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无限,创新不止

2015-11-28吴宝芬

课外语文·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放松拓宽兴趣

吴宝芬

【摘要】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人才的摇篮。教书育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方手艺。为什么大教育家孔子能育出72贤呢?教学有法,可无固定法,关键要因人施教,创新思维,对症下药。

【关键词】兴趣;求异;拓宽;放松;收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就是创造出新的内容。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产品创新、思维创新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创新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前的教法是注入式、强制性的。教师教,学生学,读了背,背了写,会读会写能背就算大功告成。现在的语文课大致是教师教读,学生自读,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分分段,说说段意,归纳一下中心,讲讲作者的写作特点,处理一下多音字,布置作业,整个就是“公式”教学,没有特色,激不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后来又改为打题海战,搜集一些资料或题型,有时根据课文内容自拟一些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艺”从多遍来,这样要是碰着原题还是得心应手,大部分学生能做对,题型若有变化,就抓耳挠腮了。这就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老是在老师思维内“舞蹈”。特级教师宁鸿彬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三个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

在县教育局的统一率领下,我学习了很多观摩教学、优质课演讲、教学探讨,确实让我大开眼界。我们应该有大胆创新的勇气,在吸取他人教法之长而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拟出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规划出精辟易懂的板书,尽量让学生从板书中就知道一节课的内容。在教法上,着手于激趣、求异、拓宽、放松、收拢这几个环节。激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用心设计好课堂的开头是一节课成功的先兆。当教师面带笑容走进教室,学生坐定后,几十双“星星”盯着你,都盼望和等待老师说出第一句话。这是抓住学生注意力如何激发兴趣的最好时间,所以每节课都得根据学生心理特征而备几句开头语。让学生学得轻松,让知识的趣味性在大脑中回荡。新课的导入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既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也是学习新知识的铺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时刻不会忘记这一点,因为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最好的源泉,也是最好的动力。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例如: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有趣的环境氛围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巧妙地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让学生们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环境下不知不觉地学习。另外,教师还应充分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直观的教学手段、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随机就文讲个小故事,玩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会使疲乏的学生重新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探索的状态。比起一成不变的讲述、灌输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求异就是采用不同的教法。同一篇课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迷信于备课教案参考书,老是照本宣科。如:《跳水》一课,方法就各有不同。一种是先预习后看图,二种是先看图再习文,三种是老师如讲故事似的提出问题……虽然方法不同,收到的效果大致都一样,同学们都知道用跳水的方法能救孩子。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一个问题:“除了跳水还有其他方法吗?”让学生展开想象。

拓宽就是知识的延伸,是创新思维的发展。小学时代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这个时期不但身体发育处在快速成长期,且智力发展也很快,因此无论是书面知识还是社会知识,都得拓宽。为什么人们都说教师要有一桶水呢?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在学生教育阶段大力开发创新思维教学,不能只要求学生领会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而要启发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特级教师宁鸿彬提出三个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和老师不同的意见,欢迎发表对教材不同的意见。”可见教育工作者不要怕提问,提问也能创新思维。如《跳水》一文,老师设疑就只有跳水的办法能救孩子吗?就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同学说:“用长竿让孩子顺竿而下。”有的说:“请直升机能脱险。”有的说:“给他打体重减轻弹,像气球一样慢慢飘落。”尽管这些不合现实,他们已经展开了想象。

放松就是课堂要活跃,让学生感觉不到紧张,很自然,很轻松,没有压抑,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学到了老师要达到的目标知识。只有放松,学生才不紧张,不畏惧,敢大胆提问,勇于回答。教师应允许学生说错做错,改正错,学生创新思维才能提高。说给学生打体重减轻弹,不就引起学生大笑吗?这一笑就笑出了解救孩子的办法还是跳水,跳水的办法比较现实。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又学会了处理问题的办法,这就培养了学生无论何时遇到困难都要积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良好办法的能力。

收拢就是对一节课所传授的内容进行小结,这样每节课就像一个小故事似的储蓄在学生的头脑里,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一个周,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一个学年……都能这样,就能总结出工作中的成败,比较好收拢。收拢也是工作的结晶,是学有所得的肯定,也是弥补不足的良药。

总之,创新是无止境的,思维是无限的,想象是无穷的。只要你善于总结,总有创新,哪怕只有一小点的变化也是创新的开始。当然要与众不同,各自有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应学的知识,达到了教师事先预定的教学目标,你不就是创新了吗?

参考文献

[1]李珊珊.浅析小学语文创新与素质教育[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7)

[2]李平霞.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 教育艺术,2008(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放松拓宽兴趣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浅谈短跑放松技术
浅议声乐技能训练中常见状态处理
软场地土拓宽桥梁地震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