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2015-11-27张莉
张莉
摘 要:分享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但现代大多独生子女存在着自私、自我中心、合作意识差等问题,因而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分享行为;家长观念;教育契机
一、问题提出
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愿意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分享行为对幼儿的个性、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些年来,单元住宅楼的居住特点,使幼儿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同时,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长辈过度的宠爱与保护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因而本文针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简单的培养策略。
二、幼儿分享行为的特点
(一)独占
“喜欢独占、专横、霸道”,这是现在很多幼儿身上的共同点。在他们眼里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必须纳为己有。小外甥就是这样一个实例:一次,他来家里做客,看到我的玩具熊,他问我“这是谁的?”我说:“我的”。他立马紧紧抱住玩具熊说:“是我的。我不给你。”说完抱着玩具熊跑开了。在他看来不管是谁的东西,只要是他喜欢的或者他想要的就必须成为他的。还有一次,到他家做客,要吃饭了,他拽着我离开沙发,然后说:“这是小涛涛的饭,不让你吃。”这正是他独占,不愿与人分享的表现。他只需要别人满足他所有的要求,却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二)独享
在大人眼里,尤其是爷爷奶奶,总觉得孩子小,我们应该让着他,只要孩子高兴就行。殊不知这种教养态度正在一步步荼毒孩子。在平日的工作中总会遇到有孩子因为玩具分配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甚至动手打人,试图通过“武力”来宣誓自己的所有权。通过一年的观察,我发现在大部分孩子的意识里:这个玩具是我先拿到的,所以它就是我的,别人不能动,基本都是“唯我独享”,很少有幼儿能够主动与同伴分享。其次,在游戏过程中,总因为意见不合闹得游戏没法继续开展。每个孩子都要求别人按照他的想法来做,谁都不愿谦让和妥协。这正是他们“自我为中心”思想的显著体现。这些思想及行为的产生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性认知和发展,以及心理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作为成人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懂得分享、懂得谦让、懂得体谅他人,这样才有助于他们心智健全地成长。
三、分享行为培养策略
(一)抓住幼儿心理特征,促使幼儿分享行为不断产生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外界事物的主要方式,好模仿是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他们常常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所以,要利用好榜样力量,有意识地与他人分享。例如:老师可以把自己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分享给孩子,让他们体验到分享的快乐;老师也可以主动征求幼儿意见,请幼儿与老师一同分享。比如:在幼儿玩玩具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着问:“宝贝儿,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并且在游戏中尽量让孩子体验到分享带来的愉悦感,进而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产生。
(二)转变家长观念,家园合作,保持一致的教养态度
首先,做好家长工作,从根源上转变家长观念,帮助家长认识到分享行为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带来的积极意义。其次,家园合作,保持一致的教养态度。一方面,真实了解幼儿家庭教育情况;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商定行之有效的教养方式及措施;最好,做好跟踪观察,及时反馈孩子情况,不断促进分享意识的产生和分享技能的完善。
(三)抓住教育契机,加强正面强化
鼓励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幼儿教育阶段,适时、适机的教育往往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而,在平日的教育中,教师应该不吝于表扬和鼓励。当幼儿产生分享行为的时候,我们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产生荣誉感,促使其下一次分享行为的产生,同时,通过模范力量,激励其他幼儿分享行为的产生。
(四)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引导幼儿将分享内化为一种习惯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所体现的语言和行为都很真实,而且,源自于幼儿日常生活的经验更容易为幼儿所接收、内化。因而,成人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别人,同时,得到帮助的孩子应表达自己的感谢,让给予帮助的幼儿体会到帮助别人与分享谦让的快乐。通过日常随机教育,让幼儿在反复的行为练习中巩固分享与谦让的行为,进而将其转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海梅,陈会昌,谷传华.关于儿童分享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12(01):52-58.
[2]李德显.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12).
[3]岑国桢,刘京海.5~11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8(02).
[4]江涛.孩子的玩具不给他人玩耍怎么办[J].学前教育,2003(12).
[5]魏玉桂,李幼穗.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05):557-562.
[6]陈会昌,耿希峰,秦丽丽,林思南.7~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4,27(03):571-574.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