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途径
2015-11-28师鸣翔
师鸣翔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预设;多元整合;搭建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1—0048—01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必须要坚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充分预设,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进入新课改以来,“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地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尤其是更多的年轻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加强同教研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训练点,商讨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一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二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三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这样既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多元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准备工作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能驾驭课堂,把预设变成精彩的呈现,才是关键所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元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l. 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三维一体的目标落实到课堂应有所侧重;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最后,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自我评估。
2. 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难有学生的自主发展,课堂中双主体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协调和共同发展。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3. 教学结构。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是线性教学设计和组块教学设计的有机结合。前者代表传统的教学设计观,以教师的“教”为出发点,以教学主线为轴贯穿全课,教学设计严密,教学步骤细致具体,师生的“教”和“学”较多地受制于预设的教学方案;后者则代表现代的教学设计观,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教学块”或“学习单元”来组合构建课堂,一堂课可能是“多块”,也可能只是“一块”,更体现一种主题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显课程资源的创生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我们倡导多元的组块教学设计,但也不放弃一定范围内的线性教学设计。
4. 教学方式。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只注重教师教法的研究与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科学地“教”与学生科学地“学”的两重标准。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作相线条的处理,以导读之;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的精彩细部进行教学,以研读之。
三、创设学习条件,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参与,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教者要善于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
1. 尝试参与问题设计。有些课文可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让学生尝试参与问题设计,再围绕提出的问题研读课文。由于这是学生自己经过思考提出的问题,教师又对学生的提问加以肯定和鼓励,因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 尝试参与课文讲读。有的课文几个段落结构相似,教师可先具体导读一个自然段,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老师,试着讲解后面几个自然段。
3. 尝试参与表演。有些需要表演的课文,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文内容做表演,学生兴趣会更浓。教师创设条件,给学生以个体尝试的机会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避免教师过多的单向传授,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