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学生“问学”能力的实践研究

2015-12-05权洁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问学语篇文本

权洁

在英语语篇的教学中,教师多用问题来串联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提问是协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教学提问能起到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维、实现信息反馈等作用。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教师把一个个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其去思考、发现与总结。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来提问,通过自己的问题引导彼此思考,学习文本,发掘文本,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更多地把学习自主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从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这种学习方式简称为“问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以“问学”来串联整个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掌握学习主动权。

近年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和能力已经得到大家的关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真正依据学生提问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并不多见。原因是教师对基于学生自主提问的课堂教学缺少亲身体验,难以真正领会学生自主提问的意义。

“问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问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其教育价值体现在哪里?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悟问学?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高年级语篇教学中尝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践与探索。

一、 何为“问学”

问学即求知、求学。《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郑玄注:“问学,学诚者也。”

具体地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学习情境或信息源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并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自主调控学习的目标、方向及情感因素。其中,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起点和关键点。简而言之,“问学”就是以提问、质疑的方式,探讨学习问题,拓展学习内容,举一反三。

二、 教学中渗透“问学”的意义

学生自主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石和切入点,它能让学生处于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掌握学习主动权。“问学”可以发生在学习的方方面面。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以“问学”来串联整个课堂教学?

三、 探询、优化、培养学生在语篇学习中”问学”的策略

(一)读前提问:聚焦主题,培养问题意识

1.诠释标题, 拓展练说

在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与自主学习导学单,让学生提前预习、自学,寻找问题。以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第一课时(Part A)的语篇课堂教学为例。在自主学习后的检测环节,教师可以首先从语篇的题目入手,先让学生用英语解释课题“为周末做计划”;然后增加练说的话题“你周末经常干什么 ”;最后发散思维,拓展课题“你除了为周末做计划,还能为什么做计划”,从多方面、多角度指导学生用英语说话。

T1:Can you explain “plan”and “weekend”in English?

T2: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the weekend?

(Show the phrases you have collected in groups, one by one.)

T3: Can you say planning for...

比起直接呈现语篇信息,教师的这种提问式预设更能从内心激起学生阅读的热情,真正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活用课文插图, 对文本提问

小学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在阅读教学中,巧用插图中的关键信息,设置问题切入语篇,能帮助学生准确、透彻、全面理解语篇内容。

如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Part A) 语篇教学中,教师巧用学生来充当语篇中参观者Tony的形象,其他同学对他提问、采访,合理充分地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在本环节中学生对人物的提问异常精彩!

T:Today,a special visitor came to join us. He is a foreigner.(学生充当Tony)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him?Lets talk to him.

S1: Whats your name?

S2: Where are you from?

S3: Where do you live?

S4: Do you speak Chinese?

S5: Whats your hobby?

S6: How old are you?

语篇中的人物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让课堂与文本更直观地接触,在生生提问与对话的这一互相“问学”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语篇的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与提问能力。

(二)读中设问:梳理层次,激发思考能力

在阅读语篇中,我们除了要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内容外,更主要的是通过科学的方式为学生理清语篇的脉络。可以在学生对语篇的问学过程中,教会他们记笔记、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

1.放眼全篇,整体理解

语篇教学中学生问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循着话题的方向走进语篇,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创设问题时一般无须涉及语篇细节,而要从大处着眼,引导学生问出“主问题”,从整体上一览全文。

如6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第一课时(Part A)的语篇课堂教学,通过小组讨论,组长将问题整理、提取,用小白板记录下组员的提问。下面是小组间对语篇的问题展示:

S1:There are three people, who are they?

S2:Its Sunday , what time is it?

S3: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4:David is calling Gaoshan,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S5:We have known they dont have school today, but where are they?

S6: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on Saturday?

S7:When and where are they going to meet on Saturday?

S8:How do they go to meet on Saturday?

S9:What is Nancy going to do at the concert?

教师提炼问题:You have learned much about the new lesson ,you all love thinking. We can ask with“when,who,where,what”.

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语篇主题和学生实际,找准学生的问题进入文本的“切入点”,从整体入手,巧妙构建牵引全篇的阅读“主问题”,形成阅读任务链,让学生围绕主问题、阅读链展开各种阅读活动,使学生始终在语篇主题情境的氛围中阅读、理解、内化、运用语篇信息,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语篇教学的重要位置,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

2.逐段分析,局部细读

在把握语篇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可以把语篇分成若干段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细致的阅读。在师生相互问学的过程中,方便学生理清语篇的脉络。教师可以采用学习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利用记笔记、制作思维导图来梳理语篇的方法。 如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Part A) 语篇教学中,在总体把握语篇之后,教师总结两个“主问题”概括语篇,采用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做笔记的方法。

Listen carefully and grasp the details and make notes.

(仔细听,抓住细节做笔记。提取后面的“主问题”)

Questions:1.Where are they from?2.What nationalities are they?

T1: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countries and nationalitie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make notes. (Showing time)

(三)读后设问:拓展问题,促进思维能力

读后问学将学生的理解引向高级阶段,即在学生获取了语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判断性的、评价性的、拓展性的问题,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综合概括语言能力,启发学生深层次思维。如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Part A) 语篇教学中,在长期训练学生提问的基础上,有的学生还会问到What /Why 等更深入的问题。

T: There are two questions,the lesson didnt tell us. Can you guess?

(1)What can they do in the English club?

(2)Why do they go to the English club?

Question 1:What can they do in the English club?

Answers:

S1:They can watch English films/cartoons.

S2:They can sing the English songs and dance.

S3:They can read English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S4:They can go on a camping trip.

S5:They can talk with each other in English.

S6:They can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

Question 2:Why do they go to the English club?

Answers:

S1:Because English is very interesting.

S2:Because they can speak English well.

S3:Because they can talk to each other.

S4:Because they can play English games.

S5:Because they can make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S6:Because they can promote friendships.

S7:Because we can grow our knowledge.

S8:Because we can open our eyes.

S9:To communicate with the world.

凭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自己的英语语言素养,学生将两个what 与why 的拓展性问题回答得十分精彩,体现了学生活跃的思维与语言能力。正像罗杰斯在“关于学习的十条原则”中强调的,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就会促进学习。我们应让学生学会“问学”,诱发学生的内驱力,真正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语篇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自主学习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方法与能力。阅读不是被动地反应,不是教师外在地灌输,而应是主动地参与,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与对话。让我们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自学者吧!

猜你喜欢

问学语篇文本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问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在课堂自然生长
从“问学”走向“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