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的情商培养策略
2015-11-30吴云贞
吴云贞
摘 要:根据最新研究报告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有20%的智商因素和高达80%的情商因素。一位叫做丹尼尔的哈佛大学教授曾说过:“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可看出一个人的成长中,情商有举重若轻的作用。所以,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情商,是当代教育高度关注的问题。主要针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商做以下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商;培养策略
所谓情商,即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影响因素。一个人的成功与否20%与智商有关,却有另有高达80%的比例在于情商,通俗来说,就是情商低的人难以获得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知识和学生单纯的接受知识,而是要在传授和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情商,塑造个性培养意志情感等。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为学生构建积极活跃的课堂,才能促进语文教学更高效。
一、初中语文教学情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情商培养意识薄弱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学生情商培养意识薄弱。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虽然较为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商,却忽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侧重学生成绩的提高,侧重点全在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也大多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手段,而忽视提高其心智、熏陶其情感、触动其心灵、启迪其智慧,从而造成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但无法实现情感上的飞跃现象。
2.培养情商的方法单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另一需改善的问题就是培养情商的方法太过单一。长时间以来,初中语文教师都将学生情商培养视为德育范围,多采用说教式的手段进行教学,仅是灌输思想道德知识给学生,而忽视其情感的变化和对情商的培养。同时,运用的教学工具多为黑板、粉笔,没能灵活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教学工具,比如多媒体、投影仪等来培养学生的情商。
二、初中语文教学情商培养策略
1.深度挖掘教材的情商因素
语文教学要多借助文学艺术感染力陶冶学生的情感。文天祥身陷囹圄却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壮歌,爱国诗人屈原对真理的坚持,爱国词人陆游对祖国命运的关心,在病重时还曾吟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思想先驱鲁迅提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以及民主战士闻一多面对特务暗杀时敢于拍案而起的壮举,无疑不是为崇高理想而拼搏奋斗的精神。
还有愚公坚定不移的移山信心和决心,真诚善良的阿长“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他却能做成功”,宽容诚信的信客……他们无疑是人类幸福生活最大的贡献者。他们不在乎牺牲,不在乎艰辛,那爱憎分明的传统美德流传至今,给学生、给人们带来美的启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对美景的描绘,比如幽雅的“鸟鸣山更幽”,苍茫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自然和谐的“小桥流水人家”,别具一格的南国秋色“万类霜天竞自由”等等。
语文教学中教师绘声绘色的渲染讲解,学生反复的诵读品味和体验,都将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拓宽学生的视野,熏陶學生道德和审美的情感,对学生品行意志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进而在无形中提高学生情商指数,促进其向往热爱美好的境界,更珍惜此刻的青春年华,追求其人格的完美、信念的坚定。
2.创设有利于情商培养的情境
有效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能有效地结合学生智力发展和情感陶冶,保证学生能在情境中有所体会,从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情商,并且特定的环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他们更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情感世界更丰富多彩,帮助其深刻地领悟作品所包含的情感,进而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出更高尚的情操。
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背影》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播放影片父亲下站台为作者买橘子时的情境,以及父亲最后离开车站的情境,将课文中对父亲背影描写的情境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的呈现出来,让学生切身融入情境之中,促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或是文章内主人翁的情感心理,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亲情并理解亲情,从而与作者或主人翁产生情感的共鸣,深刻地体会到亲情的美好。初中语文课堂要灵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加强文章对学生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让学生在体味文章中所表达的人性美、语言美的同时,还能有更多新的发现、体验和感受,使其思维状态始终保持活跃,并时刻维持最佳学习状态。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侧重学生智商的培养,却忽略学生情商的培养,这无疑会使学生进入社会后难以适应,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商,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有效情境、深度挖掘课文文本内容等方法来促进学生情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商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4(08).
[2]李培英.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商培养[J].商情,2011(18).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