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和比较鼓膜的振动模拟实验

2015-11-25刘倍伶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14期
关键词:纸筒纸屑保鲜膜

文 刘倍伶 杨 华

观察和比较鼓膜的振动模拟实验

文 刘倍伶 杨 华

科学课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以研究声音产生的原理和人耳的听觉过程为目标。人耳结构过于隐蔽,学生必须通过模拟实验理解“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翻开书本推荐的实验,我们发现实验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且实验装置模拟耳道和鼓膜不够形象,因此我们做了一些创新,希望能帮助学生的理解。

一、实验创新意图

1.实验出处

本实验是针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我们是怎样听见声音的”相关内容,实验目的是想通过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对看不见的鼓膜进行研究,从而很好地理解人是怎样听见声音的。

2.原实验存在的问题

原实验设计是将一个烧杯(或杯子)的杯口用气球皮包紧,再在气球皮上撒上小纸屑,用敲击后的音叉靠近气球皮,目的是想通过气球皮的振动带动纸屑的跳动,证明声音能使鼓膜产生振动(如图1所示)。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纸屑的跳动并不明显(少量纸屑轻微跳动)。并且用这个装置模拟耳道和鼓膜不够形象,非常牵强。

图1

又想,是不是因为纸屑太重影响跳动?因此我们将纸屑换成更轻的盐颗粒(如图2所示),结果还是不明显。

图2

3.实验创新点

采用废弃的保鲜膜纸筒模拟外耳道,用气球皮紧绷在纸筒上模拟鼓膜。这种模拟非常形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耳朵内部结构。放弃音叉这个声源(学生在生活中难找到),采用手机、收音机等生活中常见的声源,这样学生可以在家重复实验。

二、实验创新介绍

1.实验器材(如图3所示)

铁架台、气球皮(或保鲜膜)、橡皮筋、保鲜膜纸筒(或卫生纸纸筒等圆筒状物品)、手机(或收音机)、盐颗粒、拉杆夹(用透明塑料片将纸筒包围住,以免盐掉落)。

图3

2.实验步骤

(1)将气球皮(或保鲜膜)、透明塑料片紧绷在保鲜膜纸筒上。

(2)将纸筒固定在铁架台上。

(3)在气球皮上撒盐颗粒。

(4)用手机音响(或收音机等)对准纸筒底部,播放音乐,声源一定要悬空放置,不能放在铁架台上,以免被人误解为是“声源振动带动铁架台振动”。安装与实验方式如图4、图5所示。

图4 图5

3.实验效果或优势

实验效果:伴随声音的播放,盐颗粒跟着跳动,并且声音越强,盐颗粒的跳动也跟着变高,声音停止,跳动也跟着停止。

实验优势:如图6、图7所示,我们实验用的保鲜膜纸筒(或卫生纸筒)模拟长长的外耳道,纸筒的一段是开口的,我们的外耳道一段也是打开的。用气球皮(或保鲜膜)模拟鼓膜,手机(或收音机)充当声源,当声音打开,气球皮上的盐颗粒明显跳动,而且随着声音大小的变化,跳动高度也跟着发生变化。形象地说明了声音能使鼓膜产生振动。

优点:实验材料简单,易于操作,实验结果明显,推广性强。

图6 图7

作者信息

刘倍伶,本科,小教高级。杨华,大专,中教一级。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611731

猜你喜欢

纸筒纸屑保鲜膜
保鲜膜
“调皮”的纸屑
纸筒
有些保鲜膜不能进微波炉
会“跳舞”的纸屑
安全存疑、加速腐败,你家的保鲜膜“保险”吗
会跳舞的纸屑
会“跳舞”的纸屑
为什么保鲜膜具有吸附能力?
结实的纸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