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道真祠
2015-11-29文丨王尧礼
文丨王尧礼
山国文境
尹道真祠
文丨王尧礼
编者按:扶风山在贵阳城东,是贵阳人文荟萃之所。嘉庆年间,先建扶风寺,数年后于寺右建阳明祠,民国初年于寺左建尹道真祠,构成扶风山二祠一寺的建筑群落。本期栏目讲述为敬拜贵州文教之祖尹珍而修建的尹道真祠。
尹道真,名珍,道真是其表字,东汉毋敛人。毋敛,学界一般认为在今黔南州独山、荔波一带。《后汉书》《华阳国志》均记载尹珍负笈中原,向当时的第一流学者许慎、应奉学习五经与图纬,“学成还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因此,尹珍被尊为贵州文教之祖,称为“先师”。尹珍的出现说明贵州并非自古无文。
贵州人敬仰尹珍,代代祀奉,他讲学的务本堂遗址一直保存着。民国年间,从当年尹珍讲学的正安县划出一块地方设置了道真县。
省城祭祀尹珍不知始于何时,清代最大的书院贵山书院内就有尹公祠三间。嘉庆年间,扶风山、阳明祠修建后,移入尹珍神主,与明代奏请贵州单独开科乡试的田秋一起,作为王阳明先生的配祀。光绪年间,罗文彬主修阳明祠,觉得以尹、田二先生配祀阳明,未免委曲二位乡贤,遂移至惜字院。尹先生为主,田先生为配。民国五年(1916),郡人在扶风寺之右,仿阳明祠之格局,修建了尹道珍祠。
尹祠也是一座四合院,门从左厢入。门首石匾“尹道真先生祠”六字行书,苍劲浑厚,系南海康有为字。原匾为楷书,是康氏亲题。今匾为行书,是戴明贤先生从康氏墨迹中集出。康氏拙于楷书,原匾字体生硬,不及今匾。祠内地势呈三级,最高一级是享堂。享堂是单檐硬山架梁式结构,带前廊。廊柱悬抱柱联:“北学游中国,南天破大荒。” 是清代贵州巡抚曾燠题写。门首“德兼教养”篆字木匾,出自清代中叶著名学者、文学家洪亮吉手笔。想是洪氏在乾隆末年提督贵州学政时,为贵山书院尹祠题写的。他奖励后学,识拔人才,贡献非小。他在任期间,走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数百首诗文。还撰写了考证贵州河流的专著《贵州水道考》。
堂内竖尹珍汉白玉坐像,像前置几卷竹简。其侧有当代贵州书法家王萼华、谢孝思书录的《后汉书》《华阳国志》中的尹珍史料。二书中这段文字很短,大意是尹珍文化程度很低,甚至是文盲,不知礼义,从许慎、应奉学五经图纬,学成回乡里教授,南中才有学问,尹珍后官至荆州刺史。
这两条史料,数百年来贵州人用之不疑。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贵州省文史馆馆员陈福桐先生才提出两条疑问:如果尹珍文化这样低,他怎么能接受当时全国一流学者的讲授?他怎么会知道许慎、应奉,而跋涉数千里去求学?陈先生说由此反推,尹珍远赴中原之前,已经有比较深的文化基础,并且了解全国学术界的动态。他的文化是谁教育的呢?南中也肯定有知识分子、有文化教育。汉武帝时代迁巴蜀大姓填南中,尹氏就是一家,这些大姓也将文化带到南中来了。后来中央王朝势力萎缩,南中被土著民族控制,大姓也土著化,文教的痕迹才被掩埋了。
厢楼上陈列当代画家所作的贵州历代乡贤画像,有明代田秋、李渭、孙应鳌、杨文骢,清代周起渭、李世杰、丁宝桢、郑珍、莫友芝、黄彭年,近现代姚华、谢六逸、丁道衡、乐森璕等等。
其中郑珍是晚清大诗人、经学家。遵义沙滩人。青年时代,他的老师、提督学政程恩泽为他取字子尹,是要以尹珍为榜样,他也自称小尹。他的确是这样做的,他以举人得教职,在省内各地做训导,培养了许多学生;他是经学大师,在《清史稿》中被列入儒林传,与挚友莫友芝共撰《遵义府志》,人称“天下府志第一”;他的诗被誉为清诗冠冕,紧逼李、杜、苏、黄。
莫友芝,字子偲,古毋敛县(今独山县)人,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诗人、书法家,与郑珍并称“西南巨儒”。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回顾贵州的人才成长史可知晓:汉武帝时设置牂柯郡,百年以后的东汉才出现载入史册的尹珍;明永乐年间建省,百年之后的明代中叶人才辈出。
人才的培育,不仅是社会的事、学校的事,更是官员的事,兴学是古代地方官员的重要职责,负责任的官员每到一地,也以兴学育才为要务。那时的官员尤其是封疆大吏、提学使者,也多是学者。
(作者系《贵州文史丛刊》副主编 责任编辑/杨 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