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精神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现状及价值
2015-11-27白艳秋
摘 要:黑龙江精神是植根于黑龙江这块黑土地,孕育、发展,绵延不绝,支撑历代黑龙江人生存与生产、生活活动的“黑土魂”。客观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这种可贵的精神资源的认知程度以及如何发挥黑龙江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黑龙江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精神资源的重要性并给予充分利用,使其成为高等院校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则更是具有极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黑龙江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215-03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关于黑龙江精神的内涵及沿革等都成为黑龙江省学界关注及探讨的课题。但黑龙江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资源,其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认知状况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及价值还少有涉及。本文拟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认知的一些相关调查数据来分析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现状及其价值,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提供依据,使当代大学生在深入了解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的同时形成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内在自觉,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秀精神资源入脑、入心并转化为“行”,以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为客观了解黑龙江精神这一优秀的文化资源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认知程度,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笔者在黑龙江省内对面向全国招生的两所高校:黑龙江大学及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学生开展了相关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7份。同时,将调查对象按户籍来源分为黑龙江省、东北地区及其他地区三部分人群来进行调查,以便于了解并比较不同地区人群对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黑龙江精神”这一资源的认知情况,从而可以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一、当代大学生对优秀的黑龙江精神资源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1.对于黑龙江精神这一文化资源,黑龙江省内及东北地区的大学生比较了解,而其他地区学生则大部分处于了解很少状态,但无论是从何地来的大学生都有强烈的想了解这一优秀的文化资源的诉求。
调查显示,在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有约50%的学生比较了解(见表1),但非常了解的学生还是来自黑龙江省内的学生,约占10.6%,而在东北地区以外就差别很大,有63.8%学生表示了解很少,不过表示有希望了解意愿的学生则达到了70%以上(见表2),这让我们看到这一资源具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2.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黑龙江精神资源了解的内容主要集中于“铁人精神”、“闯关东精神”,而最新涌现出的代表黑龙江精神的人物中,学生最了解的则是张丽莉。
关于了解黑龙江精神资源的具体内容的问题为多选题,黑龙江省内熟悉度为第一的是“铁人精神”,高达69.4%,其次为“闯关东精神”,达50%,东北地区的学生最熟悉的则为“闯关东精神”,达到64.3%,而其他地区学生最熟悉的也为“铁人精神”和“闯关东精神”,分别为79%和54.3%(见表3),因此可以看出,这两种精神是不同地域的学生都非常熟悉的,这应该与国家层面的宣传以及近些年热播的以“闯关东”题材为主的电视剧有很大关系。此外在最新涌現出的可以体现黑龙江精神的人物事迹的选项中,大学生只是熟悉张丽莉,三个地区的学生选择都超过了90%(见表4),而相对于其他优秀人物则了解得很少,由此可以看出,宣传方式及宣传力度都对这一优秀精神的传播具有巨大影响。
3.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黑龙江精神这一资源的了解途径主要通过学校教育,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达到64%以上(见表5),其他地区则达到了55.2%,可见传播、发扬黑龙江精神这一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而在了解学生希望采用的方式上,黑龙江省内学生选择前三名的为网络、手机和课堂;东北地区学生选择前三名的是网络、电视、手机;而其他地区学生则是网络、实地参观和课堂(见表6)。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和手机这种现代化通信设备越来越为年轻人所接受,因此也是我们可以进行宣传、利用的最佳媒介,而对于不太了解黑龙江历史与精神的其他地区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而产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则更有必要。
4.对于黑龙江精神这一文化资源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学生选择影响很大的超过了70%,因此可以看出关于黑龙江精神这种文化资源的价值以及宣传利用的必要性,而其他地区学生选择影响很大的也达到了60%以上(见表7)。笔者对这一数据持怀疑态度,根据前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其他地区学生并不是十分了解这一文化资源,那这一答案是否存在着学生在回答调查问卷时有不认真或敷衍的情况,关于这一问题笔者将持续关注。
二、优秀的黑龙江精神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
黑龙江作为新中国最早解放的省份不仅为新中国提供了巨量的原油、木材、煤炭、商品粮等物质资源,还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一代又一代的黑龙江人在开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造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闯关东精神”、“抗联精神”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激励了无数的龙江儿女。黑龙江精神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提供了系统的优质思想教育资源。
1.黑龙江精神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分析。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黑龙江精神这一优秀的文化资源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及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调查显示,在黑龙江省大学生中有8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希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知道更多的黑龙江精神相关的人物与事迹,而除黑龙江省以外的大学生希望知道的也达到了70%以上(见表8),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成为我们宣传、推广黑龙江精神的主阵地和主战场,这也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将黑龙江精神中一些人物、事迹加入到课程中来,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诉求。
学生在调查中认为以“开拓创业、无私奉献、包容精神”为主的黑龙江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重要意义,而且选择“有重要意义”的同学达到70%到80%多(见表9)。而在选择愿意在生活中践行以“开拓创业、无私奉献、包容精神”为核心的黑龙江精神的问题中,选择非常愿意的都在75%以上,甚至达到90%以上(东北地区)(见表10),但不可忽视的是还是有一少部分同学选择了认为“开拓创业、无私奉献、包容精神”为主的黑龙江精神已经过时,没有存在的意义,是否在生活中践行也是无所谓,那么这一部分同学更是我们争取和教育的对象。
黑龙江精神是勤劳的龙江人经过祖祖辈辈战天斗地、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财富,如今,这种精神资源不断与时代相结合,依然具有引领我们下一代继续披荆斩棘,取得胜利的价值。而这些丰富的精神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价值观、传统道德、职业道德方面都是良好的案例材料,而抗联英雄事迹等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关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教学资料,此外这些资料对于丰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梳理各种优秀精神資源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积极探寻其深刻内涵,形成理论并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各门课程中寻找到具体的黑龙江优秀的精神资源与其相契合的关键点,从而使其成为大学生能够接受、认可的精神资源,就会使其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黑龙江精神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内容,在新时期又赋予了它很多的新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黑龙江精神长久的延续下去,而新时期涌现出的一些优秀的人物也正是黑龙江精神在当代最佳的体现,尤其是最近涌现出的如:80后的张丽莉、谢尚威、周铁成等一些优秀的年轻人,学生80%以上都选择了非常愿意听到这些新时期优秀人物的英雄事迹(见表11),而这样的事迹也更具时代特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在新时期探讨如何丰富、发扬黑龙江精神,让它成为黑龙江人乃至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财富,而将这一资源进行整理利用既是使黑龙江精神获得长久生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
2.黑龙江精神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价值。黑龙江精神教育具有先天的地缘优势,这是激励无数龙江儿女艰苦创业、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奋力拼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动力源泉,而且至今依然在不断发展和丰富着。因此它在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案例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切实可行教学方法,在调查中,三个地区的大学生都认为利用黑龙江精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最佳途径有多种选择,其中选择为前三的有:社会实践活动,媒体宣传,通过校园媒体、讲座、社团活动等方式和开设理论课程,改进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育方式(见表12)。由此可以看出,黑龙江精神的实体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更符合学生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大庆铁人纪念馆,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实体资源进行实地教学,甚至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去做引导员、讲解员等等,这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更重要地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弥补目前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方面的不足,为我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素养、思想政治修养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领,致力于将他们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三、结语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这使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思想境界低下,理想与信念不坚定,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出现思想空虚、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等一些问题,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用自己家乡或身边优质的精神资源,更能使教者与学者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因而黑龙江精神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家乡的精神财富,热爱家乡,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
黑龙江精神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特殊意识的抽象和升华。黑龙江精神在黑龙江有着高度的情感认同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曾经激励黑龙江人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甘于奉献,勇于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客观了解黑龙江精神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现状,探讨如何将黑龙江精神资源优源更好地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其更好地激励人、感染人,引导大学生将自己塑造成具有自觉理性精神与法治意识的“现代公民”,并使这种精神资源成为黑龙江省高校乃至全国高校共同的精神财富则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黑龙江精神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研究》,课题编号:GBC1212071,课题类型: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指导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2534088;黑龙江科技大学教研项目《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冯云,孙茂龙,姜冬云.黑龙江精神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力量.北方经贸,2011(12)
[2] 冯德军,孙勇.发展代价视角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摘编).青海教育,2014(1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作者简介:白艳秋,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中国历史与文化。)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