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究
2015-11-25袁平
袁平
摘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实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和目的所在,更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和目的,因此落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至关重要。文章主要探究初中数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途径,希望能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数形结合;教学实践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指通过数与形之间对应关系的利用和转化,把复杂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具体化,最终解决问题,始终贯穿在整个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中。在初中数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能促进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拓展解题思路、提升创新能力。
一、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能真正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中来[1]。同时,通过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学生能学会从各个角度去看待问题、考虑问题,把静态思维逐渐转变成动态思维,养成良好的多向思维习惯,为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条件。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对几个较特殊的一次函数的图像展开讨论和探究,最终概括出一次函数的性质。此时,教师不能把教学目的停留在得出一次函数性质的步伐上,而应组织学生继续对一次函数y=kx+b的图形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散发出创新思维,通过直观地观察图像,得到:一次函数y=klx+bl、y=k2x+b2,当条件为kl=k2但bl≠b2时,两条直线之间就是平行的关系;反过来讲,如果两条直线之间是平行的,就能得出k1=k2,b1≠b2。前面是由数推断得出形,后面是由形推断得出数,成功利用教学机会把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课堂中,从而使学生能在数形结合思想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并热爱数学,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及发散思维的基础上逐渐启发出学生的灵感,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创新思维的锻炼中全面了解数形结合思想。
当然,学生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重视跟教师、跟其他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合作,只有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在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中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从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利用数形结合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如何,学生就会有相应的能力展现。因此,要想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教会学生创新方法是重要步骤。这就要求教师务必重视学习过程,在教授新课前应重视利用数形结合方法为学生解释已经学习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知识,而不能只在解答数学题目时才利用数形结合方法。这样一来,经过教师长期的示范、培养,学生就能自主利用数形结合方法帮助自己记忆相关数学知识,并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创新方法的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教学中,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已经会利用加减消元法、代入消元法来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组,本节课需要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前提下再一次讨论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在开始讲授新课时,不能一味针对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讲解知识,而应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向学生讲解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组(如下图1所示: )的方法,帮助学生充分意识到:用消元法这一数的方法得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实际上就是所对应的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如图1所示),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解题时学会利用创新的方法,对同一个问题不仅从数的角度去解答,还要从形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知识、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利用数形结合方法,就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图1
通过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初中学生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持续提高寻求创新的方法,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提供良好的方法保障。
三、督促学生准确作图,塑造学生创新人格
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函数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确作图习惯,这对塑造学生谨慎的、创新的人格也有利[2]。如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一些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督促学生更加重视规范作图、精确作图的重要性,成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不断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
例如:教师在函数教学中可适当为学生设计一个错误的教学环节。这里的错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潦草作图,并在后面的教学中形成错误,从而引起学生重视正确作图的必要性。教师也可找两名学生去黑板上作图,一名学生平常都是精确作图,而另一名学生总是潦草作图,并指定几名学生对黑板上作的两幅图进行评价,通过在黑板上形成强烈的对比,能有效促使全体学生自主思考,逐渐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
不管是教师的榜样示范,还是学生的参与,都能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创新思维。作图习惯好的学生能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作图习惯不好的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塑造创新人格。
四、结语
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在日常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滲透数形结合思想、利用数形结合方法、督促学生准确作图等,从而有效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方法、塑造学生创新人格,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记忆数学知识,学会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陈雪琴.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9):91.
[2] 张军艳.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