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①
2015-12-05甘云婧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甘云婧(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心理暗示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①
甘云婧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 要:伴随着网球体育运动在高校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更多的学生开始选择网球这一体育项目作为选修课,并且对其的认识、理解与掌握水平日渐提升。高校网球运动的教学也随之不断的提升与完善,尤其是近些年来开始不断融入一些现代化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心理暗示训练法就是其中之一,即主要是通过周围环境或人释放出的不同信息,使得个体做出不同心理反应的活动。该文首先分析了心理暗示训练应用于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高校网球教学运用心理暗示训练法的条件,最后提出了心理暗示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正确应用途径。
关键词:心理暗示高校网球教学应用
目前很多高校在网球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技术训练和素质训练都比较注重,而且教学要求也非常严格,缺乏实际训练的启发性、兴趣性与活泼性,特别是缺乏与学生心理特性相适应的心理训练,造成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局面,这对教学成效而言是极其不利的。在实际教学中,其实教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等都会对学生起到暗示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促使教学气氛更和谐、更生动、更活泼等。相反,教师如果经常性的应用批评、否定、摇头等消极话语和情绪,就会使得学生产生厌烦甚至对立的心理,从而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既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在高校网球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暗示训练,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网球知识与技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1 心理暗示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必要性
1.1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暗示的训练过程就是感知、模拟与意识的训练过程,心理暗示能够帮助学生自身的中枢神经系统维持在适度的紧张状态,从而有意识的排除多种心理干扰与技术干扰,构建精准的大脑中枢对各种感知与发球刺激的定式反应结构,提升学生的动作反应速度与稳定性。同时,高校网球教学的心理暗示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心理紧张的有效放松,防止因过度心理紧张所造成的身体肌肉僵硬,产生动作不衔接、不协调的情况,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网球技战术动作。
1.2增强发球的稳定性
心理暗示对心理素质与心理状态有着很好的调节功能,加强其训练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抗干扰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各个动作要领。而且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素质水平,在发球的稳度性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不同。如果在发球的一瞬间,心理过于紧张或者过于放松都会对发球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而适当的心理紧张程度则能够更好的进行发球,心理暗示训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使学生在发球过程中保持适当程度的心理紧张状态。根据实际数据发现,普通学生网球发球的成功率是10%左右,而心理暗示训练组学生的网球发球成功率则接近70%,比普通训练组的结果高出了二十多个百分点,悬殊的实验结果表明,心理暗示训练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发球稳定性。
1.3提升训练的综合素质
心理暗示主要是建立在高校网球训练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注意力与想象力基础上的,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结合的有机统一整体。自信其实属于可控的一种技术,而且是一切心理技术的前提和基础,扎实与稳定的技术能力是自信发挥的重要条件,而自信又能够促进技术的稳定与提升。注意力主要是指心理的一系列知觉、感觉、想象、记忆等活动过程,对注意力的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感知能力,促使思维更加的敏锐与清晰,增强技术要领的掌握与发挥,通过心理暗示的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专注能力,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幅提升。想象则是学生在脑子中的动作练习,对于知识与技战术的掌握有着重要作用,想象不但延长了学生的练习时间,而且有助于学生抵抗压力与恐惧,促进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推进,缩短掌握新动作、新技术的时间,想象是增强自信与注意力的重要能力。
2 高校网球教学运用心理暗示训练法的条件
2.1网球教师的权威性
心理暗示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暗示者的权威性作为支撑,所谓的权威性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与验证,使得周围人群对其产生足够的尊重与敬仰,从而形成的强烈信任感。所以,教师作为网球心理暗示教学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对自己的行为举动进行严格要求,而且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视野,当然高尚的品质与充满魅力的人格也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敬佩与信任之感,从而确保自己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性。因为权威性对于暗示的作用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一旦教学信息被刻上了权威的符号,要想引起信任者的快速反应是非常容易的,从而有助于强化信息的有效性。
2.2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不同的环境氛围能够让人产生不同的心情,同样,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与教学气氛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制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教师在配置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教学环境中接受知识的传达与培养。心理暗示训练法并不是在所有的环境中都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在学生处于适度放松的情况时,才会更有助于暗示信息的接受、吸收和强化,这是激发学生无意识活动的有效心理条件。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色彩、音乐、环境、活动等一系列手段,有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让学生逐渐消除心理与生理方面的紧张、疲劳与恐惧等等,从而使得包括心理暗示在内的各种教学手段的效益发挥到最大程度。
2.3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心理暗示活动作为积极引导的正面教育手段,必须使得被暗示方对暗示方产生足够的信任与期望,才能发挥暗示的启示、感染与教育作用。而相互平等、相互信任与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是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师生关系融洽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语气委婉、态度和蔼、表情亲切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彻底消除心中的压力,从而使得教学气氛更加的自由和谐。另外,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时候要真诚,善
于和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要热情、关爱尤其要以诚相待,从根本上缩短师生之间的隔阂与心理距离。因此,扭转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观念,把和谐、平等、民主、融洽的教学思想引入到教学之中,建立师生之间亲密、协调、相敬相爱的关系,为心理暗示训练创造必要的条件至关重要。
3 心理暗示在高校网球运动教学中的正确运用途径
3.1把握正确的心理暗示时机
在网球教学中并非随时都能够运用心理暗示教学法的,而是应该把握正确时机,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心理暗示的功能,具体时机包括:学生分散学习注意力的时候;学生在学习技术难度较高的动作而产生畏惧心理的时候;因长时间学习而出现厌烦与疲劳负面情绪时;对于反复出现的教学内容产生疲沓心理时;对于动作要领的掌握不到位的情况时等,当这一系列情况出现的时候,也就是网球教师教师应用心理暗示教学法的最佳时机,通过心理暗示的强化训练,能够促进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3.2因材施教的心理暗示训练
每位学生由于身体条件、反应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其在网球学习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刀切,不但起不到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对学生的网球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暗示训练,尤其是对于基础差和对心理暗示零效应的学生来说,更要进行专门的、单独的心理暗示训练。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别,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教学,尽量表明消极的心理暗示教学,帮助学生强化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网球运动教学中的心理暗示训练法包括自我心理暗示与非自我心理暗示两种情况,通过实际操作和对比发现,心理暗示训练极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网球动作规范性与技战术的熟练程度。心理暗示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教师能够根据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把握,通过自我或者非自我的的暗示作用减少学生的心理紧张程度,并且对于一些经常性的错误动作或重难点动作等,通过不断的自我心理暗示,不断纠正、掌握与完善,从而形成动作要领与技术的定型。在高校网球运动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训练,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网球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体育运动意识,这对学生学习网球基础理论知识与训练各种技战术动作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与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喆,郑凯.高校网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心理暗示教学法探[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0(5):46-49.
[2]李家荣.浅谈高校网球教学中念动训练与心理暗示的作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8):97-99.
[3]王春生,汪玲玲.中国篮球甲级联赛裁判员现状及实施职业化机制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106-108.
[4]徐军海,王涛,任洁,等.中国国家级以上篮球裁判员队伍基本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422-424.
[5]安一媚.对我国国家级以上篮球裁判员队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4-15.
作者简介:①甘云婧(1989—),女,河南郑州人,研究生,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校网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b)-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