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小学生体育课小组合作有效性之初探
2015-12-05管亮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鹿河小学江苏太仓215400
管亮(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鹿河小学 江苏太仓 215400)
新课程实施小学生体育课小组合作有效性之初探
管亮
(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鹿河小学江苏太仓215400)
摘 要: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自主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
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中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使大家能够共同进步,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多的掌握知识,也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那么在此笔者想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谈谈对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1 教师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我们老师可以在课前进行预设的,也可以根据教学时的实际情况临时进行合作的分配,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分配。
1.1当学生遇到技术性困难时,应个人无法解决时
例如在此阶段学的跨越式跳高中,有的学生在过横杆时,总是无意识的前脚会触碰到跳高杆,在进行了几次练习后,情况还是没有得到好转。在分组学习中,有的学生对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概念比较了解,在观察了刚才该生的动作后能够立即发现,其原因是由于该生在起跳时起跳腿弯曲而导致了其起跳高度的降低,从而总是会碰倒横杆。那么像这种情况就充分发挥了小组中其他学生的优势,通过学生指导学生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
1.2在学习任务较多时,需要分工合作,也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好时机
例如上述提高的跨越式跳高学习中,该动作有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紧密相连,相互衔接,缺一不可,只要有一个环节没完成好,就可能会导致碰杆犯规。那么在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分组合作,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一个小组去完成一个环节的动作,最后大家再把每个成功的经验相互交流,从而把整个动作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行性较大。在练习后通过相互的交流中,大家都能够理解动作,而且有的练的较好的学生还能指导其他学生。
1.3当对某一知识点发生分歧,或有不同意见时,可以分组合作讨论
例如在垒球教学中,有的同学对投掷时肩上屈肘分歧较大。有的学生认为他的动作对,因为他投的远,有的同学说他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的,自己也查过资料了,肩上屈肘时肘关节抬起,腕关节后仰,放于脑后,大家都认为自己的动作是正确的。其实在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时,他们已经对该动作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了,那么在进行相互交流后会让他们对知识点更加巩固,只有先去很好的理解该动作的动作要领后,才能更好去完成,在次阶段的合作中,不仅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去思考,而且能够让他们更好的去掌握动作。
2 教师合理安排,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1合理安排小组的成员
分好小组是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前提条件。在分组之前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学生情况有所了解,从而在分组时能够估计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学习的积极性等各方面进行分组。在我所教学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将近50人,所以我把他们分成8组,每组6~8人,则在该组中至少有2名优等生,3名中等生,1~2名学困生,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也便于在开展活动时具有一定的可竞争性。在进行分组后,我们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的调整,这样既能保证小组之间的个体差异,又能保证在进行活动时小组的活力。
2.2小组长责任制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进行活动时,小组长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权威性,同时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所以大家都想来争做这个小组长。小组长不仅是该组在活动时的带头人,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小组长是我们在课堂上的好助手,是我们能否更好的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更好的去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任务,因此选好小组长,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那么在选择小组长时一定要选有一定的号召力、有责任心、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能够配合小组长去完成任务,同时也要求小组成员相互监督小组长,从而又产生了小组长轮换制度,调换不称职的小组长,也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2.3及时了解、把握各个小组的学习动态
虽然实行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我们教师应该有效的关注好学生的学习动向,以及学习的情况,对在小组内出现的问题和分歧应加以及时的分析和纠正,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效率。在以前的课上,我想让学生真正作为课堂的主人,而在这方面没有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关注,导致有的小组在学习时不能提高效率,反而会导致该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甚至更为严重的是他们都不在进行讨论,而是进行与本课教学无关内容,老师长此以往缺乏对小组的关注,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态度,这样与我们的教学初衷背道而驰,所以我们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好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小组应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对于合作学习较好的小组应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小组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2.4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及时正确的评价对于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教师在评价要把握好几点:(1)在进行评价时要与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特别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多以鼓励为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高层次的学习动
机,缺乏学习自觉性,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利用鼓励这个手段去提高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这种刺激下去认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2)评价时应把个人和小组相结合,把个人的一些得失结合到小组的成败,要多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好与差会影响到小组的最好成绩,并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3)关注细节,挖掘优点。在课上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得失,特别是学困生。要尽量多挖掘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在进行队列练习时比以前进步、在练习动作时有一个动作做的进步了。对于这些细小的环节,我们老师都要能够更好的去挖掘,并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及时告知学生,这些细节都对促进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教师在进行评价前应先了解学生本课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体会,树立每一个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能够在评价前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阐述,说说这节课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在哪些方面自己做的比较好等等。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的评价及阐述本课的得与失。
2.5培养良好的小组学习习惯
培养好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首先要从学生开始。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会倾听、学会交流,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培养这些习惯的时候,我们老师要发挥自己的智慧去帮助学生。在每一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习惯后,在我们的小组合作中这些好习惯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推动团体合作的进步,从而使我们的小组合作更进一步。
3 结语
自主学习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积极探究,充分体现自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为进行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一部分,为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经过将近一学期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让我看到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和好处,学生在对团体合作方面、精神面貌方面、学习方法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将继续关注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安徽教育宣传网.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EB/OL].http:ahjyxc.ahedu.gov.cn,2009.
[2]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14-315.
[3]吴铁桥.论教学风格类型形成途径[J].体育教学,2001(3):23.
[4]李建刚.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5]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实施方案[Z].2002.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b)-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