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绪论课的设计
2015-05-12柏培斌
【摘 要】人教版《物理》必修1的绪论部分“物理学与人类文明”,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一节物理课,其“第一课”特征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引导学生的契机。本文就此对高中物理绪论课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说明和参考性教学设计,目的是希望高中物理能以真实、正确的姿态进入高一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也让学生及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顺利、高效地完成初高中物理的学习衔接。
【关键词】高中物理;绪论课;教育契机;教学设计;行为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049-03
【作者简介】柏培斌,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江苏南京,211100)教师。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告诉我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大很多,第一印象一旦建立,它对后续信息的理解和组织,具有强烈的定向作用。高中物理绪论课留给学生的是高中物理学科的第一印象和高中物理教师的第一印象。很多人都说高中物理难学,这种不真实的诱导,给学生的学习形成了天然障碍。另外,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也会形成积极或消极的课堂情绪。因此,及时纠正学生对物理的错误认识,第一时间有效传递给学生真实的正能量,展示出物理学科及物理教师的魅力,是绪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绪论课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定位。
虽然绪论课没有具体的物理知识点,但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来说,教师应该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高中物理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的。同时,学生会试探、审视、评价教师在“第一课”所呈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行为。所以,绪论课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四个方面:①让学生领略物理的学科特色;②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③沟通师生情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④有效衔接初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及明确高中物理学习的规范与要求。
2.“第一印象”的把握和利用。
就物理教师而言,学生对教师的形象和教学风格的期待,在某种程度上比对学科的关注度还要大。他们在潜意识中,会把现在的教师和初中的任课教师进行对比。学生对教师的喜好和亲疏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这个学科的兴趣和课堂的精神状态。
就学科而言,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延续和深入。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直观的感知,过渡到抽象的思维,逐步形成想象问题情境、建立正确的模型、用数学手段解决问题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挑战、乐于探究。同时,把高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简要地告知学生,让学生对接下来的物理学习有一个大致的目标与方向,多一份期待和自信。
3.高中物理课程的整体性导读。
学生开学后第一想知道的,就是他在高中物理的课堂上,究竟要学到哪些知识,如何学习。所以,在第一课上,教师很有必要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内容,进行一个总体说明。
首先要从学科价值的角度,说明物理学是推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根本,是社会进步的本原性动力。对此,课堂上可以展示一组标志性图片。由于物理源于生活、技术与实践,所以物理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思维分析能力的重要渠道。同时,从现行的高考考试政策和高考录取政策来看,物理学科在整个高中学科体系中,在小高考和高考中,也都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帮助学生正确制定学习目标,搞好学科间的平衡。
4.教师的特别备课。
由于相对独立,很多高中教师没有初中物理的从教经历,对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都不够了解,甚至都不知道学生在初中学了什么,初、高中教师之间也没有基本的交流平台。所以,教师首先要准备一套初中的物理教材,对初中物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初步的了解,对初中生的思维特征要有一个基本认识。如果有条件,跟初中物理教师之间适当进行一些教学交流活动,了解初中物理的学习要求、学习规范、学习方法,让初高中物理教学能够有效衔接。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教师在绪论课上精心设计、展示趣味性强、有一定视觉冲击力的实验,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是正确建立“高中物理”的第一印象的重要途径。教师在第一次课上整洁干练的形象、亲切而幽默的自我介绍,也同样值得事先琢磨,因为你将以“高中物理教师”的总体印象,开启学生高中物理的学习之旅。
二、绪论课的参考性设计
绪论课虽然没有具体的知识点学习,但绪论课的设计,可以说统领高中物理的学习全局。那么绪论课究竟要具体解决哪些问题呢?对应的教学策略又是什么呢?
绪论课当然还是离不开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这三个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兼顾宏观与微观视觉,换位到一个初中毕业生的认知水平上,以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视野,从大局着想,从细节入手,选择好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的恰当载体与执行策略。
1.学生应该学什么?
大部分高一新生对高中的学科设置和学习内容相对陌生。所以,学生在开学报到领取教材后,第一件事就是粗略地翻阅教材。这时学生可能普遍会感觉到,高中物理好像跟初中差不多,还是在讲力、热、光、声、电等这些老面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立即下降一个层次,特别是那些初中物理学习感觉很好的学生,会觉得高中物理似乎在“炒剩饭”。
这时就要发挥教师的智慧,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实知道,初高中物理其实有很大的差别,精彩的物理世界,需要学生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对此,可以考虑设计两个典型的实验。
实验一:围绕断电自感现象设计实验
器材如下:干电池一节,电键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小灯泡一只,多匝线圈一组,导线若干。先将这些器材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设问:这个电路安全吗?待学生予以肯定的回答后,再找一个学生,双手跟线圈并联起来,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实验过程。(注意:为安全起见,线圈的匝数不能太大,课前教师要做好安全性评估,并事先自己体验,防止意外。)
实验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当打开电键时,参与实验的学生夸张的表情与惊恐的动作,一定会让全体学生感到新鲜刺激、迷惑不解。然后减小线圈的匝数再次实验,实验的学生在“担惊受怕”中安然无恙时,一定会更加迷惑。这时,教师特意选择中考物理成绩最好的学生解释原因(学生当然根本无法解释)。这时,教师顺势总结说明:初中学习的电学内容只是最基本的概念,要对电学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了解更奇妙的规律,还需要深入学习物理选修3-1、选修3-2的相关知识。
实验二:手指断钢丝
教师取一段钢丝,让学生想办法,如何徒手将其拉断。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实验(体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学生的各种尝试都失败后,教师利用“力的分解”的知识,演示如何将钢丝拉断。在学生的惊叹声中,教师告诉学生,奥秘就在必修1的第三章中。
经历了这两个与其预期完全不相符的实验后,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必将大增。老师应趁热打铁,将高中物理的学习模块和学习阶段的分布,简要地介绍给学生。此时学生对高中物理的轮廓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续学习自然多了激情和动力,少了些盲目和浮躁。
2.学生为什么要学?
学生在高一阶段,一开始就要接触十几门课程,这么多的课程,相互的联系是什么?有无轻重缓急之分?物理课程究竟处于一个什么地位?教师主要从物理的学科地位和物理的高考地位两方面来说明。
学科地位:物理学的研究对象,远到宇宙天体,近至咫尺之间,大到广袤苍穹,小到微观粒子。所以说,物理学可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教师用图片的方式,具体、真实地展示马车、蒸汽机、汽车、飞机、高铁等,众多与物理密切相关的、与技术生活息息相连的信息,让学生实实在在感觉到物理的学习价值。
高考地位:“高考”是高中生面临的一个最真实、最重要的问题,甚至在部分家长的教育中,高考就是学生上高中的唯一目标。那么物理学科在高考考试和高校录取中又占什么样的位置呢?对此,最好以翔实具体的数据说明。比如:在江苏的高考模式下,物理是理科必选的科目,且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对物理有较高的成绩要求(A+、A、B等各种等级要求)。同时说明,理科学校在大学中所占的比重,理工科的专业覆盖面,都是文科所无法相比的。
这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地位和价值,就会有一个立体的认识。学生能真正感受到,不管是面对高考的选拔,还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物理的学习都是极其重要的。
3.学生应该怎么学?
因初高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思维要求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及时调整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顺应高中物理的要求,学生才能从感觉“难学”逐步过渡到“想学、感觉好学”。对此,可以举例说明:比如欧姆定律部分,初中仅仅只是讲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不涉及电源,而高中需要在一个真实的闭合电路中,进行定量的计算、分析、设计。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初中只提到了牛顿第一定律,进行的是定性说明,而高中则要深入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并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和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高中物理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拓展和深化。
高中物理在概念的描述、模型的建立和规律的表示等方面,更侧重于抽象性和定量化。这往往需要学生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判读,构建物理模型和物理情境,然后再对其进行规律的探究。所以,在学习方法上,关键要抓好一个字“悟”。通过对事物与现象的细致观察、感悟归纳,寻求其中的规律,并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进行迁移分析。学生在课堂上需要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课后要及时反思、总结、巩固。在一节课、一个模块学完之后,可以尝试画出这个章节或单元的“思维导图”,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把握好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性,提升思维高度和对知识的驾驭与迁移的能力。
在日常的学习行为方面,强调五种常见的学习行为:读、看、做、想、练。物理学科的读,区别于人文学科的“带着感情读,读出感情来”,自然科学的阅读要“带着问题读,读出问题来”。看即观察,物理是实验科学,观察实验现象很重要,观察时要注重自主体验、感官配置和思维引领。“思维”活动应该渗透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不怕想不通,就怕想不到。练是物理学习的必要环节,过程分析和方法研究都要在练习中真实体现。
另外,新课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善于搭建和利用学习“共同体”。所以在第一课上,教师对此也要适当介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