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给语文插上一双翅膀

2015-11-28施敏

课外语文·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品质阅读语文

施敏

【摘要】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呈现艺术与情感的学科。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要依靠阅读来体现和完成。阅读,可以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可以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可以提高思想境界,锤炼人生品质。

【关键词】语文;阅读;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阅读,净化心灵尘土

阅读,是心灵的交流,是智慧的碰撞。读一本好书,就像聆听了一个故事,感受了一段人生,历经了一次教诲。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然后使书中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么,阅读就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去爱这个世界。新闻媒体每年都会对高考或中考状元进行报道,不约而同地都会提到他们喜欢阅读,说明阅读对他们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优异的成绩、高尚的品格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闲暇之时,读几本好书,可以开阔视野,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闭目休憩,便有鸟语花香,尽享田园风光。读几首好诗,便有闲云野鹤,世外桃源之美;读几遍散文,便悠然自得,境由心生;读几本励志的书籍,则能汲取坚强和毅力,把自己培养成生活的强者。因此,读书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孩子阅读,引导孩子阅读,让阅读成为班级的一种文化氛围。

二、阅读,提高语文功底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本途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终身受益。来自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考状元夏子哲和虞筱隽在新闻媒体采访时,都对阅读充满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坚持每天阅读,结果带来的是惊人的收获。

(一)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现在的学生最怕写作,一提到作文就谈虎色变,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还是胸中无墨,无话可说。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日久天长,水到渠成,自然就会产生写的欲望。随着词汇量增大,积累的优美字句增多,就会有种信手拈来、行云流水的感觉。仔细观察那些有阅读习惯的学生所写的作文,就会发现他们遣词造句、引经据典更加贴切,语句丰富多彩,构思也更巧妙。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多看书,多阅读,然后尝试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文采从点滴积累。

(二)阅读可以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学生能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一大进步。能自主阅读,就能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也能自发的产生写作的欲望。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汲取知识的过程,是主动认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途径。当阅读的成果转化为学习的进步后,学生就能从阅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阅读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阅读可以透过语言看作者的内心世界,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去尝试幻想和构思接下来的内容,从而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精心阅读,也能体验作者细微的情感,理解特定情境中的言外之意,是对思维的一次训练,也是对情感的一次洗礼。阅读历史,豁达心胸;饱览史书,明智聪慧;品读诗书,丰实人生。阅读,播撒智慧,传承文明,洗涤心灵。

三、掌握阅读技巧,使语文生活化

国家总理李克强倡导“全民阅读”,要求我们既要读时新,也要读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已无可厚非,那么该怎样才能更好地阅

读呢?

首先,要营造阅读的气氛,保证阅读的时间。读书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身心愉快,才能保证全神贯注。班级要规定好每天的阅读时间段,保证安静的班级氛围,组织学生准备好充足的书籍。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读书的乐趣,比如讲故事比赛、文学常识比赛、朗读比赛等等。在家里,父母要言传身教,做好榜样作用,陪同孩子一起阅读,并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所谓书香门第多才子,有了好的家庭氛围,自然会给孩子好的影响。

其次,要根据阅读的目的和读物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对于科技读物,一般要求一气呵成,无需反复浏览,即使有不明白的地方,也要读完整篇后再回过头来重读需要的内容。对于散文,要细细品味,语速不宜过快,如涓涓流水般悠然自得,读出作者的感情,品出自然的优美。对于诗歌,首先要通过反复朗读,读到朗朗上口,熟读吟诵,才能体会出诗的感情,从而进入到诗的意境。对于小说,应该采用速读和默读的方式,要尽量扩大自己的阅读视幅。对于事件的起因要细读,对于事情经过要速读,对于小说的结果要略读,需要深刻理解的部分要精读。在处理一篇阅读理解题时,可以先看题目,再用“搜捕法”有的放矢地寻找答案;在归纳段落大意或者中心思想时,可以采用“摘重法”,把需要的重点摘录下来,然后使用归纳法提炼所需要的答案。

最后,要学会整理阅读的成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时,可以将有用的句子或段落摘录下来,以便以后记忆和使用。也可以在文章的旁边批注,写出自己的建议,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读后感或者心得体会。然后细细品味自己整理的东西,将精华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日后应用于写作、演讲。

阅读习惯要从小培养,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引导孩子对读书的兴趣。阅读,可以让孩子明事理,懂是非,可以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让孩子不再沉迷于电视、手机或网络游戏,更加注重内心世界的修养。阅读有利于写作,有助于理解,它是积累的过程,是自我教化的过程,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提升过程。坚持阅读,为语文学习插上了一对腾飞的翅膀,为人生增添更多的美好色彩。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品质阅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