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①
2015-12-05徐娟娟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徐娟娟(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①
徐娟娟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 要:体育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观念和运动技巧,还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和能力,还应当有健康的体魄,这是人们做成事情的重要前提。当今时代不断发展,体育教学也不能原地踏步走,而应当不断深化和改革,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意义,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从而有效优化体育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近年来体育教学在大力改革,教育思想在不断更新,教育方法也是层层出新。这为教师的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提供了更多的参考。然而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学习。针对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学校应当积极解决。文章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指出了有效的对策。
1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
1.1教学思想出现偏差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它既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终生锻炼的观念。然而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却存在着教学思想的偏差,导致体育教学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高职学校和教师认为体育教学不重要。体育并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学校会认为体育教学只要有个形式就行了,因此它占的课时和学分都很有限。同时由于院校对于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在师资和教学设备上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这导致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其次,教师不重视体育教学的设计和开展。部分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只是走个过场,不需要太认真。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并没有精心设计课程,也不很重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兴趣,这致使体育教学质量不高。最后,学生不重视体育学习。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程所占的分值少,因此对于体育学习得过且过。学生不正确的思想也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思想存在偏差导致体育教学难以高校开展,作用也难以体现。
1.2教学目的不明确
时代在不断发展,教学目的也在不断改变。当今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对于学生成绩的期望,还要求学生智力和体力和谐发展。学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地,应当明确教学目的,从而更加针对性的组织和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目的不明确,会使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高职院校没有明确体育教学目的。学校把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却没有深思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这导致体育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锻炼。院校体育教学目的不明确导致教师难以正确的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难以提高体能。其次,教师的体育教学目的不明确。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繁重学业中解放出来,能够缓解一下心情,还认为体育教学就是为了给学生学分。这种对教学目的的错误认识致使教师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导致体育教学名不副实,学生难以真正的学到知识。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存在着教学目的不明确的现象,阻碍着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
1.3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学习兴趣的高低影响着体育教学氛围和教学质量,也影响着教师的体育教学进度。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致使学生不愿意主动锻炼和配合,以应付心理对待体育学习。这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收获,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是体育教学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体育项目和设备不足,学生兴趣低下。部分学校由于对于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在设置体育项目时,也是很随便,致使体育项目有限,学生难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其次,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教学方式不仅影响着教学的有趣与否,也影响着对于学生的吸引力。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落后教学方式,既无吸引力也无新意,导致学生积极性降低,不愿意主动参与。在高职院校体育公共课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导致体育教学效率不好。
2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对策
2.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也能够让体育教学更饱满,教师也能够更加全面的进行教学,教授给学生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因此,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应当努力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学校可以丰富体育教学项目。体育项目有篮球、排球、瑜伽、足球等多种形式。更多的体育项目也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体育项目,则能够让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体育学习,从而得到有效锻炼。其次,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如果体育课程中是无休止的讲解和锻炼,学生很容易产生视听和体力上的疲劳,教师可以穿插进其他内容,让学生放松一下。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大家做个游戏,或者为学生讲个笑话。这都可以让学生放松一下,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所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
2.2完善对于学生的评价模式
教师的评价是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总结,它既影响着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重视评价的作用,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因此,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教师应当完善对于学生的评价模式,有效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教师不以成绩论一切。部分教师思想还是比较落后,将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这种死板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损伤,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师应当不以成绩论一切,丰富评价方式,放松评价标准。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优势评价学生。每个学生由于身体结构和领悟能力的差异,擅长的体育项目和技能也各不相同。教师应当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长处,多赞扬学生的优势。这可以使学生得到肯定,同时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所以,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教师完善对于学生的评价模式,能够有效优化体育教
学。
2.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育教学是面向学生的,应当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完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优秀的人格。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得到良好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教师应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教师应当努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够更有精力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运动特点和身体素质改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效适量的体育锻炼,从而提高身体机能。其次,教师应当努力提升学生的精神素质。体育不仅具备丰富的运动形式,还有值得人学习的竞技精神。教师可以通过比赛、讲解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精神的熏陶,让学生明白体育竞技中决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鼓励学生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素质。所以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改进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 结语
体育教学应当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进步,既满足现今体育教育的要求,也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当正视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应当对教学对学生负责,努力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盘成卫.高校传统体育教学反思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25-126.
[2]孙俊三.教育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3]杨玲.专业化进程中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修炼[J].体育学刊,2010(8):72-75.
[4]邱世海.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创新教学的体现[J].体育与科学,2010(3):108-110.
作者简介:①徐娟娟(1983—),女,河北邯郸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2(b)-0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