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中缩宫素应用时机及剂量的选择

2015-11-26牟小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副反应娩出宫素

牟小娟

(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剖宫产术中缩宫素应用时机及剂量的选择

牟小娟

(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目的 观察择期剖宫产术中缩宫素的应用时机、剂量对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2014年入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的病例600例,200例作为观察组,200例作为对照A组,200例作为对照B组。观察组选择在切开子宫下段的同时给予缩宫素5 U加入500 ml复方氯化钠中快速静脉滴注;对照A组选择在娩出胎头后给予缩宫素5 U加入500 ml复方氯化钠中快速静脉滴注;对照B组选择在切开子宫下段的同时给予缩宫素10 U加入500 ml复方氯化钠中快速静脉滴注。结果 观察组胎儿及胎盘的娩出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A组(P<0.05);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B组(P<0.05)。结论 在未临产的剖宫产术中,切开子宫下段的同时给予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有助于胎儿、胎盘娩出,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较其他方法有优势,且副反应发生率低。

剖宫产;缩宫素;应用时机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于大部分择期剖宫产手术来说,因无产兆,故胎儿先露多数未入盆,部分先露高浮,导致术中取出胎儿较为困难,常需由助手于宫底施压或使用单叶产钳助胎头娩出,而过度施压可能导致胎儿肋骨骨折等并发症,产钳助产可能致使子宫切口延长,造成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另外,胎先露位置高,破膜后胎先露不能很好地衔接于子宫切口,断裂的血管及血窦处于开放状态,更易发生羊水栓塞及大出血,在胎头娩出前静滴缩宫素,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且明显缩短了胎盘剥离的时间,进一步加强了子宫收缩,大大减少了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现对择期剖宫产术中缩宫素的应用时机、剂量对剖宫产手术的影响做一简要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无明确手术指征(胎儿脐绕颈、胎先露高浮、相对头盆不称,孕妇强烈要求手术),其他产妇的手术指征分别为瘢痕子宫、巨大儿、前置胎盘、胎位不正、过期妊娠、羊水过少、胎盘早剥等,部分前置胎盘及所有胎盘早剥患者为急诊手术,其余均为择期手术,均无宫缩,且胎先露均未入盆。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200例;对照A组200例;对照B组200例。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在切开子宫下段的同时给予缩宫素5 U加入500 ml复方氯化钠中快速静脉滴注,缩宫素滴注1~2分钟可引起有效宫缩,在此期间吸干羊水,待宫缩促进胎先露下降衔接于子宫切口位置时,徒手进入宫腔托起胎头或行臀牵引术,助手轻按宫底,即可顺利取出胎儿;对照A组在娩出胎头后给予缩宫素5 U加入500 ml复方氯化钠中快速静脉滴注;对照B组在切开子宫下段的同时给予缩宫素10 U加入500 ml复方氯化钠中快速静脉滴注。观察3组的胎儿娩出时间(指切开子宫下段至胎儿全部娩出所用的时间)、胎盘娩出时间(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完全娩出所用的时间)、平均出血量及副反应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见表1~2)

表1 不同组剖宫产术中应用缩宫素后相关指标的人数分布

表2 不同组剖宫产术中应用缩宫素后相关指标结果(±s)

表2 不同组剖宫产术中应用缩宫素后相关指标结果(±s)

注:P1:观察组与对照A组比较;P2:观察组与对照B组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P1P2胎儿娩出时间(s) 胎盘娩出时间(s) 术中出血量(ml) 副反应发生率(%)130.80±10.67 154.25±15.58 130.52±11.02<0.05>0.05 70.45±6.55 91.62±10.24 72.31±5.13<0.05>0.05 85.52±35.19 118.41±58.67 82.13±36.01<0.05>0.05 4.0 3.5 9.5>0.05<0.05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与对照A组的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B组的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在切开子宫下段的同时给予缩宫素与胎头娩出后给予同剂量的缩宫素比较,胎儿及胎盘娩出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大剂量与小剂量缩宫素对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应用大剂量缩宫素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

3 讨论

3.1 缩宫素的作用

缩宫素能选择性地激动子宫平滑肌上的缩宫素受体,增强子宫的收缩力,加快其收缩频率[1]。缩宫素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3.1.1 剂量不同则作用性质和强度不同 小剂量(2~5 U)能加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使其收缩幅度加大、张力略增强,类似正常分娩状态。大剂量(6~10 U)使子宫出现持续的强直性收缩,不仅不利于胎儿娩出,还可能造成胎儿宫内窒息死亡甚至子宫破裂。

3.1.2 剂量不同对子宫不同部位作用不同 小剂量使子宫体和宫底平滑肌节律性收缩而宫颈松弛,有利于胎儿正常娩出;剂量过大则不利于胎儿娩出。

3.2 缩宫素的不良反应

绝大多数产妇在小剂量缩宫素的药物作用下,由于反射性心动过速,使心排血量代偿性增加,血压可在数分钟内恢复稳定[2],一般不引起血压明显下降;大剂量缩宫素静脉应用时,可因其直接扩血管作用,使动脉压明显下降。缩宫素的心血管副作用与剂量相关,多数学者认为,以<5 U/次缓慢静脉注射,或将一定剂量缩宫素稀释后静脉点滴,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部分临床医生习惯用大剂量(10~30 U/次)缩宫素静脉注射,这并不符合“缩宫素静脉注射以5 U/次为限”的用药原则。

3.3 无产兆的产妇

无产兆的产妇因其未临产,子宫下段尚未形成临产特征,胎头高浮,以至于胎儿难娩出以及娩出后子宫不能良好收缩、胎盘剥离时间长、术中术后出血多。而缩宫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子宫收缩,在剖宫产术中的适当时机使用合适剂量的缩宫素,不但有助于胎儿及胎盘的娩出,降低羊水栓塞的几率,而且能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

[1]杨藻宸.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李仁奇,曾秋婷,田蜜,等.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4):362-364.

R195

B

1671-1246(2015)14-0138-02

猜你喜欢

副反应娩出宫素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2018年全疆口蹄疫疫苗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分析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浅谈生猪免疫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