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
2015-11-27骆焕堂
骆焕堂
摘 要:美育教学适应不同的个性在不同年龄水平上的情感生活要求。它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发展内在地联系起来,满足了个性生命的发展要求,是一种自愿、自觉、自由“乐学”的教育。
关键词:语言美;教材美;形式美
美育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两者各有特点。教学的本质是由外而内的输入,讲授知识,说明道理,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缺乏内在的自觉性。而美育则总是适应不同的个性在不同年龄水平上的情感生活要求,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发展内在地联系起来,满足了个性生命的发展要求。
语文新课标体现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语文教学是科学,具有科学美;语文教学是艺术,具有艺术美。如何通过语文教学的科学美、艺术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呢?语言美、教材美、形式美是重要的因素。
一、发挥教材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皆美的文章,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载体作用。
1.抓住作品中的佳词美句,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通过美读,让学生感受到悦耳悦目的审美愉快,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的人物形象或景物美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直接受到作品的美感熏陶。比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抒情文,字里行间蕴含着自然风光的美,文中处处充满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教师可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画出佳句,在画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读佳词美句,然后教师紧扣作品中的佳词美句,引导学生去分析、指导学生读出文中所描绘的大自然之美。这样,学生在品味佳句的过程中,便体会到了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设计美的板书,揭示课文内容的科学美和艺术美。美的板书不仅包括字的美观,也包括设计的艺术美。一个精美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是教学过程的缩影。它不仅能突出重点,揭示文章中心,而且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板书设计。
二、发挥教师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科学美和艺术美的媒介是语言美。教师的语言美不美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课的兴趣。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要善用商量式、赞扬式、诱发式、激励式的语言。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教师绝不用“你真笨”“别耽误时间”之类的语言,而应该这样说:“请你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来”或“大胆一些,你能行”。这样,学生便会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关怀、爱护,从而增强自信心,以后将会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其次,上课时教师要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时,我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宽阔无边的大地上,长着翠绿的高过腰的野草,如果你拨开草丛一看,有一个水塘,塘里的鱼挨挨挤挤,用水瓢就可以舀到。这样的地方,你们喜欢吗?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领略这美丽的风光。”这样让学生从老师美的语言描述中感受到课文内容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
三、发挥课堂练习形式美,让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
1.老师在教学时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绘画练习,这样不仅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在绘画时感受到了美。这样,学生不但通过画理解了这部分内容,同时也感受到了詹天佑设计的这项工程的美,从而对詹天佑产生敬佩之情。
2.生活中美的事物无处不在。“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在布置作业时我们不妨给学生布置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作业。例如,去大自然找春天,写出春天的美;到社会中去找心灵美的人,用你的笔去赞扬、歌颂他;学完《荷花》,让学生给图涂色,并添加景物,创造出一幅更美的图画。
3.语文教学应遵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实践于社会”的原则,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语文。为墙报写稿、为广播站投稿,办校报、班报,设计出版面的美等富有创造性的生动画面。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机会,而美育的教学功能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块传授语言美、社会美、自然美的阵地,我们深信,如果每一位老师能正确通过语言美、教材美、形式美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真正使课堂成为享受美、接受美的过程,那么,学生的艺术素养将会在语文王国得到很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李静晓.浅谈“寓教于乐”:谈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2009.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