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2015-12-01陈珊
陈 珊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重庆 丰都 4082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因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以及压迫神经根等原因导致腰腿疼痛[1]。主要诱因为劳损、外伤、寒湿等,多发于中青年。临床治疗多用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非手术疗法[2]。我们用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就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0~61岁,平均(32.4±5.3)岁;病程3~10周,平均(5.6±2.1)周。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3~62岁,平均(32.7±5.2)岁;病程2~11周,平均(5.8±2.4)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主穴取腰夹脊穴,配穴取腰阳关穴、命门穴、肾俞穴、委中穴、阿是穴等。患者采取俯卧位,局部消毒后用30号2~3寸毫针快速刺入穴位(夹脊穴进针角度采用75°向脊柱方向斜刺,其余穴位均采取直刺),平补平泻手法,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感觉或沿坐骨神经走向存在触电样放射感则将针退出少许留针,将2cm长艾条插于腰夹脊穴、肾俞穴以及委中穴等穴的针尾,点燃施灸,在艾条与皮肤之间用纸隔离,以防灼伤。
对照组:主穴取腰夹脊穴,配穴选择腰阳关穴、命门穴、肾俞穴、委中穴、三阴交穴、阿是穴。除不进行艾条施灸外,其余操作与观察组相同。
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次30min,10天为一疗程,间隔2天后进行下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治疗效果。
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候总积分,主要比较主症、体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
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评分,采取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评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进行选择。
观察血液流变学,主要比较全血黏度高切(HSV)、全血黏度低切(LSV)、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压迹(HCT)、红细胞聚集指数(IA)等指标。
4 疗效标准[3]
症状及体征均消失,且各项检测结果均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症状、体征以及检查结果均显示有明显改善为有效。症状及体重未改变为无效。
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s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症候总积分以及疼痛指数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候总积分以及疼痛指数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候总积分以及疼痛指数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症候总积分 疼痛指数评分对照组(n=40)治疗前 64.3±12.7 7.1±2.4治疗后 21.7±5.3*△ 2.5±1.6*△治疗前 65.4±13.2 7.2±2.3治疗后 26.5±6.4* 3.6±1.7*观察组(n=40)
两组治疗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以及红细胞压迹两项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组间对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
6 讨 论
中医认为,本病为气血虚弱,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所致。病机为肝肾亏虚、寒湿凝滞。治疗当祛风除湿,温补肝肾[4]。
温针灸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及淋巴循环,并降低肌肉张力以及感觉神经兴奋。腰夹脊穴治疗腰腹以及下肢疾病具有良好疗效[5]。温针灸联合艾条灸有温阳补肾,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祛风除湿功效。
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镇痛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通过改善血流状态、局部微循环等降低致炎、致痛物质对神经根的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1]吴成举,刘伟志,刘建平,等.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指数与P物质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16(8):35-36.
[2]刘旭东,李同军,于志国.牵引配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4,25(5):77-78.
[3]张红星,黄国付,张唐法.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研究及其对血浆β-内啡肤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14,(3):11-14.
[4]朱沁,李胜利,阂晓俊,等.针灸配合自主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3,23(10):571-573.
[5]安美顺,安美淑,安墉熙.用推拿旋转复位法配合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1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4,20(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