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换电”之火复燃?
2015-11-26撰文吴征
撰文/N.E.S 吴征
电动汽车“换电”之火复燃?
撰文/N.E.S 吴征
近日,由力帆投资3000万元的电动汽车换电站在重庆破土动工,预计今年10月底,重庆市民只需花3分钟便可完成电动汽车换电服务。一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事低调的力帆汽车,近期连续曝出要加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就在不久前,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募集不低于30亿元资金,用于“能源站”核心项目以及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相关项目。
事实上,发布新能源战略并不足以吸引大众的目光,那么力帆此次备受关注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目前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中,主要以充电为主,而力帆此次大力推广的却是换电模式的电动汽车。
那么,换电模式电动汽车究竟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一匹黑马,还是最终被充电模式的浪潮淹没?《新能源汽车新闻》记者就相关问题与行业专家及一些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充电模式派:技术、成本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早在2006年,国家电网就已经组织了一系列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研发与实践工作,并确定了一套智能充换电运营模式的基本思路,即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但由于缺乏运营经验,同时又缺少掌握汽车技术的厂商来进行合作,最终不得不重新规划,将充电模式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在国外,曾经希望通过电池交换站改变世界的以色列电动车企业Better Place, 最终也输在了持续的高投入、低迷的市场响应,以及对电动车市场的过高企盼,于2013年宣告破产。
由此可见,那些曾经开展过换电模式的企业,最终决定放弃的原因主要体现在运营上。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专员蒋永敢表示,因为换电站需要准备大量的电池,所以换电模式的成本远高于充电模式。“车与电池的比例大约是1:1.5,甚至更高。”蒋永敢补充道。而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早期在做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时,因为电池能量密度较低,而且要保证投入运营的城市公交车的行驶里程及运行时间,所以尝试了换电模式。但由于换电站建设和使用成本太高,最终决定暂停对换电模式的尝试。
特斯拉创始人兼CEO埃隆·马斯克曾经说过,“我们之所以推出换电技术,是为了看人们是否会选择充电模式。因为我们不能完全确定人们是否会更倾向于超级充电桩,所以打造了可以在90秒内完成电量补充的换电技术。但基于目前的状况来看,换电模式在将来的推广价值不是很大。”
其实,换电模式不受重视,问题不仅仅体现在运营模式上,在技术水平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障碍。早前在杭州发生的电动出租车自燃事故,正是由于电池安装引起的,这也让消费者质疑电动汽车在换电或行驶的过程中是否安全。蒋永敢表示,换电模式对于汽车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目前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依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我们知道,电动汽车的电池经过频繁的拆卸更换,会使得电池与车之间会产生缝隙,甚至会影响到电池系统内部硬件的连接,这对于电动汽车而言是非常危险的。“为了保证安全,电池在车里是不能移动的,而长期换电必将带来电池的磨损和位置晃动。”蒋永敢说,“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换电模式则可能行不通。这也是比亚迪一直坚守着充电模式的原因”。
“尽管现在技术水平有了足够的提高,换电模式也不会完全取代充电模式。”王秉刚说,换电模式比较适合像出租车这种需要长时间运营的车辆,但对于私家车而言,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充电,换电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未来随着电池性能的改进,电池的能量密度也会有很大提高,续驶里程不足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大改善,所以充电还是主要的模式。”
“换电模式”派:更换电池靠租赁
虽然电动汽车的换电模式经历过失败,但随着今年多家汽车厂商公布的战略计划,这一模式似乎又要卷土重来。力帆在其提出的新能源汽车“深蓝计划”中表示,将要采取换电模式。同样,经历过换电模式失败的北汽新能源,也在今年宣布重启换电工程。
正如比亚迪所讲,目前的技术精度还不够发达,使得换电模式相比于充电模式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然而力帆却不这么认为,“电池的安全隐患,无论是充电模式还是换电模式,都一样存在,且程度也基本相当。”力帆集团全资子公司重庆移峰能源站负责人吴基富表示,“力帆能源站的换电模式不同于过去的整套更换,而是小块更换,如同加油一样,车子需要跑多长的距离,就更换相应数量的电池。目前力帆在整车技术及电池管理等方面,已经可以实现。”而重新启动换电模式的北汽新能源则表示,其目前已经掌握了电控、电池、电机的核心技术与制造资源,并且对于采用换电模式的车辆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造和设计。
对此,王秉刚指出,“换电模式在技术上应该不成问题,企业需要考虑的是运营模式,即如何降低换电站的运营成本,提高收益。”北汽新能源此次与中石化联手,利用加油站场地资源建设充换电站,大大解决了充换电设施建设场地资源的难题。“换电模式将在出租车等公共服务领域内进行推广。”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张勇说道,“在公共交通及固定场所推广换电模式,成本较低,较为可行。换电仍是短期内充电效率较低情况下的一种补充。”他也表示,在未来,换电、充电两条路线将并行开展。
重庆力帆集团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陈卫,在之前的“双百论坛”上表示,电动汽车的电池就和煤气罐一样,当第一次去换电时,能源站把汽车购买费用中电池的部分退给消费者,从而开启更换电池的“租赁模式”。同时,陈卫还提出了物联网电池管理系统。对此,吴基富解释说,“能源站通过物联网系统,对电池的温度、电量、安全状态等进行检测,包括对电池的配置和维护,免于让消费者承担电池的安全风险。”
“鼓励大家去尝试换电模式,但也不要极端地推行‘换电为主’的口号,也不能说换电模式一点不可行”。王秉刚建议,汽车厂商要吸取过往的经验和教训,根据实际需求,计算成本,规划换电站的布点建设,根据充换电模式设计研发整车,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进行改进。无论推行充电模式还是换电模式,都要基于整个体系考虑,最终对电动汽车的充换电运行模式进行科学的评价,确定哪种模式更加适合哪种类型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