力与汗水,提高方法,努力完成社会交给的重要答卷。也希望通过调整文化教育与体育教育的比例,实现新时期下素质教育,更好地为社会送出健康体魄的重要人才,以“体育梦”为契机,早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杨展如,等.21世纪四川省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9-10.

[2]张瑞林.中国青少年体育振兴规划[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 (1):1-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中发[2007〕7号)第7条.

[4]赵毅.学校体育课伤害责任认定新论[J].教育学术月刊,2013 (8):50-54.

作者简介:周云红(1968—),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b)-0170-02

猜你喜欢

四川省体育课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体育课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