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2015-12-02杨振宇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20期
关键词:后备普查耕地

杨振宇

(江西省鹰潭市国土资源局,鹰潭335000)

按照我国目前的部署,要求国土资源系统立足于上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土壤普查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之上,做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新一轮工作,文章分析并介绍了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

1 耕地后备资源的定义分析

耕地后备资源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两类,可复垦采矿用地和可开垦土地。其中可复垦采矿用地主要包括砖窑、采砂场、采石场、采矿场等一系列的尾矿堆放地和地面生产用地。

2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技术路线

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任务和目标为根据,严格地按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相关规定。对农用地分等定级,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以及二次调查等成果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普查以及土壤普查等成果相结合,对实际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充分的考虑,遵守外业为辅、内业为主的原则,立足于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2012年度),选择“限制性因子”评价法作为评价方法,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宜耕性进行调查和评价,最终形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1]。

3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技术方法

立足于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2012年度)和二次调查的基础,与土地整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普查以及土壤普查的资料信息和成果结合起来,对交通、区位等开发条件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将图斑作为单元进行调查和评价,然后汇总数据,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政策建议[2]。

4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的具体操作程序

4.1 确定调查评价区

以全国标准耕作制度分区为根据划分调查评价区,江西省应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区。

4.2 确定调查评价指标

以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为根据,宜耕评价指标在可开垦土地自然条件中主要包括区位指标、气候条件、立地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等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耕作便利度、土壤pH值、土壤质地、盐渍化程度、地形坡度、母质条件、土层厚度、排水条件、土壤污染状况、灌溉条件、年降水量、年积温以及生态条件等。

4.3 获取宜耕性指标

(1)生态条件的获取:搜集自然保护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利规划、林业规划、环保规划、城市规划等图件,从中获取关于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资料信息。

(2)年积温资料的获取:可以从国家下发的底图中提取年积温资料,并且对有关的指标进行修正。

(3)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的获取:可以从国家下发的底图中获得降水量指标,对有没有水源保障进行分析。主要是对有没有建设灌溉条件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考虑[3]。

(4)土壤污染状况的获取:主要是利用实际访问的方式获得土壤污染调查资料,也可向环保部门查询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和其他土壤调查成果获得。

(5)排水条件的获取:排水条件可以通过地貌与土地、土壤类型进行判断来获取,具体办法为:一是从地形图上获取坡降,二是地类的判断,如沼泽地与荒草地;三是从土壤类型图上提取信息,如棕壤与褐土为山地丘陵土壤,排水条件良好;潮土也有排水条件,沼泽土则宜综合判断。对现在是否有排水条件的情况不予以考虑,主要是对有没有建设排水条件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考虑。

(6)土层厚度和母质条件的获取:通过实地调查,并以相关资料辅助判断。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土层厚度是土种划分标准。可以从 “二普”的乡级或县级成果的土种类型图中获得土层厚度数据。可以从地质图上获取母质类型,也可以由相关的专家对其进行实地鉴定。

(7)地形坡度的获取:通过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坡度图的利用将每块图斑的坡度级别提取出来[4]。

(8)盐渍化程度的获取:通过对全国乡级或者县级的第二次土壤普查图的利用将盐渍化程度提取出来。如果土壤盐分在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完成之后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这时候就可以采用样品实验室分析和野外典型调查的方式科学合理的修正盐渍化程度指标。

(9)土壤质地的获取:依据 “二普”的土壤资料和土壤图中的土壤名称获得。例如: “粗骨土”土类表明土壤中砾质含量大于50%。岩石露头度最好实地调查。另外,从土壤类型图和地貌图、地质图综合判断也是可以的。

(10)土壤pH值的获取:可以从 “二普”成果中获取土壤pH信息,土类名称一般具有pH内涵。对于采矿地,可以野外实地用袖珍便携式pH计测定。如果无法获取就可以选择袖珍便携式pH计对其进行实地测定。

4.4 评价宜耕性

通过对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2012年度)的利用叠加专题图和调查评价底图,形成各种评价指标属性的单元,在评价对象图斑属性信息表中填注每一评价指标信息。15m2是最小的上图面积,如果无法使上图的要求得到满足,就需要以实际的情况为根据在相邻的评价单元中对其进行综合。选择 “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对评价单元进行评价。如果其中的有一项指标与宜耕条件不相符合,则将其划分为不宜耕,剩下的则都属于耕地后备资源。

4.5 标注评价结果属性信息

在评价单元属性信息表中标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过程中的评价结果,从而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图层建立起来,对图斑属性分别进行分类上的标注。在全部的评价单元属性信息中应该包括两大类,也就是所有单项指标评价结果和综合评价结果。

5 结语

在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工作中,通过对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基本上摸清了可复垦采矿用地以及可开垦未利用土地的分布情况、权属、类型、面积等情况,并且形成了基础图件资料和后备资源数据库,有力地保证了下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工作的顺利进行。

[1]李林,李海燕.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现状及政策建议.现代农业科技,2015,(11)

[2]黄思琴,陈英,张仁陟,等.基于景观指数的耕地细碎化与农业经济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03)

[3]李玉珍,安放舟,张永福.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分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3)

[4]李雄春.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基本农田建设管理中的运用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9)

猜你喜欢

后备普查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耕地时节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