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培育——以贵州大学为例*

2015-11-25刘丽莉赵正一

关键词:贵州大学中华传统

刘丽莉,赵正一

(贵州大学 学生工作部(处),贵州 贵阳 550025)

早在155年前,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其小说《双城记》的开头写了这样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1]如果说这是文学家对其所处的19世纪中叶欧洲时代特征的真实写照的话,那么,当人类步入第三个千年纪元之时,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普及和信息化时代到来,各种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强,尤其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重点在青年,敏感区在高校[2]。大学生是否能对全球化时代有客观辩证的了解,决定了他们的未来发展。我们唯有正视之、把握之并引领之,方能帮助青年健康成长。

那么,高校如何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3]文化是历史的重要载体,要实现社会认同就首先要传承共同的历史文化。高校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的基本场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托。因此,引导大学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育人的全过程,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需要我们认真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扎实有效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培育的现实意义

201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大学参加师生“读书会”时指出,中华文明是一个没有断流的文明,我们应该传承她并发扬光大,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华民族历来有很强的文化自豪感,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是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坚定“三个自信”,还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发展动力,蕴涵着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回顾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重视空前。党的十七大率先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首次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用专门篇幅布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给了优秀传统文化以极高的文化定位,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对传统文化传承继续做了安排:“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愿服务”“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党和国家如此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历史的中国,只有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助推中国梦实现。

第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超乎种族、阶级、阶层、家庭、宗教、贫富、性别和地域,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4]。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畜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纵向看,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众多的民族群体,各民族群体创造并留下的众多保贵的文化财富,汇集成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资源;横向看,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与其他民族一起共享中华主流文化的同时,还拥有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各民族一起营造了中华文化多彩的氛围。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如认同“轩辕黄帝”为我们的共同祖先,认同汉语汉字为国家通行的语言文字,认同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为民族的风俗,……认同“龙”“长城”“黄河”等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汇集起来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强大的力量带动着全世界,不仅如此,各民族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各国的良好发展,使自己的国家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要想成为先进民族之林,必然也要付出一番辛劳,也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5]。一个民族的觉醒,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中华传统文化是质美、量足、度清晰的东方文化大成。中国人“止于至善”何其美哉!中国人“自强不息”何其大哉!中国人“发而皆中节”,何其成熟哉!流星走过皓空,风雨洗亮苍穹,数千年的修炼,中国人得其成果臻于大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提升民众道德素养,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巨大功能。我们知道,个人的道德修养在我们逐梦的过程中作用巨大,培养国民健全的人格特质,提升个人修养和品质,具有相当正面的现实意义。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正是这样的修养方式。这样的人生修养途径,注重个人道德的养成,对于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好教材”。因此,我们要把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道德水准,使更多的中华儿女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更好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

第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从而获得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坚持坚守的从容,创新创造的活力。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才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吸纳外来,形成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6]。当代大学生要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核心是礼敬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是学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习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目的是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二、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培育现状的隐忧

传统文化培育是一种实践性教育活动,但是很多人把它当成了一般的理论教育活动,与具体实践脱节严重。教育与实践的脱节实际上影响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这样的教育,看起来似乎己经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实际上达不到真正的效果。2013年,我们围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程度设计了调查问卷,以贵州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共600名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实际发放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63份,有效回收率93.83%。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从图1可知,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比较低”“很低”的占到有效人数的28%,仅有19%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很高,30%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问题的理解程度集中在“一般”。由此可见,学生虽然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层面有所了解,但是对传统文化有“较高”“很高”掌握程度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相对不足。笔者还利用工作和交流的机会,与省内外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学生管理干部、辅导员就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当然,因为条件有限,调研受众较少,调查结果可能不具有完整的代表性。但可以肯定的是,近些年来,大学生传统文化培育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全、方法陈旧等,究其原因,主要是:

1.传统文化培育较为忽视

我们发现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出现了偏离。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思想政治类课程与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设置严重失衡,这可以从贵州大学思想政治类与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设置窥见一斑(表1)。

表1 贵州大学思想政治类课程与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设置一览表

如表1所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育在开展实施中其课程设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6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共计14学分,而《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仅作为选修课程修读2学分即可。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未能占到一席之地,文化的精神引领和基石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2.多元文化给传统文化培育带来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依仗其强大的经济背景大行其道,并利用人们对西方生活的向往,通过西方节日活动、时尚潮流等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这样的状况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7]。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依托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政治上高度集权和文化上单一、封闭的环境向着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多元化的环境转变。各种思想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冲突,我们叫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云计算。纵观时下学校,我们发现,当下的大学校园作为各种文化的聚集地,充斥着各种非主流思想和文化,如快餐文化、消费文化、网络文化、时尚文化、偶像文化等[8]。这些庞杂无序、良莠不齐的文化对青年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和社会文化的重塑。甚至个别学者拆分历史的观点让一些本来对历史就一知半解的大学生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历史;民族精神被诋毁,民族的自信心就会下降,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像洪水猛兽,冲击着象牙塔的纯净。可见,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当代青年带入了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很难想象,一个看着美国大片、吃着西式快餐、唱着英文歌曲的年轻人身上会有深厚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积淀。

3.大学生自身缺乏文化危机意识

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刻认识,大多认为是“老古董”,学而无用。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观点。不可否认,从80后大学生到90后大学生,他们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关注抗震救灾,关注十八大,关注钓鱼岛,危急时刻会伸出双手,伸张正义。2013年,教育部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97%的学生对“诚信是做人之本”表示赞同;“爱国热情”“人际交往能力”“诚信意识”是高校学生自我评价最高的3个方面。但还是有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公德意识、诚信意识和奉献意识淡泊等现象,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敬畏感和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的危机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匮乏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三、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培育的内容

毛泽东曾经提出一个很深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他是这样回答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同样,我们也可以问一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从哪里来的?它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文明历史绵延五千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引领着中国从困难走向辉煌,从辉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宝库。另外,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广,影响范围大,这就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使其作用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全面实现。因此,我们要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构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引领青年思想。

对于青年学生,高校不单要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扎实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的精神,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培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其一,开展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孟子曾讲,爱国乃“人之大伦也”。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民族精神,高尚的气节等。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应具备的就是要“爱国”。我们国家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空泛的说教。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就是要着力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

其二,开展求真向善的社会关爱教育。求真、仁爱、慈善等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世界各国所认同的文化精髓。哥白尼曾说,“人的天职在于踊跃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过程。“善”是一个人道德的最底线,也是一个基点。“人之初,性本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9],传统文化中积淀了太多古人“真”与“善”的情怀,故应着力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

其三,开展重德守信的人格修养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孔子提出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孟子提出的“人也者,仁也,合而言之,道也”,《中庸》的“道不远人”,《易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是古人对“德”的理解和发展。好的品德不是天生,是后天教育和培养促成的。我们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道德标准来引导大学生明确“德”的价值,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造就理想人格。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在儒家思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诚信”是基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它与社会的进步、民族的自强、个人的自励息息相关。因此,当代大学生要用“重德守信”来应对新形势下的道德危机和诚信危机,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培育的实施路径

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年学生思想需要各种方法和途径,这些方法和途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既有个别的,也有一般的,它们都可能在一定条件和氛围内发生作用。但这还不够,欲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在于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运用多种载体,通过整合理论教学、课外社会实践等教育资源,优化社会和校园环境,从而建立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长效机制。

第一,依托文化优势,拓展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专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类的通识教育课程,向学生讲授中华文明史、中华文化原典、中国早期文化的基本思想观念、价值伦理判断、审美情趣等,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贵州省中华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贵州省儒学研究会和贵州省民族民间歌舞传承与保护基地相继落户贵州大学,学校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弘扬本土特色文化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文化底蕴进一步积淀。在理论教学中,贵州大学逐步推行文理交叉,倡导学生选修《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精读》《中国古典美学》《汉语诗律学》《楚辞研究》等人文艺术类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特别是,2014年7月承担通识教育任务的阳明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后,大一新生进入阳明学院进行一年的通识教育学习,第二年进入各专业学院进行专业学习。阳明学院的核心课程依托文化书院、人文学院等有区域优势的、基础深厚的学院单位,在课程上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境界。围绕“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6大模块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

第二,净化育人环境,创新沁润载体。整合资源,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着力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大学生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养身心,启迪智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考风。

贵州大学成立了传统文化促进会、诗词学会、书画协会、麟山诗社、合一琴社等等近20个传统文化类社团,社团活动已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活动周期间,戏剧、书画展示、围棋、象棋、对联、古诗填空、现场吟诗作对等传统文化比赛闪亮登场,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志愿者活动中,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黔东南州开展水书、端节、马尾绣、苗族刺绣等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传承班,提升优秀文化遗产的存续能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学校把培养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作为最大的立德内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筑牢立德树人之基”等专题讲座,坚持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砥砺优良道德品质、树立崇高道德形象,努力使青年学生锻炼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模范。此外,学校承办的全省高校“传统文化校园风”系列活动,每年均组织十余位人文社科专家在省内部分高校举办“传统文化鉴赏”讲座,营造了尊重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和研究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第三,突出社会实践,锤炼爱国行动。在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丰富文化传播渠道,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服务社会中建功立业。

在实践活动中,贵州大学在第二课堂中开展了以倡导“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精神的道德讲堂,倡导“立德修身,守正笃实”精神的道德模范宣讲,弘扬“尊师重道,尊贤尚功”风尚的祭孔仪式,弘扬“自强自立,自尊自信”风尚的成人礼仪等活动,并逐步形成品牌不断深入。琴艺雅集、儒家礼仪、民乐演奏、国学传习、学术研讨、田野调研等活动常年不断,传统文化浸润着学生心灵。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还与学校人文学院等相关单位通力合作,联合进行了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子课题“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的论证和申报工作,2005年9月获得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该项目是贵州大学进入国家教育部“211工程”的9个子课题之一,也是贵州大学唯一一个文科课题。近年来,社会对当代大学生诚信降低、感恩意识淡薄等问题反映较为强烈。贵州大学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将感恩教育常规化,从重拾上课礼到主题感恩演讲,再到校园十大感动人物评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链条,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得到大大提高。

五、结语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关键在践行,只有真正走向实践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德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细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渗透到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去,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青年学生于实处用力,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引领青年学生扎扎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成为中华文化的笃信者、传播者和躬行者。

[1](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M].北京:世界图文出版公司,2009:1.

[2]林伯海.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398.

[3]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10-15].http://cul.china.com.cn.

[4]张伤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99-105.

[5]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1.

[6]杜振吉.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J].道德与文明,2011(8):10-12.

[7]黄岚.高校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3):145-147.

[8]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特征和功能[J].求索,2005(5):30-31.

[9](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猜你喜欢

贵州大学中华传统
贵州大学 喀斯特区耕地地力提升与培育团队 王小利 课题组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