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开南丰八音班初探

2015-11-27范晓君

肇庆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八音南丰乐段

范晓君

(肇庆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封开,位于粤西北,由原封川、开建两县合并而成,有著名岭南文化古都之称。贺江从县境西北流向西南,西江从广西梧州流经县境南部。土地以山地为主,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俗称。封开现在被认为是岭南最早的人类繁衍地,自古便是岭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也是海陆丝绸之路最早和最主要的对接通道。封开古属广信,建县已有2000 多年历史,是岭南文化起源之地。

南丰镇位于封开县北部,处于两广三县交界之处,全镇辖2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南丰镇文化站负责全镇群众文化工作,现任站长李广尧,2013 年被评选为“封开县十大最美封开人”。

封开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而南丰的民间艺术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如开建山歌、舞狮、舞龙、菩萨出游和抢花炮等。开建山歌内容丰富,音调优美,历史上多在农历八月初七至十七日,以擂台的形式对唱。舞狮多在春节期间和节庆时表演,象征吉祥、平安。菩萨出游、抢花炮,多在正月十五日进行,一路有八音锣鼓相随。

封开县八音班,是今天仍然非常活跃的民间音乐班社。笔者于2014年8月来到封开县,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对该县八音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实地调查情况

根据暑假期间的调查计划,笔者于2014 年8 月12日到达封开县。8月13日,封开县文广新局主任科员袁巧平老师接待了笔者。袁老师介绍说,封开县19 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2~3 个八音班。在该县文广新局的安排下,根据笔者的要求,我们将到两个有代表性的乡镇即平凤镇和南丰镇进行调查采访。由于篇幅原因,本文仅就南丰镇八音班的班社情况、八音班音乐特征等进行初步探讨。

8 月14 日,该局里安排文化馆干部卢健飞同志陪同笔者前往南丰镇调查采访。小卢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恰巧原在南丰镇当了4 年的中学音乐老师,因其在演唱、音乐创作(制作)方面才能突出,被抽调到县文化馆,现在是县文化馆的一名音乐辅导老师。南丰镇离县城约90 公里,上午8 点半,小卢开着自己的车载笔者前往南丰镇。一路上,他介绍了很多他所了解的当地民间音乐的情况。上午10点多钟,我们到达了南丰镇。镇上有一个很大的文化广场,广场的东边有一个大舞台,还有几间平房,是文化站的活动室。我们到达时,文化站长李广尧同志已早就在这里等候。他安排给我们表演的南丰八音班的4位成员也在场了。李站长的摄像机也已经准备好。我们很快便开始了采访。

该班社称南丰八音队,建立于1990年代初。现有成员4名,队长:梁满玉。成员名单见表1。

表1 南丰八音队成员名单

通过调查采访,笔者对南丰八音班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20多年来,该班社一直坚持为当地的红白事提供服务。红事包括婚庆、做寿、进宅等;而白事仅指丧事。由于各种原因,八音班的成员有些变化,较早的一批人中有些人已经离队了。其活动范围主要是本镇内,如果外地有邀请的,也提供服务。他们曾到过邻近的怀集县以及广西境内的一些乡村提供服务。八音班为红事和白事进行演奏时,其程序和用乐是有较严格的区别的。红事,以婚庆为例,一般的演奏时间是:结婚日的当天助庆一天。班社人员八点半到事主家。到了事主家后,主家先请华光师傅。其做法是点上香烛,封一个红包,里面封3.6 元,放一挂鞭炮,八音奏《大开门》,表示请神,然后开工。婚庆的奏乐形式分坐奏与行奏两种。在家里演奏时,为坐奏;娶亲时行奏,与迎亲的队伍同行。事主请八音班,主要是营造一个喜庆的气氛,所以,八音班要持续地进行演奏。特别是当有客人来的时候,要用音乐迎接客人。坐奏通常都演奏各种八音班传统小曲,也可以演奏一些现在的流行曲目。八音班有几个主要的时间段,如有客人到、主家摆宴席招待宾客、接亲、拜堂、闹新房的时候都要奏乐。不同时段的演奏曲目也有一定之规,如迎客奏《小开门》《大开门》等,吃饭的时候奏《玉美人》《仙花调》等,拜堂的时候奏《一定金》等,闹新房的时候奏《闹新房》等。行奏是接亲时候的用乐,其曲目主要有《行路调》,还有《小开门》《大开门》等。新郎、新娘拜堂完毕,要闹新房,八音班要等到闹完新房,其工作才结束,一般就到后半夜了。

白事与红事一样,八音班成员到事主家后,主家都要先请华光师傅。其奏乐形式也分坐奏与行奏。在灵堂前演奏为坐奏,送葬时行奏。坐奏演奏《小开门》《大开门》等。虽然曲目都叫《小开门》《大开门》,但红事、白事演奏的曲调是不同的。行奏演奏《十番》《送葬曲》等。白事演奏从前是两天,现在多是一天。逝者下葬了,班社的工作也就结束了。

采访完以后,南丰八音班按照事前的安排,专门进行了表演。让我感到意外和感动的是,他们把服装也带来了,而且是分红事和白事,分别穿不同的服装。

喜事着装,头戴黑色礼帽,红色长袖有领T 恤(统一购买),左胸前印“南丰八音队”字样;外套靛青色对襟短马夹(齐腰),有黄边装饰,左右有一对鹅黄色云状图案;下穿红色灯笼裤,裤脚上约20 厘米处有两道黄色横襟缠绕作装饰。

白事着装,头戴竹篾编的尖顶帽,上书“南丰八音队”;上穿白色衬衣;下穿靛青色长裤,裤脚口有两道横襟缠绕,一黄一绿,裤脚外侧有一对云状图案(4 人中2 黄、2 白)。唢呐手的上衣为长马夹(过臀),胸前的图案为淡绿色云状图案。

鞋统一为白色球鞋。除T 恤为购买外,其他均为统一缝制(制作)。

在这次表演中,首先,他们着红事服装,然后开始演奏。他们完全模拟红事的程序,先是坐奏,然后是行奏。

接着,他们又换上白事的服装,也完全模拟白事的程序,分坐奏与行奏进行表演。

在表演中,他们共演奏了红事和白事代表性的曲目各5首。

二、音乐分析

南丰八音队的规模已变得很小,仅有4 人:唢呐、锣、鼓、钹各1人。其音乐是4件乐器合奏,唢呐吹奏旋律,3件击打锣鼓合奏。唢呐为bB调,筒音为sol。

南丰八音队主要为乡村的红白事吹奏,本文的音乐分析便分为红事音乐和白事音乐进行,分析的重点是乐曲的结构、调式和音乐的功能作用等。

(一)红事音乐

下面以婚庆为例,对其用乐进行分析。

1.对《曲一》的音乐分析

《曲一》为6 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是在起承转合基础上的扩展。乐句结构较自由,前2 乐句为9拍,后2乐句为7拍,各有2个强拍。第1乐句与第2乐句为起、承关系,第3 乐句为转,在句幅上进行了压缩,第4 乐句的合主要体现在其句末2 拍的节奏型与前2 乐句完全一样。后2 乐句是扩充性质的,第5 乐句的旋律到了全曲的最高点,句末2 拍的旋律则与第1 乐句一样,而末乐句与第2 乐句完全一样,这才是全曲真正的合。其结构在自由中也有规整的,如第1、2 乐句,都是弱起,各9 拍,包括2 个强拍。从第1、2乐句的前3个音的旋律线来看,第2乐句是第1 乐句的倒影,而两句句末2 拍的节奏型完全一样。

《曲一》的调式,整体上看为五声商调式,但中间有些游移。从最能体现调式特征的落音来看,第1 乐句落音sol,第2 乐句落音re,商调式明显,而第3、4乐句均落在do音上,又具有宫调式的意味,但并不是全曲的终止,第5、6 乐句的落音仍然与第1、2乐句一样,因此,可认为主要是商调式。

2.对《曲二》的音乐分析

《曲二》在结构上与《曲一》有同有异,是一个带补充性质的乐段结构。相同的是前4乐句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乐段,不同的是末2 乐句为补充性质的乐句。由于第5 乐句句幅压缩为1 小节,乐句的完整性大大降低;第6 乐句是第4 乐句的原样重复。从前4 乐句来看,这是一个方整性的乐段,共4 乐句,每乐句2 小节。富有意味的是第5 乐句在句幅上的压缩,使得全曲在对称中出现了不对称,在整曲的旋律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在结构上进行变化,使其不显得过于呆板。与《曲一》相比,其结构在规整中也有不规整。

《曲二》的调式,调式骨干音为re 和sol,全曲6乐句中有3 乐句都落在re 音上,而重要的第4、6 乐句落在sol音上,因此,可认为是商音支持的徵调式。

3.对《曲三》的音乐分析

《曲三》是典型的方整型结构,4 个乐句起承转合明显。调式为单一型五声徵调式。从旋律上看,其与《孟姜女》非常相似,骨干音都是do、re、sol,4句的落音也完全一样,基本上就是《孟姜女》变化而来的。

4.对《曲四》的音乐分析

《曲四》为6 乐句构成的乐段结构,第1、2 乐句是起、承,第3乐句开始,为自由发展的旋律,运用了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手法,扩展了乐段的结构。第6乐句,具有合的性质,在旋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之后,归结到主旋律上结束。其调式为五声羽调式,调式骨干音do、mi、la。这首曲结束在羽音上,有较强的终止感。

5.对《曲五》(闹新房)的音乐分析

《曲五》(《闹新房》)是一首独立运用的曲目,仅运用于闹新房的活动中。因该活动时间长,所以,这首乐曲也较长,可以自由循环反复。它在反复中采用了各种变化的手法,以避免乐曲显得单调。

这里记录的《曲五》并不是一首独立完整的曲目,它只是其中的两个乐段,因为不是一首完整的乐曲,所以也不能看作是一个带再现的二段式结构。乐曲前面有一个6拍的“引子”。第1个乐段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乐段,有11 小节,分2 个乐句,第1乐句从中眼起,5.5 小节;第2 乐句末眼弱起,加5 个完整的小节,2 个乐句的句幅大致相当。因句幅较长,各句可细分为若干句逗,第1乐句可分为4个句逗,第2乐句也分为4个句逗,各句逗的长度和起落的拍点有别。第2 个乐段也是2 句结构,是运用换头合尾的手法构成的乐段,第1 乐句为4 小节,分2个句逗;第2 乐句是第1 个乐段第2 乐句的原样重复。

《曲五》的调式为六声宫调式。该曲的fa 是微升fa,在该曲中,这是一个突出的音,在广东音乐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在南丰八音队演奏的音乐中,fa基本上都是微升fa。

《曲五》(《闹新房》)的音乐情绪与其运用的场合非常吻合。封开乡村的闹新房是开放甚至有些放纵的一个群体欢乐的活动。这个活动不同年龄、不同辈分的人都可以参加,如果活动中出现一点过分的行为,新郎、新娘也要忍受。这些活动常常是以为难甚至是刁难新郎、新娘为主题的,或者是恶作剧的,但气氛是友好的,以通常的道德伦理为底线。该乐曲渲染这种气氛,音乐有一种煽动性的,6拍的“引子”,节奏自由,象一个号令,把亲朋好友都聚集到新房里来。第1 段音乐开始,旋律的各种跳进较多,增加了音乐的起伏性。第2 段在高音区起句,运用了大量的附点节奏,增强了音乐的动感,也使得音乐的情绪更加昂扬,把闹新房的人们的情绪进一步推进,鼓舞人们尽情欢乐。该乐曲很好地营造了这种气氛。

(二)白事音乐

南丰一带传统习俗在近些年都得到了恢复。当地每当老人去世,都必定请八音班演奏,基本上没有例外。特别是到了一定年龄的老人去世,则被认为是白喜事,其原因正如《增广贤文》中所说:“人见白头憎,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更有习俗认为,死即是生,意味着下一个轮回开始。因此,乡村老人去世有“喜丧”之说,也就是说把丧事当成喜事办,所以要燃放炮仗,请八音班前来热热闹闹的助兴。

在丧事仪式中,八音班的演奏也有一定的程序。

1.对《曲六》(送葬)的音乐分析

(打击乐奏法说明:匡,锣、鼓、钹同击;七,鼓、钹同击;咚,鼓单击。)

《曲六》是一首在行进中演奏的乐曲,因其配合行进的步伐,故节奏感较强。而送葬的步伐是缓慢的,因而乐曲的速度也较慢。全曲是打击乐与唢呐交替演奏,但末乐句例外,是打击乐与唢呐的合奏。唢呐吹奏5 个乐句,间以打击乐隔开。该乐曲前面有一个自由节奏的3 小节的引子,这是一个下行的旋律,似哭泣之声。旋律的第1乐句4小节,第2 乐句2 小节,第3 乐句3 小节,与第2 句的句头相同,而句尾相异,第4 乐句2 小节,第5 乐句仅1 小节,第6乐句2.5小节。前3乐句和第5乐句之后,接相等小节的打击乐间隔,第4 乐句后的打击乐仅1小节,第6乐句唢呐与打击乐合奏。

《曲六》的第1乐句是g羽调式,从第2乐句开始向上五度转调,为f羽调式,直到结束。

2.对《曲七》(奠酒)的音乐分析

《曲七》是在祭奠亡灵时的一首乐曲。是一个不规整的多句结构的乐段,共6 乐句。各乐句的句幅长短不一。第1 乐句4 个完整小节另加1 拍,第2乐句3小节,第3乐句5个完整小节另加1拍,第4乐句4小节,第5乐句5小节,第6句2小节。

《曲七》的调式为七声宫调式,调式骨干音do、mi、sol。第1 乐句落音mi,第2 乐句落音la,第3 乐句落音mi,第4、5、6乐句落音均为do。

因为是祭奠时的用乐,音乐情绪是低沉的。旋律以平稳进行为主,少有跳进。音乐的速度较慢,很好地表现了悲伤的气氛。

(三)音乐特点

南丰八音队演奏的音乐虽然分为红事用乐和白事用乐,但音乐仍有其共同的特点。

第一,旋律。红事音乐跳进较多,白事音乐级进较多。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骨干音,围绕骨干音构成特定的旋律。以五正声为主,偏音也会使用,特别之处是fa是微升fa,这是一个较重要的特点。

第二,结构。从独立的一首乐曲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单乐段的结构,组成乐段的乐句多为4句,也有2 句和6 句的。句数多为双数,少见单数。多为不规整的乐段结构,乐句的长度通常较自由,一个乐句可以只有1 个强拍,多的可以有4 个强拍。弱起较多。在实际演奏中,多为联套形式,曲目的连接有一定的规定。

第三,调式。以单一调式为主,也有复合调式。一首独立的乐曲内部通常不转调,但作为连套形式,是可以有不同调的乐曲进行组合连接的。多用宫、商、徵、羽调式,角调式少见。以五声调式为主,也有使用六声调式、七声调式的。

第四,节奏、节拍。节拍多为偶数拍子,少见单数拍子。如4/4 拍(一板三眼)、2/4 拍(一板一眼)。由于音乐的发展具有自由发展的特点,乐曲中间个别小节转为2/4。

三、余论

笔者认为,八音班在当代的发展出现了新情况。第一,现在的艺人们,多已接受了一些当代通行的西化音乐的影响,如不再唱工尺谱,而是唱简谱,偶有记谱也是使用简谱记谱。在节奏、节拍的观念上,也使用2/4、4/4 这样的节拍观念,而较少用板眼这样的观念。也即是说,即使是民间传统音乐艺人,他们的传统观念也越来越少,他们从上一辈那里直接继承下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少,而更多的是他们已较多地接受了现在通行的已经西化的音乐概念。第二,自20 世纪以来,八音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其历史上最曲折的阶段,先是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战乱,人们生活困苦,民不聊生,遇上红白事,即使有心请八音班,也力不从心,导致八音班赖以生存的市场日益萎缩。20世纪下半叶,好不容易在20 世纪50 年代稍稍恢复的八音班活动,又遭到了“破四旧”“文革”等运动的摧残。那个时代强迫人们改变固有的风俗习惯,很多传统习俗一概被当作封建迷信,予以取缔。这次破坏是彻底的,不仅八音班艺人受到摧残、乐器被毁、乐谱遗失,更重要的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丢掉了传统,甚至不再认为八音班和他们的音乐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次运动的最大危害是对八音班生存环境的破坏。“文革”结束后,传统风俗习惯又得以恢复,八音班也得以重建。但好景不长,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流行音乐对传统民间音乐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经济开发使得从事八音班演奏的艺人们放弃这个收入不高的职业,而外出打工或经商。一般的年轻人更是不愿意再继承父辈们从事了一辈子的职业,从而造成八音班后继无人。不但如此,一些原来曾经八音班盛行的地方,在遭到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之后,元气大伤,自20 世纪50 年代之后就再没听到八音班的声音了。如广宁县,当地知情人士说,八音班在当地灭绝了。

南丰镇八音队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依然顽强地坚守这块阵地,实属不易。他们中最年长的已经接近70 岁,年轻的也已超过50 岁。笔者在与他们交谈中,感受到他们仍然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但问到是否有年轻人愿意学习的时候,他们还是感到很无奈。在民间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我们期望南丰镇八音队不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八音南丰乐段
《八音的秘密》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来了南丰不思归
省音协赴鄱阳、南丰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广西八音传承人庞伟元,奏出乐声里的悲欢离合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乡村八音
八音盒有哪“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