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育语言学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思想与学术能力发展的思考

2015-12-04徐兆星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8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英语专业

徐兆星

摘要: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已有三十余年发展历史,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近年来国内英语类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培养方式、高校外语师资梯队不合理,以及海归硕士归国就业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术能力的发展上普遍存在障碍,具体表现在专业培养质量、就业去向、进一步深造等方面。但是,排除以上客观因素,归根结底影响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是其专业思想的问题。鉴于此,研究英语专业研究生专业思想对其学术能力发展的影响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语言学作为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具有焦点窄、视域宽的理论特点,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关键词: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学术能力;就业去向;教育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211-04

一、引论

Bernard Spolsky认为,教育语言学的中心任务是揭示来自理论和实践学科(如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如何融合来共同解决语言教育者与规划者在语言教育中的问题。[5]英语专业,目前指包括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商务英语、外国语言文学与应用语言学等在内的英语类专业,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从建国以来,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历了30多年发展历程,培养了一代代活跃在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领域的杰出人才。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五到十年间,英语专业在全国高校中遍地开花,成为全国开设最多的本科专业。而在硕士阶段,英语类专业的硕士点近年来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研究生培养质量却呈下滑趋势。总体来看,英语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问题日益凸显,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发人深思。

二、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

英语专业在本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7],它涉及文史哲、政经法、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几乎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理论上具有多学科支撑的特点。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则指出,该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和良好的人文社科综合素质的各类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英语专业的硕士阶段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一定研究能力的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明确了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学科学习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关系、本专业深造的道路规划问题以及跨专业深造的可行性和限制性因素等具体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英语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下文将做深入探讨。

三、英语专业的专业思想的含义

英语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学科内涵通常能够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但也存在偏颇之处。这具体表现在,综合性重点院校往往强调本专业的人文性本质,而相对轻视其工具性特点。应用型、专业型本科院校强调工具性,特别是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及与其他专业的结合,呈现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对矛盾,学术型与应用型的矛盾也似乎难以调和。这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理念差异上,更体现在两种不同倾向性的互相认同和接受上。集中表现在,从应用型、专业型、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考入综合类研究型重点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后,在学术能力发展的衔接问题上。

下面分类加以讨论:(1)师范类在学习能力上占有相对优势,适应研究生阶段新的教学方式相对容易,但知识结构上存在不足,看问题的视角相对单一。(2)多科性教学综合型大学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优势不明显,但思维能力有一定优势,只要体现在思路的灵活性和视野的开阔性上,这方面可以从理工类、财经类院校出身的学生的角度来分析。(3)应用型本科即通常所说的地方学院,这些学生在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积累的深广度上相对较弱,但能够考入重点院校读研者往往专业基础扎实,学习态度端正。因为此类院校多有师范类传统,该类院校出身的学生往往与其他档次较高的师范类院校出身的学生有较多共性。从学术能力发展的潜力来看,各类院校出身的学生其实难分伯仲,因为先天的语言天赋和后天的个人修为是实现其学术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不同院校背景出身的学生在专业思想上存在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除了重点综合性名校出身的以外,其他几类院校出身的学生在后来的就业取向方面都会呈现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尽管硕士阶段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原有的认知方式,可能会有更偏向于学术化的倾向,但他们在人生道路选择上还是会具有更加务实的倾向。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环境尤其是就业形势的影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绝大部分都会忽视自己的专业思想发展,仅以求学位找工作作为读研的主要目的。仅有少数追求学术道路信念坚定的学生会有深化自己专业思想的自觉意识,这就体现在读研期间大部分学生会急不可耐地做各种兼职为找工作做准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出现应付的态度。但是在少数精英英语院系,也出现另一种特殊情况,即由于导师或者院系的学术氛围过于苛严刻板,学习压力过重,学生长期处在强压下,学习过程中缺乏适度的成就感体验,导致出现迷茫、困惑、焦虑、倦怠甚至逆反的心理,这些“认知情感上的消极因素”[14]若不能及时受到关注和疏导,就会使学生最终出现对学术研究“觉累不爱”的感觉,并放弃对自己学术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追求。

四、研究生培养方式与专业思想的关系

毋庸置疑,一个学校英语院系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与其学科定位往往是一致的。但是,作为学生,他们未见得能够具有与培养单位一致的理念和专业思想。国内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能够对硕士生进行较为严格的学术训练,在这方面一些著名综合性院校的英语院系能够很好地继承自己的学术传统,其毕业生直接继续深造的占有一定比重,但其主体还是选择更利于谋生的发展道路。在培养方式和学生专业思想形成上出现的矛盾较为突出,该类学校硕士生在就业上往往追求稳定,开拓性不强,有相当一部分对追求学术梦想有过幻灭感,人生抉择时出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外语类院校的硕士生培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并重,往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各行业对专业外语人才的实际需要;少部分选择继续深造的同学思维活跃,加上出身外语院校,能够很好地适应和把握学科发展的趋势,在学业上的发展甚至较综合类研究型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更为顺利。究其原因,在综合院校,外语专业的地位不突出,特别是英语又是大语种,名牌综合院校的学生英语普遍较好,该专业就会被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类专业)看作是工具,因而处境较为边缘。而在外语院校英语专业处于中心地位,整个学校语言学习和研究的气氛也更为浓厚和活跃。综上所述,出现这种差别的根源还是在于学生的专业思想有差异,综合类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受到学校总体氛围的影响,对于自己专业的主体意识不强,专业思想容易松动,不少硕士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的同学也会往临近的学科转,例如中文、历史、哲学、社会学等等。而外语类院校出身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同样受到自己学校总体环境的影响,专业的主体意识强,對本专业的关注不容易受外界影响,能够集中在更加具体的专业问题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综合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往往善于发挥多学科支撑的优势倾向于做跨学科的文学文化研究,而外语院校则在语言本体的研究和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上更具优势。

五、专业思想与学术能力的关系

(一)专业意识的强弱与自主学习动机

上面讲到了不同本科院校出身的英语专业研究生在专业思想上存在差异,在进入更高一级学府深造后,这种差异在一个统一的环境内有一个磨合的过程,而且学生自身对于专业思想的意识或者说理解认知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自主学习动机”[15]。由于认识不同,他们给自己学习目标的设定不同,有的仅仅为了拿学位找工作,有的则为了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动机的差异不仅反映在努力的程度上,还反映在学习质量上。专业思想牢固的学生学习态度更端正,对自己专业学习的投入程度也更高,学业成绩往往也更加突出。相反,对于自己专业认识模糊的学生,即使入校时成绩较好,随着学习的深入,也难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往往最终会选择放弃英语专业的学术道路。

(二)存在问题

1.学术思维训练与语言技能保持的矛盾。课程的设置往往以学术思维的训练为导向。研究生阶段往往分方向进行小班化教学,阅读的材料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针对性。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受到不同的学术思维训练,具体体现在修读研究方法论课程和阅读的专业文献的差异上。文学文化方向研究生,注重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为定性研究进行知识积累。语言学、翻译学方向的研究生,注重逻辑抽象思维训练,为定量的实证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对于学生语言技能都持疏忽甚至放任的态度。一方面,教师会给学生提供相关文献,规定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通过让其写读书报告、讨论和做陈述等形式进行验收。在研究生阶段,教师预设,经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严格选拔或各校推免保送上来的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其语言技能不再予以和本科阶段同等的关注。另一方面,学生埋头大量文献的阅读,多采用静态的学习方法,不再像本科阶段那樣重视与外界的沟通互动;而且研究生的年龄多在21周岁以上,已经是标准的成人语言学习者,心态也较本科和中学时代老成许多,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兴奋度和好奇心减弱了,语言能力发展也出现了“固化现象”[4]。而且由于研究生阶段大部分时间是在阅读较为枯燥的学术著作、文献,学习状态较为被动,易生倦怠心理,学生普遍罹患不同程度的拖延症。笔者以为,由于学习者本身“认知风格”[12]的差异,在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阶段更应该尊重其差异,引导他们朝着符合其个体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强行地用一些制度化的东西去扼杀其创造活力。在研究生阶段,教师仍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鼓励其采用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策略”[1],因为学术能力训练应当伴随着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否则就是舍本逐末、违背了外语学习的根本目标。同时,对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估”的标准也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不应受到过多人为预设的和前期环境的因素干扰。[13]

2.课程设置的目的与实际训练的效果的矛盾。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往往围绕本学科方向理论的主要领域和分支进行设置[11],很少将学生未来个人学术发展和职业规划纳入考虑范围,这一问题在综合类研究型名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外语类院校,例如上外,在课程设置上会较为宽泛灵活,学生的选择面较宽,专业视野能得到相应的拓展,在研究论文的选题上也会注重与社会实际生活的结合,注意选择本学科的有趣的热点前沿领域和新鲜丰富的语料进行研究,这也符合硕士研究生(通常是21~30岁之间的年轻人)的心理特点。而在有的研究型名校,尤其是英语文学的研究中,导师在学生的论文选题上的要求和限制较多,为刻意求新而让他们选取前人研究极少的“偏、难、怪”的非主流作家和文本,或者跨学科性过高学生缺少相关理论背景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由于研究对象与学生个体在思维方式、性格气质和文化心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他们往往会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对研究对象、所选理论甚至自己进行该研究的意义产生质疑甚至反感。由于硕士阶段主要是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除了对学术非常热爱的学生,极少会有人坚持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并有意识地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结构。换言之,在硕士阶段,由于年龄的原因,平均25岁左右,尤其是这个年龄的女生往往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对其完成结婚生育等人生大事的压力,也容易在学业上或多或少出现分心。除了少数愿意并且可能留在高校里继续发展的人,他们已经普遍不会再注重自己专业思想的深化和专业能力的发展,而更倾向于考虑生活和工作中更现实的问题。这种情况必然导致他们所受的学术训练和未来就业去向之间出现矛盾。有部分学生在硕士毕业后进入档次低一些的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选择暂缓读博,其所受训练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也逐渐与学术前沿脱节;除非他们在后来的工作中仍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持续重视自身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否则随着结婚生育和后续个人问题的接踵而至,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将受到延迟,许多人甚至不得不放弃更高的追求。

3.学术训练与就业去向的矛盾。许多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其他与本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如国有银行、公务员系统或其他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近几年由于英语人才饱和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英语专业硕士进入中学、培训机构和民营企业工作,在就业层次上与本科生难以拉开档次。这一情况从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和所具有的丰富的开放性内涵角度来看,是很正常的。但从硕士研究生阶段所受的学术训练本身来看,这些出路并未能充分体现出这一阶段教育的价值,更多时候他们在就业时仅仅是多了一个硕士学位的优势,而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虽然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丢弃原本的成为高校教师的梦想而为求得一个饭碗而放开手脚找寻其他工作,当然并非所有人读英语专业的硕士都为了进高校,很多是为了进入媒体或者其他领域工作,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他们将要面临的也是重新学习新的领域中知识的问题,在时间上也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有些人在进入新领域就业一段时间后,发现原英语专业实在不给力,甚至选择出国去读第二个硕士。

自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就业问题目前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难题,特别是近年来,又有大量的海归硕士回国就业,又对国内英语专业硕士的就业构成了新的冲击。即便国内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和方式上不存在根本性的问题,但面对新的形势,有关人士也应看到,以往认为主流的就业去向,除了高校教师,包括在媒体、政府、各类事业单位、大中型国企、外资企业等领域应届生的就业竞争中,国内英语专业硕士与相关专业的海归比起来皆不占优势。甚至在近两年国内的考博大军中,都有了海归硕士的身影。特别是英语专业本身作为外语类专业,一般认为出国回来的显得更名正言顺些。英语专业研究生怎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具竞争力?海归硕士(尤其是英语教育、口笔译专业)如何把自己的所学更好地与国内英语教育和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国内读两三年的“土”硕士与国外或香港读一两年出来的“洋”硕士,究竟谁能更好地在未来的专业发展和职业道路上脱颖而出,对本专业领域甚至是社会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所有這些恐怕都有待时间来检验。

六、结论

教育语言学关注的是教育中的语言问题、语言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以及语言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Nancy Hornberger在总结教育语言学的三个问题时指出:教育语言学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教育实际为出发点的学科,这正是它区别于应用语言学或社会语言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先决条件,也是其作为教育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的新兴学科的生命力所在。[2]

针对目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认为,运用教育语言学中关于教育语言政策的相关理论对该阶段教育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而这一切改革的落脚点应该是,从实际需求出发,帮助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专业思想,在培养过程中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促进其学术能力和职业道路的顺利发展。[6][9]即使他们将来不从事高校教学研究工作,也能运用在研究生阶段学到的科学思维方法去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其所受教育的价值,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3]

教育语言学关注社会发展中的教育问题,强调语言规划对推动外语教育改革乃至一个国家语言教育整体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教育语言学发展时间并不长,其与应用语言学的关系尚未厘清。尽管教育语言学产生于Spolsky“对应用语言学研究范畴界定不清的不满”,但国内学界有相当多的人仍将二者混为一谈。[5]

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这个学科在研究和解决语言与教育的问题上具有更加开阔的理论视野,它不仅涉及外语教育(外语教育语言学),还包括母语教育语言学、方言教育语言学、标准语教育语言学、双语及多语教语言学。国内一线顶尖的语言学学者已经认识到,国内当前英语教育的危机的根源在于我国语言教育的顶层设计上。“教育语言学的学科地位提升,成为一个具有独特学科价值的领域,上承天理,下接地气,理应受到更多外语教师、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的关注。”[8]问题的出现不是一朝一夕,问题的解决也尚需时日。这个领域需要越来越多的有开阔的理论视野、丰富的跨学科背景和高远的智性追求的年轻人投入其中。我们应当共同关注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关乎我们专业和学科的发展,也关乎我们自身的发展,更关乎我们民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Cohen,Andrew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Hornberger,Nancy H. ed.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C]. New York:Springer,2008.

[3]Jaatinen,Riitta.Learning Languages,Learning Life Skills:Autobiographical reflex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foreign lang基于教育语言学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思想与学术能力发展的思考uage[M].New York:Springer,2007.

[4]Larsen-Freeman,Diane & Long,Michael H.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Spolsky,Bernard & Hult,Francis M.ed.The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Linguistics[C].Oxford:Black Publishing,2008.

[6]陈宏志,王雪梅.基于需求分析探索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J].外语界,2013,(2).

[7]戴炜栋,王雪梅.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J].外语界,2014,(3).

[8]梅德明.教育语言学的学科内涵及研究领域[J].当代外语研究,2012,(11).

[9]王雪梅.从学术能力的需求分析角度反思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J].外语界,2012,(5).

[10]王雪梅.对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内涵及其发展过程的再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13,(2).

[11]王雪梅.认知风格与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发展[J].山东外语教学,2009,(1).

[12]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术能力发展[J].外语界,2009,(1).

[13]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评估与学术能力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

[14]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和多维发展[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15]王雪梅.自主学习理论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J].外语界,2008,(6).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英语专业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以BP制辩论为牵引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