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药行业调研的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5-11-29王文宝赵树娟
王文宝赵树娟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漯河462000)
基于医药行业调研的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王文宝赵树娟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漯河462000)
了解服务区域的医药卫生行业现状,依托校企(院)组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平台,对涉及的医疗机构、生产企业、批发零售企业、药品检验机构进行调研,分析其职业方向、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等提出合理建议。
药学专业;岗位调研;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明确提出:“遵循医学教育规律,严格控制医学类招生规模,积极发展护理、药学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颁布的《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5个重大人才工程,其中包括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积极改革发展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培养高质量的药学人才,是发展我国卫生事业,振兴我国医药工业的重要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升我校药学专业服务区域医药行业的能力,我们开展了高职药学专业工作岗位的调研和分析。
1 区域行业背景
河南是人口大省,同时也是医药大省,高新技术企业有57.6%集中于医药制造业,医药行业是全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拥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综合实力。截止目前,全省现有药品零售企业17738家,批发企业352家,生产企业322家,医疗机构制剂企业67家,互联网药品交易、信息服务84家。其中以宛西药业、羚锐药业、辅仁药业、天方药业等生产企业及河南九州通医药公司、河南国药控股有限公司等批发企业占我国医药行业总产值的较高份额,药品经营管理从业人员约30万人。根据相关调查,对人才需求岗位类型进行分析显示:医药购销类(医药生产企业的医药代表、医药批发企业的商务代表、医院业务代表、OTC代表,占46.48%)、医院药房人员类(24.56%)。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经济的崛起也带动河南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医药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药学人才的缺乏与河南医药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滞了我省由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过度的步伐,培养高素质的医药卫生人才成为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2 岗位调研
当前,我校药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胜任面向医药卫生药品生产、检验,药品调剂、使用以及药品营销等工作岗位,具备良好专业技术、职业素质、文化修养,能够在各级医疗单位从事药品调剂、药库管理、静脉药物配置工作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医院药学方向);能够在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药品成品检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工作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药物制剂方向);能够在医药公司及社会药店从事药品采购、药品营销工作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药品经营与管理方向)[1]。
根据近五年学生主要就业岗位,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等形式[2],调研对象涉及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三大环节。调研单位为近五年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有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各级医疗机构。通过深入行业和企业走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及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明确豫中南地区药学岗位及岗位群,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能力,为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改革提供基本依据,实现教育与产业相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3]。
3 结果与分析
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在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广泛开展行业调研,对药学工作岗位进行分析。药物制剂、医院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方向职业方向、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如下。(见表1)
表1 职业方向、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
调研结果可知:药学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群有药学服务岗位,药品营销岗位,药物制剂生产岗位,药品质量检验岗位。其中,各级医疗单位包括药品调剂、药库管理、静脉药物配置、药物制剂及检验用药指导工作;制药企业包括药品生产、药品成品检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药品销售等工作;医药公司及社会药店包括药品采购、药品及医疗器械营销工作。相近职业岗位群有车间管理岗位,仓储、物流岗位,验证岗位,研发岗位等。根据行业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3.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药学专业始终坚持医药产业与药学教育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校企(院)合作、工学结合。初步形成了“突出方向,定向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方向”就是针对行业需求,按药物制剂、医院药学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定向培养”就是与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合作,分别开展药物制剂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方向定向培养。即第1~2学期开设人文社科、相关医学及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进行专业认知实践、基础理论和技能训练。第3~4学期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主要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第5~6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按方向组织订单企业实习32周,其他岗位轮转实习4周。
3.2 专业就业面向广泛要明确职业方向药学专业职业领域主要涉及医院、药店和药厂,专业面向的岗位或岗位群较多,工作任务有较大差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使课程内容对接行业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医药卫生大类)》中明确提出药学专业分分方向进行培养。我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从2008年起设置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营销三个方向,2014年调整为医院药学、药物制剂、药品经营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方向是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针对性更强,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与企业的深度开展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有省内领先的药物制剂实训车间、模拟社会药房、门诊药房,实践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为豫中南地区的医药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
3.3 合理组织实施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恰当采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分组讨论、问题启发、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等,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调动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论授课可以采用多媒体与讲授并用方式,适时准备教具,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实践授课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训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善实训教学环境,建设药物制剂实训车间、模拟社会药房、模拟医院药房药库等,营造育人氛围。在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中完成,在专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和互动协助,完成既定的实训任务。
3.4 科学评价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质量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三个方面。学生评价是对授课教师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教材选用、内容组织、教学方法、讲课效果、信息量及涉及前沿内容、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组织等方面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学生评价可以在期中、期末通过评分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包括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和督导评价。教师自评是任课教师对教学态度、教学规范、教学内容的自我评价。教师通过相互听课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规范、教学信息量、教学组织、内容组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督导评价是系二级督导组教师,通过随堂听课的形式评价教师的教学规范、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课后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社会评价是校外实习就业培养单位对学生实践技能掌握情况和职业素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综合评价。
[1]陈巍,何达,梁勇,等.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调研分析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30-32.
[2]庞小雄,张德志.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药学教育,2007,23(2):45-48,59.
[3]王春玲,李民胜,黄贵华.广西药学类本科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9,5(3)::55-57.
Thought on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Pharmacy Based o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Research
WANG Wenbao,ZHAO Shujuan
(Pharmacy Department,Luohe Medical College,Henan Province,Luohe462000,China)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medical and health industry in service areas.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guidance committee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school enterprise(Institute),a survey of medical institutions,production enterprises,wholesale and retail enterprises,and the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was made.Analyze the occupation direction,and jobs and typical working task.At the same time,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pharmacy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form,course construction,teaching method reform,and teaching evaluation.
Pharmacy;post investigation;talents training;teaching reform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6.079
1672-2779(2015)-06-0158-03
杨杰 本文校对:王雁梅
2015-03-10)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No:[2011]
-JKGHAD-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