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120例

2015-12-01魏绍斌魏少奔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经行腺肌病行气

王 妍,魏绍斌,魏少奔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2.西安市中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1)

子宫腺肌病多见于30~50岁经产妇[1],我们根据子宫腺肌病的病变特点以及在经期、非经期病理变化特点,用中医二期疗法(经期、非经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24~45岁,平均36.63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276个月,平均74.89个月;原发痛经转变为继发痛经6例,继发痛经114例。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妇产科学》[2]。①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②月经失调: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等;③妇科检查子宫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④超声检测提示子宫腺肌病;⑤血清CA125>35u/mL。①必备,④⑤中1项以上,结合②③中1项以上作为临床诊断。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妇科学》[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主症:①痛经,痛有定处、刺痛,或性交疼痛,或持续性盆腔疼痛,或肛门坠痛;②月经过多;③经色紫黯;④经质有血块或夹黏液。次症:①腹部包块;②经期延长或月经提前;③带下量多,色黄;④口干不渴;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⑥小便色黄、次频。舌脉:①舌质紫黯,有瘀点或瘀斑;②舌苔黄腻;③脉象滑数或弦涩。①必备、②③④中1项以上,次证具备2项及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湿热瘀结证。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为湿热瘀毒证;③年龄18~45岁女性;④月经周期21~35天;⑤治疗期间能严格避孕;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经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四逆金铃失笑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炙甘草6g,延胡索15g,炒川楝子10g,蒲黄15g(包煎),五灵脂10g。随症加减。水煎服,150mL,口服,1日3次。另用独一味胶囊3粒,口服,1日3次。

非经期:化瘀散结消癥、清热解毒利湿。用蒲翘消瘰失笑散加减。蒲公英15g,连翘15g,玄参15g,生牡蛎30g(先煎),浙贝母15g,蒲黄15g(包煎),五灵脂10g,荔枝核10g,橘核10g,制鳖甲15g。随证加减。水煎,150mL,口服,1日3次。另用内异康复片(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大血藤、半枝莲、制大黄、桃仁、土鳖虫、三棱、莪术、薏苡仁等)4片,口服,1日3次。妇安宁栓(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蒲公英、黄柏、赤芍、没药、血竭等)1粒,直肠给药,1日2次。

3 观察指标

经行腹痛疼痛程度分级评分:无疼痛评为0分,轻度疼痛、不影响正常活动评为1分,中度疼痛、疼痛发作时影响正常活动评为2分,重度疼痛、发作时必须卧床评为3分。

疼痛持续时间1个月经周期内从经行腹痛开始到结束,由患者自行在日记上记录日期和小时。无疼痛评为0分,疼痛时间小于等于2天评为1分,疼痛时间2天~5天评为2分,疼痛时间大于5天评为3分。

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满足正态齐性和方差齐性的定量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不满足正态和方差齐的定量资料用非参数检验,对等级资料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

4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痛经消失或痛经积分降低率大于等于90%。显效:痛经基本消失,痛经积分降低70%~90%。有效:痛经减轻,痛经积分降低30%~70%。无效:痛经无变化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临床控制27例,显效58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17%。经行腹痛疼痛程度和经行腹痛疼痛持续时间的症状积分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痛经程度及持续时间积分比较 (分,±s)

表1 治疗前后痛经程度及持续时间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n 经行腹痛疼痛程度积分经行腹痛疼痛持续时间积分治疗前 120 2.48±0.66 1.91±0.67治疗后 120 1.05±0.64△ 0.99±0.70*

6 讨 论

中医认为血瘀证为子宫腺肌病的病机实质。瘀血内停,气机受阻,影响机体水湿运行,内湿停聚,阻滞于胞宫、胞脉,经期血聚冲任,瘀滞加重,不通则痛,则出现痛经。湿瘀久聚不化结为癥瘕,癥瘕日久难消,加重瘀、湿阻滞,故见痛经进行性加重。湿热与瘀血相交结难解,故致病缠绵,反复难愈。因此,湿热瘀结为主要病机,治当清热利湿、化瘀消癥、行气止痛。同时针对不同生理时期气血消长,冲任虚实的变化特点,采取经期、非经期的分期治疗原则,拟定二期疗法[5,6]。

行经之时,血海由满而溢,气血变化最为剧烈,此时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首要,重点治标,兼顾其本。方用四逆金铃失笑散加减。四逆散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功效。疏肝理气,则肝气调达,气行则血行,瘀血消散,则痛经症状缓解;气血通畅,津液输布正常,则湿热之邪亦随之而去,下腹胀痛、肛门坠胀等症状亦可缓解。四逆散与金铃子散合用可增强疏肝泻热,通络止痛之力。失笑散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之功。行经之时,气血变化急骤,瘀滞更甚,以活血化瘀之法治之,邪去则正复。瘀重于痛则酌加益母草、茜草、泽兰、大血藤、血竭、三七、三棱、莪术等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痛重于瘀则酌加郁金、香附、姜黄、乳香、没药等以增强行气止痛之效。同时配合独一味胶囊口服,以增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经净之后,血海由重阴转阳,气血渐复。此时病情较为缓和,遵内经之旨,以祛邪治本。治当清热解毒利湿,化瘀散结消癥。方用蒲翘消瘰失笑散加减。方中蒲公英、连翘凉血清热解毒,玄参、浙贝母、牡蛎、制鳖甲软坚散结、消散顽痰,橘核、荔枝核,理气散结止痛,失笑散活血化瘀。腹胀痛酌加行气止痛之品,积聚明显加消癥散结之品,月经过多加益气化瘀止血之品。同时配合内异康复片口服,妇安宁栓直肠给药,内外合治增强清湿化瘀之功。

中医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痛经有较好疗效。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4-275.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6-1528.

[3]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4.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1-383.

[5]胡云华,曾晓霞,魏绍斌.浅谈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经验[J].黑龙江中医药,2011,(2):4-5.

[6]王妍,文怡,魏绍斌.子宫腺肌病的辨证思路及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探析[J].四川中医,2014,32(3):22-24.

猜你喜欢

经行腺肌病行气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经行吐衄的认识及临床辨治
储继军治疗经行头痛经验浅析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五 “陈抟睡功(一)”“吕祖行气诀”导引法
经行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