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29例

2015-11-26傅勇辉史奇万齐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组间机体针灸

傅勇辉 史奇 万齐根

(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南昌330029)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29例

傅勇辉 史奇 万齐根

(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南昌33002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的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分,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AMD量表评分依次为(14.76±3.20)分、(13.28±2.7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仅为6.90%(2/29),较对照组的27.59%(8/29)有显著下降;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显著,不仅能取得较为良好的远程疗效,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老年病;抑郁症;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内服;针灸

抑郁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是一种以持续性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一般表现出思维迟缓、言语减少,伴或不伴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等生理症状。老年期抑郁症是指初次发病时间在60岁以后,有抑郁症症状的精神障碍性疾病[1]。医学研究显示,抑郁症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虽说新型抗抑郁药物正不断被研发、应用,但由于价格较高或不良反应严重,而使临床推广受到限制。从理论层面来讲,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具有较好疗效。本组研究选取58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照中国精神障碍标准中的抑郁症诊断标准,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58例,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9.10±2.21)岁;HAMD评分平均值为(27.10±4.76)分。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0.02±3.09)岁;HAMD量表平均评分为(26.87±3.71)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HAMD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入组前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原则。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内服治疗,包括氟西汀20 mg/d+西酞普兰治疗,西酞普兰初始剂量为10 mg/d,随后可根据患者耐受性及病情变化情况,酌情加大给药剂量,一般在开始治疗后10d内增至30 mg/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治疗与针灸治疗。1)中药方剂为:山药、熟地、巴戟天各15 g,杜仲、枳壳、郁金及远志各12 g,菖蒲、山茱萸、郁金及茯苓各10 g。取上述药物以水煎煮至200mL,早晚温服,每日一剂。2)针灸治疗:取百会、印堂、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每一穴位留针20min,一日一次。

治疗2个月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使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2](HAMD)调查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状态,并进行6个月随访,随访过程中每月进行一次HAMD评分,取平均值进行比较;同时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9.0对本组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的HAMD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二者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且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量表评分比较分析(分,x±s)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口干1例,失眠1例,不良反应率为6.90%(2/29);对照组中口干3例,失眠2例,头晕2例,心动过速1例,不良反应率为27.59%(8/29)。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5.287,P<0.05)。

3 讨论

3.1 老年期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在中医理论中并未发现抑郁症的相关病名,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候及病症转归等因素,可知抑郁症属“郁证”“癫症”范畴,以精神萎靡、胸闷多疑、失眠多梦等为主证,主要病因为情志失调所致[3]。在发病初期,大多以肝、心、脾为主要累及脏器,随着病情进展而累及肾脏。老年期抑郁症的病机为:肝失调达,气机郁结而运化不畅,肝郁久之则累及脾脏,引起脾脏运化紊乱,气血无法进行正常生化,进而致心脾两虚,加之血虚使肾失养,肝肾阴虚而致病。

大量研究证实,肾精亏虚是导致老年期抑郁症的主要病理基础[4]。肾藏精于髓,脑则为髓海,主机体之神明,肾所藏之精便为神的存在基础,也是机体进行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来源。精足则神明,肾精正常则情志思维正常。若机体七情变化过急,即情志失调,则会超出肝的调控能力,机体无法保持原有平衡而表现出肝内疏泄紊乱、气机失衡,进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的身心反应性疾病。同时,年老体衰也将伴随着脏腑的形体及功能衰退,导致肝肾亏虚的进一步加重,引发老年期抑郁症。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与疗效西医治疗虽说可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疗效,但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退化严重,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高,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有研究证实,老年期抑郁症与脑细胞等机体老化现象有关,机体的老年性退行性变化而致病符合中医理论中的“体衰所致肝肾亏虚,髓减脑消”理论[5];同时,过于频繁的精神打击,引发患者过激的情绪变化,情志波动超出肝承受能力而致病,再一次证实了肝郁肾虚是老年期抑郁症的根本病机。因此在临床上应以补肾解郁为主要原则。本研究自拟方药中,熟地黄、山药补精益髓、养元固本;巴戟天、杜仲升阳益肾,利于气血运化,促进精血蒸化;枳壳、郁金疏肝解郁、定心安神;茯苓、远志清心安神。诸多药物配伍使用,共奏益肾解郁、安神填精之功效。患者在服药后可恢复充足肾精,使其上升于脑,同时行疏肝解郁之功,定神清心,达到良好疗效。

针灸是中医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手法,是建立在“人体经络通达,以穴位现于体表”[6]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恰当手法对穴位加以刺激,能够达到通经活络、通达气血的效用,有利于肾精恢复。本组所选百会、印堂等均为人脑部重要穴位,经刺激后可安神补脑,促肾精上行,从而恢复脑部经络通畅,促进情志改善。

中医内服、针灸与西药治疗相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优势主要包括:1)多种治疗方式同时进行,可发挥协同效应,显著改善疗效。2)针灸的使用能够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疗程,减少药物使用量,避免药物的过量服用而引起不良反应。3)中药内服、针灸联合西医治疗的药效普遍较为温和,不会对老年患者的机体产生不利影响,使患者更具耐受性。第四,中医治疗主张从根本上改善机体健康状况,提高免疫能力,联合治疗可进一步优化患者的远期疗效,避免复发与反复治疗。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其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为(14.76±3.20)分,较对照组的(18.32±3.11)分有显著下降;且在治疗中及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仅为6.90%(2/29),低于对照组的27.59%(8/29)。随访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的HAMD量表评分为(13.28±2.74)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下降,上述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茹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7]。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有显著疗效,且治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适于老年患者。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时,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与针灸治疗,不仅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效果确切,且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轻,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许中权.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临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4(7):57-58.

[2]郑学宝,吴丹峰,罗忠,等.九味镇心颗粒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对照观察[J].中国药师,2014,7(9):1179-1181.

[3]孙辉.中西药合用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8(12):526-527.

[4]杨莉.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4(7):699.

[5]卢继萍.舒肝解郁胶囊合舍曲林片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6(9):648-650.

[6]周振和,袁国桢,朱红梅,等.奎硫平对老年期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4(10):269-270.

[7]张茹,张兆篷,汪艳.针灸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5(8):74-75.

Analysis o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FU Yonghui,SHI Qi,WAN Qigen
(Psychiatry department,Jiangxi mental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29,Chia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Methods Selected 58 patients with senile depression in our hospital,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HAMD Depression Scale score,and recorde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HAMD scal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14.76+ 3.20),(13.28+2.74),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level;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nly 6.90%(2/29),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27.59%,8/29),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was significant with high safety.

Geriatrics;depression;therapy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internal medicine;acupuncture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2.032

1672-2779(2015)-02-0061-02

苏玲 本文校对:王美珍

2014-11-05)

猜你喜欢

组间机体针灸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邓俊峰作品选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