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球迷情感视角下中超球队名称去企业化刍议

2015-12-05张文俊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企业化名称联赛

张文俊

(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现阶段,中超绝大多数俱乐部都是由单一股东、单一投资人企业掌控,部分地方体育局拥有部分股权的俱乐部尚有存在,但基本处于边缘地带,没有话语权。这一现状令中超球队面临重大问题:一旦企业投资人资金投入削减,球队将面临更名和解散的风险。《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鼓励具备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去企业化名称,也就是说,中超联赛开启了向外籍联赛俱乐部学习的坚实一步,如学习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不管赞助商是谁,俱乐部和球队的名称永远不会发生变化,都是皇家马德里,外籍联赛的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球队球迷的归属感,使俱乐部更加稳定,更有利于俱乐部的长久发展。

1 球队名称去企业化的未来必然性

1.1 球队完全依靠企业存活,弊端日渐凸显

2004 年,中国职业足球开展的第一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超联赛球队的存活与企业紧紧绑在一起。不可否认,企业一度给予了俱乐部生存发展的资金动力,但是也必须看到,正是由于有了企业对俱乐部存活的决定性掌控,使得球队正常运行弊端显现,这种弊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命名球队后,一但企业股权转让,紧随而来的就是球队名称的变化,比如2014 赛季的上海申花,在经历股权转让风波后,申花一度传出将改名为“上海绿地”,但最终由于受到地方媒体及球队死忠球迷的严重抗议,逼迫俱乐部球队名称保留了“申花”二字。2014 年2 月6 日,上海绿地足球俱乐部召开媒体记者见面会,正式宣布原上海申花队正式更名为上海绿地申花队,“申花”二字得以在队名中保留,这也是死忠球迷对老申花情感的仅有保留。无独有偶,2015 赛季中超球队由于企业赞助原因导致球队更名的还有:天津泰达和广州恒大,由于权健集团和淘宝公司的加入,上述两加球队名称发生变化,更名为天津泰达权健足球队和广州恒大淘宝足球队。

二是俱乐部股权的单一性,使得俱乐部在企业退股时处于尴尬地位,俱乐部正常运转的资金链断裂,直接后果造成俱乐部球员、教练员工资拖欠,球队易主,球队名称也随即发生变化,受伤的不仅是球员和球队,还有作为第十二人的死忠球迷。对于中超俱乐部来说,最为鲜明的例子就是大连实德俱乐部,球队获得过很多荣誉,先后取得中国顶级联赛冠军八次、并多次代表中国参加亚冠联赛,取得过国际足球赛冠军,2012 年10 月29 日,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官网声明,确认在中超最后一轮结束后退出中超联赛,2012 年11 月3 日,大连实德完成了谢幕战,随后球队与大连阿尔滨足球俱乐部合并。球队的解散不仅宣告了一代王朝的终结,也宣告了属于那个王朝背后死忠球迷情感的终结。

1.2 球队名称稳定,球迷更具归属感

中超球队有归属感的名字其实不乏先例,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就是中国1992 年足球职业联赛以来迄今为止唯一一只从未改变东家的职业足球队,正是由于球队这种稳定发展理念,使得国安先后培养出一大批国字号球员,同时培养了大批死忠球迷,据不完全统计,自1992 年以来,入选中国国家队的有14 人;入选中国国家奥林匹克队的有9 人;入选中国国家青年队的有3 人;入选国家少年队的有2人。无独有偶,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是1999 年1 月建业住宅集团有限公司买断河南省体委持有的股份,俱乐部成为建业集团旗下的独资企业,球队成立至今未更换过俱乐部后台老板,球队稳定发展,使得建业有着属于自己的球队文化,其中不乏大量球迷团体,据百度百科数据显示:河南球迷总数占全国球迷总数之最,达300 万之多,球迷的数量之巨是国内各俱乐部所无法与之抗衡的。同时俱乐部在河南全省各地市共拥有33 家球迷协会,主要球迷团体有:郑州市球迷协会、建业红魔球迷俱乐部、开怼近卫军、大河报球迷协会、河南建业高校联盟、许昌球迷协会、开封球迷协会、洛阳球迷协会、焦作市球迷协会、商丘市球迷协会、中牟球迷协会及长葛球迷协会等,俱乐部在此基础上于2001 年成立了“河南球迷大联盟”。

中超联赛球队名称去企业化必定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基于欧洲联赛球队名称习惯、发展思路及现阶段中超联赛运营的实际情况,中超球队名称去企业化在未来有着改革的必然性。

2 球队名称去企业化不可忽视的球迷情感认同因素

2.1 情感的选择作用

情感是人们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对人们的判断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当某种事物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时,人就会对这种事物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意识,从而产生出很强的需求感;与之相反,当某种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否定的情感,从而产生远离和逃避意识。作为俱乐部球队的死忠球迷来说,也是如此,当球队的稳定能够满足球迷忠诚度需要时,球迷自然对该球队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这种肯定的情感表现为对该球队的忠诚度;反之,当球队名称反复更迭不能满足球迷情感归属需要时,球迷自然会产生远离及逃避意识,球迷的情感选择作用由此体现。现阶段球队名称的企业化行为,使得俱乐部球队在一定时间周期内球队名称反复更迭,从球迷情感角度来说,这是球队死忠球迷不愿看到的。

2.2 情感的驱动作用

需要是驱动人体活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是作为人体活动的内驱力形式存在,这种內驱力需要媒介才能激发主体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这种媒介指的就是情感。对于人这个主体而言,积极的情感强烈的要求人们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人在情感的驱动下,可以对事物施加反作用力,并使之发生价值的增值。从球迷角度分析,同样如此,俱乐部球队名称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死忠球迷忠诚度的需要,死忠球迷自然会对该俱乐部球队施加一种积极的反作用力,这种积极的反作用力驱动着球迷激发对球队的情感需要;反之,当球队名称反复更迭不能满足球迷情感归属的需要时,球迷自然不会对球队施加这种积极的反作用力,球迷情感的驱动作用丧失。

2.3 情感的调节作用

情感能够适时调节人这一主体对客体的消极态度,情感的调节能够稳定人的心态,使人处于刺激状态,从而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活动中去。情感的调节在于使人意志坚定、信念稳固从而能够让主体一直存在于一个主动积极的状态中,并激发出强大的情感力量。对于球迷来说,球队名称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死忠球迷对俱乐部球队因成绩不稳而产生的消极悲观情感,相比球队一段时间内的赛场成绩来说,球迷更加愿意看到的是一个各方面都稳定的球队。纵观欧洲主流联赛,俱乐部球队成绩一时的不稳定,不会让死忠球迷对球队产生不利因素,选择始终坚守。这是因为俱乐部球队稳定的名称将球队与死忠球迷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球队的归属感强烈存在于每个死忠球迷内心。

3 球迷情感视角下中超球队名称的讨论

3.1 中外足球俱乐部发展背景浅析

中国职业足球起步较晚,而且当时足球已经大规模商业化,必须有一定资本的扶持,同时由于联赛自身水平有限,在门票收入、转播权收入等方面短期内无法取得效益,因此球队冠名权就成为了俱乐部收入的重要部分,这种现象在其他起步较晚的职业联赛里也存在。日本J 联赛规定球队名中不能带企业名称,但球队也会因为其他原因改名,反观韩国K联赛则没有这类规定,所以球队可以带企业名,如同中超联赛一般,韩国K 联赛也面临着因企业赞助商的更换使得球队名称处于更迭状态,如釜山队就因为更换赞助商先后叫过釜山大宇、釜山大宇皇家、釜山I'Park 等。纵观外籍联赛俱乐部,绝大部分多有百年历史之久,即使起步较晚的德甲也有70 多年历史,这些俱乐部成立之初就是爱好者出于兴趣组织,并扎根于城市和社区的体育社团。外国俱乐部大多以城市为名,同一城市的不同球队则以民族、社区等命名,并且外籍联赛俱乐部扎根于本地球迷推行会员制俱乐部,赋予球迷对俱乐部事务拥有巨大的权力。

3.2 中超球队名称去企业化策略

一是尽量使用中性化的名称,形如城市特色或城市地名等。外籍联赛的俱乐部名称多数是以地名为主的中性称谓,如利物浦、AC 米兰等,俱乐部很难从其名称上发现其投资者的背景以及赞助商经营的范围,或者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词汇,象阿森纳、尤文图斯等俱乐部。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俱乐部的持续经营和品牌的塑造,容易形成固定的球迷消费偏好;另一方面为构建俱乐部球队的球迷文化打下了稳定而坚实的基础。因此,借鉴外籍联赛俱乐部的合理做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二是转变单一股权,形成多股东共同参与俱乐部股份分配,不因投资主体的变动而影响俱乐部名称及品牌形象,反观中超联赛俱乐部球队名称或多或少会因股份或投资主体的变动而变动,并且商业气息十足。不可否认的是,俱乐部的生存经营离不开企业赞助,但不能因为股份的变动而频繁变更球队名称,否则经过一定时间精心培育的具有相对知名度和无形价值的球队品牌和大批死忠球迷的情感会化为灰烬。

三是球队应扎根球迷群体,强调球迷参与,逐步建立并完善会员制俱乐部,赋予球迷参与俱乐部的部分权利,在俱乐部球队需要发生变动时,采用征集的方式有利于形成球迷普遍的认同,从球迷情感接受角度来说,新的名称也更容易被球迷所接受。

4 结语

俱乐部球队名称去企业化开始实施后,是否会否影响投资企业对俱乐部的投资和支持,是否会影响投资企业投资足球的积极性,球队没有冠名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中超俱乐部球队名称去企业化这个问题,在现阶段的中超实行可能还比较困难,主要是俱乐部造血系统还不够完善,还是靠赞助、冠名等招商行为,因此,中超球队名称的去企业化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实现。

[1]谭刚.NBA 俱乐部命名规律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12):88-91.

[2]王樱桃,梁旭鹏.论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品牌塑造[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93-95.

[3]杨智.关于提高中超联赛吸引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4]吴学勇,刘明海.论我国足球俱乐部名称更迭的成因[J].体育与科学,2005,26(6):51-52.

[5]刘凤婷.职业体育俱乐部名称与品牌塑造关系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26(6):45-47.

[6]百度百科.河南建业俱乐部[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河南建业.

[7]百度百科.北京国安俱乐部[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北京国安.

[8]百度百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

[9]郑国荣,谢忠萍.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产权变更的原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0):25-27.

[10]陈东鹏,邱辉.关于足球球迷骚乱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5:25-27.

[11]胡海涛,陶于.集体情感表达的错位-球场“软暴力”现象的再审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1):18-20.

[12]彭凌.学生情感视角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刍议[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37-38.

猜你喜欢

企业化名称联赛
国企党建如何防止“空泛化”——陕煤党建工作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另解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探讨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