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美”和“悲剧美”角度分析《夜莺与玫瑰》
2015-11-28夏懿娜
夏懿娜
【摘 要】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小说家,是唯美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其经典之作《夜莺与玫瑰》以其深厚的文学感染力受到读者们的青睐与推崇。王尔德以高超的语言技巧使得文中诸多意象栩栩如生。除精妙的语言外,小说的故事情节同样塑造出一种强烈的悲剧美,使读者在欣赏童话之余也在进行着深刻的社会反思,具有极强的思想启迪作用。基于唯美主义文学特征的思考,笔者从语言美和悲剧美两个角度对作品《夜莺与玫瑰》展开深入剖析。
【关键词】语言美;悲剧美;夜莺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童话讲述了一只崇尚爱情的夜莺为了实现自己理想中的爱情而选择用鲜血来浇灌出一株玫瑰,以便帮助一个因爱情而陷入痛苦的年轻人获得爱情。夜莺为了实现他人的爱情而牺牲了自己,最终象征着生命的玫瑰却依然不如物质对人的诱惑而被丢弃在泥土中。通过惟妙惟肖的语言读者可以感受到一只善良纯洁的夜莺是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去实现他人的爱情,并且通过物质与理想间的对比来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批判思想,讽刺了世人对于金钱过分崇拜的利欲倾向。
一、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真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更是决定作品中意象塑造是否传神的根本性因素。在《夜莺与玫瑰》中,语言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富有活力的语言使得意象的表达生动而传神。
在夜莺的新年里,夜莺认为“爱”是比翡翠、玛瑙还要宝贵,因为它不是在市场上出售的,不可以由商人贩卖的东西,因为夜莺对“爱”的理解使读者第一次感觉到了作品中的这一意象不是死板的存活于故事之中,而是具有人格魅力的超凡之物。此外,如何将夜莺这一意象与作品中的年轻人联系起来值得读者关注。即作者如何让读者感受到夜莺是自愿为那个年轻人牺牲生命的,归功于作者高超的语言描写技巧。例如,在作者对于小说中年轻人的描写时这样写道:乐师将在舞会上弹竹弄丝,我那爱人也将随着音乐声翩翩起舞,穿着华服的少年公子都会围着她,但她不跟我跳舞,因为我没有为她采得红玫瑰。这段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因爱而忧郁、伤感的痴情男子形象,该形象使夜莺觉得自己看到了人间的真爱,决定为这段别人的真爱付出自己的生命。因此,读者们也相信夜莺的这种奉献行为是伟大高尚合情合理的。其次,从写作角度出发,想在开始和结局之间达成一种绝佳的过渡,超凡的语言则是不可或缺之物。王尔德因此凭借其高超的语言技巧为夜莺唯美形象(选择为爱赴死的情操)的形成实现了完美的过渡。
王尔德在作品中运用了不同的意象(喻体)来比喻同一种具体形象(本体),通过“博喻”,不仅使得文章的形象密度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更加能够突出本体形象特征,使读者加深对于意象的理解,获得更为真切、形象的艺术美感。如上文中当夜莺为寻找一株红色玫瑰树时的历程,第一株树说“我的玫瑰白如海涛的泡沫,白如山巅上的积雪”,而第二株树说“我的玫瑰黄如琥珀座上美人鱼的头发,黄如盛开在草地未被割除的水仙”,不去计较这两株树说的什么,但从博喻的角度来看,这两株树所代表的都是同一种意象,其共同特点即是为了突出意象“夜莺”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艰辛,而双重比喻的强调使得“夜莺”的表现效果得到极大增强。2.透过“夜莺”在死亡过程中的比喻描写,表现“夜莺”为实现理想中爱情所怀有的坚强信念。正如上文“色彩美”中所提及的随着“夜莺”的死,玫瑰花颜色不断变化的比喻描写,玫瑰花瓣经历了如薄雾、如绛颊、如东方的天色、如绛玉的变化过程,使得“夜莺”濒临死亡的景象真实展现在读者眼前。“夜莺”面对心房的刺痛,依然坚持着用鲜血去染红那一株玫瑰,比喻的不断深入,使得一种永恒坚持的信念更加逼真,表现出“夜莺”的人格魅力。
二、悲剧美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美”常常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通过作品结局的感伤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夜莺与玫瑰》中,强烈的悲剧色彩不仅体现在夜莺用生命代价换回的那一枝玫瑰却被年轻人丢弃在泥土中,更在于纯真的爱情敌不过物质生活的诱惑这一感伤主题的表达。第一,悲悯是悲剧美的基础。从童话的故事效果来分析,夜莺的牺牲与她最初对于爱情美好的希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对最终那在泥土中凋零的血红的玫瑰的描画,仿佛已于悲伤的气氛之中形成一种无声的默哀与惋惜,更以夜莺的死和泥土中的玫瑰相呼应,强烈的表达了对于夜莺的哀痛之情。第二,悲剧美的表现效果主要在于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情怀。该部作品创作于19世纪中后期,正值工商业飞速发展,社会道德发生巨变的时代,物质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弥漫整个英国社会。而《夜莺与玫瑰》正以童话的表现风格来讽刺这一社会现象。作品中,当年轻人兴高采烈地拿着夜莺用生命换回的玫瑰给自己心仪的女孩时,女孩却说这样一束普通的玫瑰怎么能和大臣的儿子们送给我的珍珠和项链相提并论,而且如果自己带上这支玫瑰一定会被别人取笑的。王尔德正是通过在“夜莺”完美的意象之上,通过对于这两个年轻人的塑造来突出世间上最纯美之物也难以和物质利益带给人们的诱惑相抗衡之一主题,以童话中意象反映人性的丑恶,以童话的悲表达对于整个社会的悲哀。
三、结语
小说通过夜莺悲剧结局的刻画,表达了对于夜莺牺牲自己去换得爱情的行为的歌颂,通过青年男女对待爱情的轻视态度表达了对于物质主义思想的强烈讽刺。不论是从文学创作还是社会启迪角度上看,《夜莺与玫瑰》都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童话巨著。
参考文献:
[1]李文斌.悲剧和悲剧美[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1:10-13.
[2]程瑜瑜.忧伤的完美——《夜莺与玫瑰》意境分析[J].电影文学,2010,0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