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逸事》的教学重难点探析
2015-12-04冯杨
编者推荐辞:孙犁,现当代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孙犁原名叫孙树勋,“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作为孙犁多篇怀人之作中唯一写给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集中体现了他个人的创作风格,并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教师们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情。冯杨老师在其《〈亡人逸事〉的教学重难点探析》中,全面概述了他对此文的独具一格的教法。
孙犁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早期从事小说创作,开启了中国“诗化小说”的先河,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荷花淀派”。晚年创作方向转变为散文,文风质朴平淡中蕴含浓浓真情,作品深受学界推崇,读者青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高一必修二选择了孙犁的散文《亡人逸事》,在实际授课中学生由于涉世未深、阅历较浅,再加上长期受“快餐文学”的负面影响,导致很难理解孙犁质朴文风背后的深刻意蕴。就此,我想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和阅读经历入手,探析《亡人逸事》的教学重难点,试图寻找到帮助学生理解孙犁散文的路径。
一、知人论世,深入挖掘孙犁散文的创作背景。
《亡人逸事》是孙犁怀念亡妻的作品。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形成扁平化的认识“孙犁非常怀念亡妻”,却不愿探究这种怀念是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这时就需要教师把孙犁和妻子相处的生活经历补充给学生,激发学生对文章蕴含情感的体会。孙犁在十七岁还是中学生时与大四岁的妻子结婚,婚前两人仅见过一面,婚后也聚少离多,直到建国后孙犁到天津工作才把妻儿接到身边。孙犁是知识分子出身,妻子却是旧式妇女,连名字“王小立”也是孙犁为她取的。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两人的感情,王小立是一位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善良、孝顺、忠贞、乐观、任劳任怨,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孙犁大病的十年,一直精心照顾孙犁和家庭,文革开始后又和孙犁一起承担运动带来的苦难,不离不弃直至辞世。孙犁一直感觉妻子因为自己平添了很多苦难,亏欠妻子很多。正如文中所写“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所以当她去世十几年后,孙犁回忆起亡妻总是有幸福与遗憾、感激与悔恨交织的情感。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投影的方式把相关背景资料补充给学生,营造品味文章情感的氛围,在授课结束前可以用孙犁所写《悼内子》一诗作结,即“一落黄泉两渺茫,魂魄当念旧家乡。三沽烟水笼残梦,廿年嚣尘压素妆。秀质曾同兰菊茂,慧心常映星月光。老屋榆柳今尚在,摇曳秋风遗念长”,加深学生对孙犁真挚的悼亡之情的理解。
二、诵读为先,音声求气,揣摩孙犁淳朴自然的语言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真”是孙犁散文的显著特征,而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真情实感,唯有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通过诵读,学生能认识到孙犁散文字里行间情感的变化,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揣摩作者深沉厚重的情感。例如在《亡人逸事》第四部分一段:“我衰年多病,实在不愿再去回顾这些。但目前也出现一些异象:过去,青春两地,一别数年,求一梦而不可得。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想摆脱也做不到……”这段由前文的回忆亡妻逸事转到抒发自己悼亡之情,压抑的痛苦之情浸透字里行间,让人对垂暮的老人唏嘘不已。在讲授这一段落时教师不妨采用先范读再学生自读的方式,教师范读时注意语速放缓,语气逐步加重,突出“一别数年”、“老年孤处”、“四壁生寒”等四字短语,指导学生自读时强调对文本情感的把握。通过这样师生互动的诵读,使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文字背后不可言状的深情。
孙犁散文的语言简洁明快,淳朴自然,不饰雕琢,却往往达到返璞归真的效果。例如在《亡人逸事》中写两人初次见面:“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短短几十字,没有任何的修饰,一个“盯”字,一个“跳”字,充分展现了妻子少女时代的爽利泼辣。在授课中引导学生通过出声朗读,发现这样的关键语词,把握人物形象。像这样的例子在孙犁文章中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以诵读为抓手来体会孙犁言简义丰的语言风格。
三、深入探究,创设情境,从风土人情人性角度解读细节描写。
孙犁擅长细节描写,他的细节描写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不像一般散文作者老是把细节嵌入‘我’的叙述流程中,而是运用小说家的笔法将一个个细节从事件陈述中独立出来,扩展为一个个独立可感的形象,令读者身临其境”①。所以孙犁散文的教学,让学生准确把握细节描写的作用,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自然是课堂设计的重中之重。在我看来,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唯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从人情伦理、从人性角度深入探究不可。例如在《亡人逸事》结尾处写道:孙犁妻子临终前不忘年轻时孙犁把布寄到娘家的小事,当孙犁说出“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时,妻子“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学生很难理解把布寄到娘家如何体现孙犁夫妇间的恩爱,这时不妨引导学生思考:旧时出嫁的女子和公婆一起生活,若是儿子给媳妇寄了一匹布,母亲会怎么想?再者,在旧时观念里更多的是要求妇女恪守妇道、孝敬公婆、勤俭持家,却很少关注她们自己的情感诉求,孙犁的一个小小举动,作为传统妇女的妻子会有什么样的想法?通过这种情景代入式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了为什么孙犁妻子会为这件小事感到幸福的问题,也使学生从伦理人情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孙犁夫妇的旧式爱情。
孙犁散文往往记录自己生活中琐屑小事或是怀念与自己相交平凡人物,而这些人与事通过他近乎重现的一个个细节描写变得鲜活了起来,展现了他对生命本真、文化内涵的探寻。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启发式的引导学生用回归人性本真,回归传统文化内涵的态度去研读细节,加强讨论与交流,才能准确把握孙犁散文的深刻意蕴。
四、比照现实,升华文章文化内涵,达成对学生人格化育的目标。
孙犁的散文之所以直到今天都备受推崇,除了其文字之精、情感之真外,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文章所蕴含的传统人伦之美、文化之美,放到今天格外有警示价值。例如《亡人逸事》所表现的传统举案齐眉、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爱情观,与当下速食爱情、闪婚闪离等不负责任的情感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提醒人们在物质生活改善的今天更该珍视家庭、珍视情感。孙犁在70年代末开始新一轮散文创作时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他的文字让我们读到了忧郁甚至是垂暮之气,但他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不会过时,他的散文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观察认识生活的文化视角。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应把对文章的主旨理解由情感上升到文化领域,引入文化视角的概念,引导学生不脱离文本谈文章的艺术价值,实现人文感知的目标。
著名作家贾平凹这样评价孙犁:“孙犁只是一个孙犁,孙犁是孤家寡人。他的模仿者纵然万千,但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风格,看不到他的风格是他生命的外化,只看到他的语言,看不到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便把清误认为了浅,把简误认为了少。”②贾平凹的话提醒我们只有用求真的态度走进孙犁的作品,了解这个人,体会这个人生命旅程中的喜怒哀乐,才能正确的解读他。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唯有放下浮躁、放下功利,带领学生回归心灵,回归传统的去研读孙犁散文,才能接近抵达孙犁散文的真正内涵,帮学生寻找到观察体味生活的另一种视角。
注释:
①孙文辉《<亡人逸事>细节描写对比赏析》,《语文建设》2012年7-8月刊,96页。
②贾平凹《论孙犁》,《贾平凹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7月1日出版。
冯杨,教师,现居江苏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