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教育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5-12-02杜明星

艺海 2015年9期
关键词:设计教育艺术实践实践教学

杜明星

[摘要]实践教学作为设计教学的重要手段,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物质条件的发展阶段,也为学生创意的实现创造条件,是设计教育应该重视的重要方面。本文针对国内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现状,辨析设计教育的本质问题,探讨设计实践教学的概念及重要性,提出做好实践教学的理念和办法。

[关键词]设计教育 实践教学 艺术实践

一、设计教育的本意

英文中D esign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观念、思想、概念的形成,并为实施计划进行的准备,即设计、计划;二是指设计制作准备中的草图,即设计略图。作为名词,设计可以理解为提出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该目标而制定的实施方法;作为动词的设计则是针对创意、作品或方案而进行实施的过程。其间,设计实施的过程也就是设计实践,非常重要。张道一先生认为:“如果从字面训诂,设计就是设想和计划。”在英语中,“education”或是“training”都指教育,“education”是教育、指导或教学活动,强调心智与创造力的培养,知识的灌输,而“training”则强调技能的传递。可见,教育应该是知识灌输与技能实践的结合体。无论从设计还是教育的层面上讲,其本身都具有实践性。

但是,关于目前的设计教育,社会上以及教育界内部存在着诸多批评的声音。许多工作中必需的知识学生在校时没有得到学习和训练,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沦为“纯理论”的层次。用人单位说:学设计专业的高校学生毕业后到社会工作才是真正念大学。这种层次的设计教育是十分不尽人意的。大多数高校把理论教学放在首要位置,只是配以虚拟课题或简单的实习、实训,尤其是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的设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眼高手低的现象既是客观的,也是现实的。

二、什么是设计实践教学

梁玖认为,艺术实践教学是指艺术教师以最优效的活动促进学生习得艺术文化与相应能力的润泽行为。潘鲁生认为,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是设计教育重要的整合过程,是融合理论与应用的、动态的、整体性的教学过程。何晓佑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是以技能训练和操作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环节。

可见,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活动,是统和了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方式,整合了各方教学资源,将理论付诸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的过程。教师通过设计优秀训练课题方案与实际训练行动,将其设计理念用最优化的办法转化成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其应有的艺术能力。这个过程不是在认识结论支配下简单的、纯粹的技术性或机械性的操作,而是具有丰富的创作性,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活动,教师在设计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过程中充满了智慧,可以有各种灵活的、现实的方法且充满了动手的乐趣,学生融人了对设计的认识,也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其教学效果远好于在教室内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与虚拟课题的假设。

设计与生产实践紧密相关,设计教育目的的实现与实践是分不开的。实践教学是对创造能力的验证。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技术性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搭建从构想到现实的桥梁,将创造进行呈现,在这个过程中验证创意,改进创意。设计实践其内容包括实践、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作业、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等,也包括市场调研、手工制作或者参与专业竞赛、创业等。实践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应用设计人才,有利于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综合型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设计教育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各校的专业特点、课程结构、教学条件、实践场所等各不相同.实践教学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总的来说,设计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笔者总结了实践教学应该加强的几个方面,以供参考。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或引进。双师型教师是指拥有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同时又拥有教师的能力、素质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行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内化,并结合自身的能力、素质,转化为一种新的能力与素质。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设计师、技师,但不一定是职业的教师,也可以由设计师、技师兼任教师。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是教学的核心,可一方面加强对专职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外聘设计师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士兼任教师,这对于教师队伍是有益的补充。

提倡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说,工作室制教学是设计教学的本质和基本特征。设计专业区别于普通文、史、哲类专业,其特点决定了设计类课程大多需要教师通过操作和示范完成,学生也需要通过和教师在设计理念、草图绘制、作品制作等环节中充分沟通,获取教师的设计理念,遵循教师的引导,进而得到专业上的提高。国外的艺术设计院校,很少有类似国内那种专设普通教室,大部分教学课程都在工作室里完成。“整个学院的面貌更像一间间设计事务所,以体现重视动手和与社会的联系。我们所到之处,美国的设计学院几乎所有都是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的,极少见到如我们这样有课桌的教室,学生大都在操作间上课。”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现了设计教育倡导的“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理念,符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

加强实验室建设。国内的设计类学科的实验室设置脱离教学单位的管理,是一个独立系统,和教学单位之间的对接存在一定的障碍,加之实验室技师类教师的缺乏,实际上脱离了实验的本质,脱离了为教学服务的属性。实验室和工作室最大的不同在于,工作室可以完成目前技术已经成熟的设计,实验室重在探索新型的设计手法和材料实验,是实现或验证学生创意的重要场所。

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运用。校外实习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相对稳定的可供学生进行实习或实践的校外场所。校外实习基地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基地的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设计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大多兴起于市场需要,企业最先开始研究并实施。教学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为设计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学生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学习和锻炼,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回到校内课堂后可以有效明确学习的目标;学校通过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可以面向社会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有助于学校摆脱传统的教学体系,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摸索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

增设假期课堂和艺术实践。从目前的经验来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假期课堂是针对大三的学生,通过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延长假期,将大量教学活动安排在假期完成;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早在十五年前就针对大三学生实行假期实习,六月初放假,十月初归校,要求学生必须进入公司实习3个月,回校后做实习报告。假期课堂期间,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性的设计工作,可以较早地接触本专业应用的前沿,扩大视野,拓宽思路,感受专业与行业的差异;回校后能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学习相结合,更深入地研究、体会和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效果上来看,假期课堂的推广对于学生的专业认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是对大学前三年理论学习的一次检验,学生进入大四时学习自主性增强,目的性更明确。

结语

英国教育家斯特豪斯曾系统地提出过“过程模式”的教学理论。这种模式对设计中的各环节都十分重视,比如市场调研、市场分析、设计构思、小组讨论、设计实施等,强调设计教学的全过程,而不是只着重学生最后的作业,比如设计效果的好坏。设计实践教学强调的是过程的重要性,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融入教学的各环节,强调实践,强调各环节的设计参与,而不只是最终的作业效果。

设计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既让学生了解物质条件的发展阶段,也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创意的实现提供支持,是设计教育应该重视的重要方面。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设计人才。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讲,设计一方面是创意的构想,它以人的意志为支配,形成天马行空的创意;另一方面是实施,从创意到实施再到最终的产物,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创意是设计的灵魂,现实条件则是必要条件,精神与物质的完美结合贯穿设计的全程,也是设计成功的前提。

猜你喜欢

设计教育艺术实践实践教学
手艺精神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标志设计趋同化的思考
大学生舞蹈专业艺术实践教育的设置及意义分析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改革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艺术实践的思考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