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音乐学科的激趣教学

2015-12-02李燕

成才 2015年5期
关键词:乐曲音乐评价

■李燕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并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的前提。音乐课堂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如练声、识谱、视唱、学歌、齐唱等虽注重了音乐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但却忽视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因而无法引起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发展其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音乐素养呢?

一、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开始时的导入部分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在导入环节,我们可以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感官关注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沉浸在音乐学习的氛围之中。如在教学《红色娘子军》这首节奏流畅、欢快的歌曲前,我就请擅长舞蹈的同学根据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然后在教学伊始让学生以边歌边舞的形式导入新课。动听的乐曲配以优美的舞蹈,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很容易熟悉其中的旋律,然后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了解和学习歌曲的兴趣。这时我并不急于教授歌曲的演唱,而是通过PPT播放部分同名舞剧的片段,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讲述主人公吴清华不堪忍受恶霸压迫而参加红军投身革命的故事,同时也简要地向学生介绍“舞剧音乐”的概念。之后我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和提问的时间,通过质疑、释疑来提高学生对乐曲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歌曲旋律、舞剧音乐等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自主参与的意识,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讨论部分也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学的一个环节。例如:在欣赏穆索尔斯基的交响音画《图画展览会》时,我在学生听完作品后,请他们将其中的三首音乐作品《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与相关的绘画作品对应起来开展小组讨论。学生在宽松的讨论氛围中,尽情想像,各抒己见,大胆阐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了浓郁的乐学氛围。学生在讨论中互为补充,使得作品人物的形象更清晰、更生动、更鲜明。他们在讨论中通过感受、体验乐曲中的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逐渐理解了音乐的内容及意境。这种经过想象和讨论而得出的美丽画面,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强化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了学生综合的音乐素养。

二、设计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作冲动

在音乐课堂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作活动,能极大地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尽情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可以说,音乐学科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富有创造性的各种音乐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进行音乐创作的积极性。我们都知识“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教学《阿伊亚——非洲的灵感》一课时,我以鼓的设计为本节课堂中音乐活动的主题,请每组同学动手制作一只鼓或者能发出声音的物品。作业布置后,因其操作性强、参与性强、趣味性强,使得同学们创作的积极性都很高,个个都想一显身手。他们从抖动纸张和塑料袋联想到风声、雨声;通过敲击装有不同水位的杯子来猜测杯中水位的高矮,并用自己制造的声音为歌曲伴奏。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既享受了音乐和创作活动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在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我便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感受充满美感的音乐和画面:随着音乐的播放,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给他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配合着唯美的画面,每段音乐欣赏完以后,学生很容易区分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也会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进而激发起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这时教师便可相机请学生思考乐曲的演奏乐器或描述乐曲表现的情景;教师此时也可让学生哼唱乐曲寻找乐曲的创作规律和特点。如哼唱主旋律时学生很容易发现每段主题前面的部分旋律多变,但每段结尾的部分却基本相同,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总结出中国传统音乐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换头合尾。

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帮助学生体验音乐魅力、学习音乐知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音乐修养。

四、改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激励作用

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对学生的激励、教育与改善的功能。

音乐课程的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不必局限于语言性的评价方式,也可尝试使用肢体、动作等非言语性评价来鼓励学生,激发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一种亲切和蔼的教态,其所起的作用是任何物质奖励无法替代的。学生通过老师的激励评价,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信赖,会从中建立起必胜的自信,也会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总的来说,音乐课程的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音乐课程的评价还要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音乐的感知、表现和创造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设计丰富的音乐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善用激励评价手段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才能激发并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除了要注重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外,还要加强自己专业技能的锻炼,不断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以自己的教育智慧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充分挖掘音乐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猜你喜欢

乐曲音乐评价
始乱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音乐
悲伤的乐曲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音乐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