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逍遥游》的主位推进分析

2015-12-03丁肇芬

长江丛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主位逍遥游鲲鹏

丁肇芬

(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114)

一、引言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主位结构指信息的组织方式,反映了信息在小句中的体现(Halliday, 2004;主位推进指的是通过主位与述位的重复或变换来达到新旧信息的转换(Hawes, 2010)。 《逍遥游》作为我国的经典著作,以其气势磅礴、寓意深远而流传古今,备受学界推崇。清人林云铭评价其连贯性:不管从结构还是意义方面都隐隐约约、难以看出。我们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位推进理论来分析其语篇结构,能体现文章谋篇布局的脉络。

二、主位理论与语篇连贯

在语篇中对小句主位的连续选择可以构成一定的发展模式,称为“主位推进模式”。布拉格学派的捷 克语言学家F. Danes(1974)提出五种主位推进模式:连续型、延续型、派生型、框架型和跳跃型。

语篇连贯,指语篇中的句子从意义到结构能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逍遥游》的主位推进及语篇连贯

第一段的主位推进逻辑严谨,运用的主要模式有线性、派生型和连续型主位推进模式,例示分析如下:

图1 线性主位推进模式

图2 派生型主位推进模式

第二段主要运用连续型主位推进模式来叙事。其宏观主位是“蜩与学鸠”,其余各小句的主位或是蜩与学鸠的同义或下义词。

第三段看似主位杂乱,话题不集中,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主要运用了派生型模式,主位基本上由两个相互对比的超主位体现----“小知”和“大知”,整段围绕一个主题叙事喻理:小知与大知的区别。

第四段运用了线性、连续型和派生型主位推进,主位的运用既呼应了第一段的鲲鹏,最后的概括句“此小大之辩也”又呼应了第三段的“小知不及大知”。此段是整篇文章的意义扩展和深化,结构上承前启后。

第五段的主位推进模式主要为连续型。主位从前几段的鲲鹏及世间万物过渡到人,推物及人。

四、结语

各段间的宏观主位分析可以揭示全篇的宏观主位。五段的宏观主位过渡是“鲲鹏—蜩与学鸠—大知—鲲鹏—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整篇文章自始至终都是围绕鲲鹏展开:第一段借用《齐谐》来描述鲲鹏,第二段借用蜩与学鸠来对比鲲鹏,第三段借用大知来类比鲲鹏,第四段借汤之的言论述及鲲鹏,第五段虽未直接提及鲲鹏,但以语义衔接来暗喻鲲鹏。最后用鲲鹏作比过渡到为人之道,鲲鹏只是一个载体,用以体现庄子的逍遥游思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也是整篇文章的宏观主位。达到这一境界后,才会达到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

语篇在意义上最后形成一个整体,是语篇衔接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张德禄,2000)。文章以鲲鹏为主线表达逍遥游的思想境界,整篇在意义上形成一个紧凑的整体。庄子巧妙的写作方法,使整篇文章首-中-尾紧密衔接、浑然一体。

[1]Halliday M.A.K.and Mathiessen Christia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Hodder Arnold,2004.

[2]Hawes, Thomas.Thematic progression and rhetoric in Sun and Times editorials:1991-2008[J]. Rice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Spring, 2010 (2): 39-51.

[3]Danes, F.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A].In F. Danes (Ed.).Papers i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C].Prague:Academia.1974.

[4]张德禄.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103-109.

[5]庄周.逍遥游[M].庄子,上海:中华书局,2007.

猜你喜欢

主位逍遥游鲲鹏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奇瑞瑞虎8鲲鹏版
向远方
华为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鲲鹏产业生态战略合作协议
主位述位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应用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怜他世上鲲鹏小,欲踏千峰渡北溟——赏析郑力风光诗
《逍遥游》中“而”字的用法与读音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