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学导论》教学实践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效果分析

2015-11-25贺三云王佳琳纪翠莲

护理研究 2015年16期
关键词:护理学体验式关怀

贺三云,王佳琳,纪翠莲

《护理学导论》教学实践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效果分析

贺三云,王佳琳,纪翠莲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护理人文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效果。[方法]整群随机选取某校护理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2个班级,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中观察组采取体验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课堂讲授模式。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核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及人文关怀感知3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结论]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体验式教学;护理学导论;教学实践;效果

美国著名教育家大卫·库伯(David A Kolb)在系统研究各种学习理论和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体验学习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1]。即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活动,使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实现知识、能力以及态度的提升和重建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该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在美、英等国高校的众多人文课程中被广泛使用。笔者于2012年开始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进行试点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随机抽取某校护理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1班为观察组,2013级护理本科3班为对照组,两组各69人。两组学生的入学年龄、入学成绩等基线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观察组采取体验式教学模式,两组的授课老师及使用教材均相同。

1.2.1 观察组教学准备 构建《护理学导论》课程体验式教学实践体系:①形成课程模块。打破课程原有的章节顺序和框架,将其按教学内容的不同重新整合成4个知识模块,并对每个模块注入相应的体验主题。②设计体验方式。根据每个模块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学习重点,选择不同的体验方式,如人物访谈、专题报告、情景剧演出等。③确定考核方式及考核标准。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每个学习模块均设计1种或2种考核方式。详见表1。

表1 《护理学导论》课程体验式教学实践体系

对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学生学习所需的相关技能和方法。如文献检索技术、如何进行案例讨论以及如何拟定访谈大纲等。

1.2.2 教学实施 ①对各模块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每个模块的重要知识点仍以传统讲授法完成(占总学时计划的1/2)。②进行各模块的体验式学习。学生每10人为1组,借鉴卡瑞特体验式教学模式[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不同的体验主题。构建情境:努力创建一个开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以便学生能充分体验和自我表达;感知与体验:学生投入到各项体验活动中,认真地观察及感受;分享及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分享各自的体验感受并达成一定的共识;归纳升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和归纳,从而提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形成职业素养的一部分。③建立过程式学习评价体系。课题组改变以往该课程终末式的一次性考核方式,而将学习评价贯穿于课程进行的全程,实行多站点、多样化考核。④通过每个学习模块中不同的考核方式以及听课出勤率等多项指标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动态的评分和监测。由督导专家对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

1.2.3 观察指标 ①以标准化试题统一进行闭卷式理论考核。②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观察护生在教学干预前后人文关怀品质的变化。该量表是以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结构理论模型为理论框架,参考国内外现有的相关测评工具自行设计而成。包括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感知4个维度,共40个条目[3]。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则人文关怀越高。经信度和效度检验,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2,4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14~0.805;经10位护理教育管理专家及临床护理专家的评定,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84。③采用自行设计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问卷由14个条目组成,以不记名方式填写。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共发放138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观察组学习态度和效果量表发放69份,回收有效问卷69份,两份量表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1.2.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录入及分析均由未参与本研究的人员完成。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s) 分

表2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s) 分

______组别 人数 期末理论考核成绩观察组69 75.26±11.46 _____对照组 69 74.85________________ ±9.69 ______注:t=0.329,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5。

2.2 观察组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评价(见表3)

表3 观察组学生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评价(n=69)

2.3 两组学生人文关怀品质情况 两组学生教学干预前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施不同教学方式后,观察组在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及人文关怀感知3个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表4 两组学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比较(±s) 分

表4 两组学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比较(±s) 分

________时间 组别 人数 人文关怀理念 人文关怀知识 人文关怀能力 人文关怀感知课程学习前 对照组 69 31.21±1.35 32.13±1.20 42.20±2.76 44.09±3.44观察组 69 31.23±1.17 32.52±1.94 41.62±3.13 43.65±3.46 t值 -0.125 -1.267 1.056 0.684 P>0.05 >0.05 >0.05 >0.05课程结束后 对照组 69 32.88±2.72 35.79±1.24 44.12±1.72 45.38±3.06观察组 69 33.32±2.49 36.34±1.27 48.00±1.32 47.26±1.28 t值 -1.550 -2.347 -13.429 -4.18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P>0.05_<0.05_<0.01_<0.01

3 讨论

3.1 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早有学者指出:“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人文关怀能力是个体在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促进下,通过自身认识和实践逐渐培养与发展起来的”[4,5]。《护理学导论》是护理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涵盖了护理人文素养方面的诸多内容,如职业素质、人际沟通技巧、护理伦理道德、卫生法律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感悟,才能真正将蕴涵于知识中的情感和精神内化于心形成职业素养,否则只会沦为一种苍白乏力的说教,使学生丧失学习热情。本研究在设计之初考虑到学生多年的学习习惯和实际接受能力,创新性地将传统讲授法与体验式学习法巧妙结合,重构课程教学体系,以模块式进行。每个模块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精讲,但更加注重相近知识点的举一反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同时将多元化的实践体验方式贯穿于传统理论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接受不同教学干预措施后理论考核成绩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学生通过这两种学习方式对于课程重要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基本相同。国内学者刘燕南等[6]的研究发现,进行体验式学习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此外,观察组学生在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及人文关怀感知3个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充分证明:在护理人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巧妙结合的做法,既能保证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克服了护理人文类课程传统的讲授法容易出现的抽象乏味等问题,有助于使学生产生更深的职业感悟。

3.2 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习能力 体验式教学有别于“填鸭式”的传统学习方式,它更加注重学习者自身的感受和领悟,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表明:体验式教学在建立学生主体课堂、加大信息输入和语言产出、培养学生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高于传统教学法[79]。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可体验式学习,表示“对体验式教学法很感兴趣,希望继续实施”;87%的学生认为体验式学习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大部分学生“感觉提前预习相关理论知识非常重要”,说明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增强。此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各项体验实践如角色扮演、人物访谈等,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调查也发现,有32%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习负担,上课前经常感到有压力”,原因可能与体验式学习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大量的准备工作有关,如编写剧本、准备人物访谈及制作小讲课的课件等。而多年来我国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惰性较高,这一学习习惯的转变不能一蹴而就。本研究提示体验式教学暂不宜全面替代传统教学法,应该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逐步适应。同时,要在体验式教学实施早期对学生进行学习技能的培训,对学习小组成员的构成进行合理编排,并指导学习小组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

3.3 体验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验式教学将更多的课堂主动学习时间给了学生,但绝不意味着老师变得更轻松了。相反,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由于我国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精心的课前准备,取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的精华,将其与我国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实践体系;其二,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里,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体验实践的时间,保证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体验活动的协调统一,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及课后督导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其三,各项体验活动的设计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其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主动学习中去。在各项体验实践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我开放,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见解;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上的亮点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要做到以上两点,教师需要加深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琢磨尝试、积累经验。本次研究还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可并接受多站点式的动态考核方式,认为这种考核比传统终末式考核更能反映真实的学习水平及学习效果。但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动态考核?考核标准的细化、考核时机及考核方式的选择和优化等问题仍然有待于护理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1] 沈国丰.大学生体验式学习过程与方式倾向性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1):106- 108.

[2] 徐静娟,胡昕,李秋萍,等.护理专业人文课程“体验式学习”的实践[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6):109- 110.

[3] 张秀伟.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结构理论模型的构建及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9:85- 86.

[4] Watson J.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nursing[M].Colorado: Color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5:27.

[5] 李薇,蒋燕,张金华.反思性教学在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61-63.

[6] 刘燕南,彭艾莉,姚君,等.Kolb经验学习理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活动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0): 27- 29.

[7] 王国强.体验式学习理论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示[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3(3):4- 5.

[8] 曹佩升.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设计及其理论建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82-83.

[9] [英]柯林·比尔德,约翰·威尔逊.体验式学习的力量[M].黄荣华,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20-24.

Construction of experience teaching model in“Nursing Introduction”teaching practice and its effect analysis

He Sanyun,Wang Jialin,Ji Cuilian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Huangshi City of Hubei Province,Hubei 435005 China)

G642.0

B

10.3969/j.issn.1009- 6493.2015.16.020

1009- 6493(2015)06A- 1984- 03

2014- 08- 04;

2015- 03- 13)

(本文编辑 孙玉梅)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1YJC880109。

贺三云,主管护师,专科,单位:435005,湖北省黄石市第五人民医院;王佳琳(通讯作者)单位: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纪翠莲单位:435005,湖北省黄石市第五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护理学体验式关怀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