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宋时期的钱荒与政府购买制度
2015-11-24李弘
李弘
摘要:北宋钱荒,从形式上看是个历史财政问题,事实上涉及到当时的国民生产、物资流通、经济消费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有学者将发生钱荒的原因归为北宋私人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学者将原因归为中原的财产“外泄于四夷”,还有学者认为是大量私钱挤入流通领域导致通货膨胀从而引起钱荒。北宋为什么会发生钱荒,本文笔者就结合相关史料进行探究,。
关键词:北宋;钱荒;购买制度
1、宋朝钱荒的局面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铜钱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从立国开始,统治者就对铸造铜钱非常重视。太祖开宝九年(976年),仅升州铸铜钱就达30万贯。30万贯是什么概念?中唐鼎盛时期的铸币量也就差不多这个数。历年来,铜钱铸造量还在持续增加。有学者估计,到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北宋政府铸造的铜钱累计数达到了26204万贯。按理说,铸造了这么多钱,民间的流通的钱财应该挺多的。但事实恰恰相反,民间“钱尤难得”,下层百姓倍感困窘。苏轼和他弟弟各自发表意见说:“浙中自来号称钱荒,今者尤甚”;“东南诸郡,犹苦乏钱,钱重物轻,有钱荒之患。”三朝大臣张方平也说:“东南六路·一农民困于输钱,工商窘于射利,谓之钱荒,人情日急。”
浙江沿海的台州城则在“钱荒”风暴中遭到沉重打击。宋理宗淳佑年间,日本商人在温州、台州一带低价出售日货,交易铜钱,此后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台州城内几乎找不到半枚铜钱,城内交易几近瘫痪。大臣包恢惊呼:“台城一日之间,忽绝无一文小钱在市行用。” 从都城到沿海,在江南形胜之地,“钱荒”一直成为赵宋帝国的梦魇。发端于唐朝中叶,一直到明朝才被白银治愈的“钱荒”,在两宋时期频频发作,给帝国以沉重打击。
2、宋朝钱荒原因分析
宋代的“钱荒”分布极不均匀。“钱荒”有季节性因素,譬如丰收时节,集中上缴税负时容易出现“钱荒”;另外还有地区因素,譬如江浙一带最易发生“钱荒”。北宋时候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江浙等地生产最发达,物产最丰富,但是帝国的货币量却一直供应不足,因而“钱荒”高发。这与赵宋帝国高度中央集权有关。譬如北宋时的“钱监”,也就是造币厂,主要位于东南地区,但是产出的铜钱需先大量供给京师汴梁以及西北边防地区,进入国家财政系统后,才能流通到江浙,客观上阻碍了货币在江浙的供应。货币供应不足的原因,在于货币使用范围扩大,这与政府的购买制度密切相关,原因可大致分为两点。
2.1赋役和官俸货币化
汉唐以来,官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大部分是以粮食等实物为主,金银和铜钱铸币(货币)为辅,允许部分运输不便的地区折纳。到了唐朝时期,江南地区成为整个帝国最主要的田赋来源,在这里征收的粮食实物,由官方组织徭役形式的人力运输至京师或指定地区,成为整个帝国经济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朝廷支付官员俸禄时,则以粮食实物與货币搭配发放。这里出现了问题,官方组织征收和运输,类似现在的国营企业,管理效率不高,常常出现运输成本高于运输货物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因管理不善出现运输延迟,导致京师缺粮而引起重大的社会问题。
于是,从唐朝晚期开始,直至北宋前期,官方逐步扩大了田赋徭役等货币化的程度。也就是说,政府征收赋税时,优先收取便于运输的货币上缴,减少实物征收;与此同时,政府在发放各级官吏薪水时,增加货币比例,减少实物发放。当各级官吏需要各类生活必须物资时,自己用货币去市场购买。这样,原本由官方征收、运输、发放粮食等物资的流程(国营),通过赋役和官俸货币化,交由商人来组织购买、运输、出售(私营),提高了效率,同时又增加了政府的商税收入。大概到北宋前期,在全国范围内赋役货币化已广泛实施,货币的使用范围也大为扩展。
2.2军费货币化
从南北朝出现的“府兵制”,到盛唐时期达到成熟。“府兵制”下的军队,亦兵亦农,大体上自给自足,中央政府所承担的供给压力不算太大。但自唐玄宗天宝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历经五代至两宋,“府兵制”彻底被“募兵制”所取代。宋朝“募兵制”下的军队,从各级将领到士兵,均需要中央政府支付薪水;而各种后勤物质,也由中央政府利用各种经济手段调动商人来汇集和运输,军费彻底货币化。所以整个两宋王朝,军费开支都是国家财政开支中的重中之重。
从这两个方面出现的大变革来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唐代铜钱铸造量在每年10万~30万贯,北宋真宗时期已稳定地达到100万贯以上,但唐朝却没有出现严重的“钱荒”,而北宋的“钱荒”则开始困扰着整个帝国。
2.3其他原因分析
2.3.1熔钱铸器
铜钱去了哪里,是外流,还是民间冒死犯禁销毁铜钱或者说是私自藏起了退出流通了。这些原因都。当时的铜钱钱面值(名义价值)小于其币材值(实际价值),十个铜子儿熔成精制铜,用来打造其他的器具,价格就番了五番!其他的器具,价格就番了五番“销熔十钱,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获利五倍。”熔钱铸器的利润如此诱人,哪怕宋代法律明令禁止熔钱,也无法抵挡众人追求利益的脚步。
2.3.2外泄四夷
据日本考古学界的发掘报告,在日本发现的大量中国钱币中约有70%至80%是宋钱,其中尤以北宋钱居多。北宋朝廷禁止将铜钱外流,但屡禁不止,甚至有官员带头将铜钱六流往海外:“绍兴末,臣僚言:泉、广二舶司及西、南二泉司,遣舟回易,悉载金钱。“有意思的是,宋代铜钱到了海外是很吃香的。同样多的宋钱,到了外地可以买更多更值钱的东西。海外欢迎宋钱,在高丽、日本和交址,宋钱都作为主货币行用,即使在实行金银本位制的东南亚以及印度南部沿海和阿拉伯地区,宋朝的铜钱也担当着辅币功能。
2.3.3私人收藏
既然宋钱这么值钱,有钱人当然更愿意收藏起来不愿意流通了。宋代的有钱人多有一个爱好,就是大量收集铜钱,把钱都藏在窖里不让见光,导致到了南宋时期还有政府号召有钱人们把收藏多年的铜钱拿出来兑换金银的事。总而言之,北宋钱荒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但可以肯定的是,北宋政府并没有依照市场经济原则对铸造铜钱的成本进行估算,也大大低估了铜钱的市场流通价值。
3、针对钱荒宋朝政府采取的措施
宋代铸造的数以亿记的铜钱,如水入流沙,不知去向,这使得流通领域的货币量骤减,也使得现有货币流通速度减慢,从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结果愈是造钱,愈是“钱荒”,再多的铜钱都无法弥补缺口,国家财政陷入了恶性循环。宋代官府不得不采取更为严厉的“钱禁”,曾规定携带铜钱五贯以上出境者就要被判处死刑。后来边境形势紧张,刑罚加剧,规定携带铜钱出西北边境一贯以上者就要处死。钱禁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禁止私人铸钱。二是禁止私熔铜钱。三是禁止铜钱出境,这是因为铜作为金属,本身具有一定价值,铸造成为铜钱后便于交易,在整个东亚文化圈内得到了广泛的接受(类似于今日之美元),所以当时南洋、越南、日本、朝鲜、大理、辽、西夏等国家,都在使用宋朝所铸造的小平(当一)铜钱。宋朝本身货币供应量就不足,自然严禁铜钱出境,不过实施效果并不好,这也导致了后来宋朝几个特殊货币区的出现。四是禁止铜钱储藏,这是因为当时没有银行,可以将存款记账再转贷出去,加速货币的流通。所以,当豪族、富商积蓄的货币,大量窖藏起来,自然使得流通中的货币减少,加重了“钱荒”。
“钱禁”涉及了各个地区,包括京师。为了防止都城“钱荒”,无论是北宋的汴梁还是南宋的临安,都颁布了禁令,咸平三年朝廷也对官僚机构下了禁令,一律不得搬运铜钱下海船,防止官员假借公事名义走私铜钱。除了海防,边防合法的交易通道也被堵死。官方如向边关地区百姓买马,不得再用铜钱,而是改用布帛或者茶叶等实物交换。只是,多头管制之下,铜钱仍然源源不断地流出宋代的国土,“钱禁”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4、国家采取铜禁带来的弊端
历经唐武宗、后周世宗柴荣的两次毁佛铸钱,再到宋朝“铜禁”导致铜镜铸造的没落,整个国家的“铜”开始集中应用于铸币。 不过,政府没有想到的是,“铜禁”政策使得“铜器”成为了奢侈品。宋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使得文人雅士对于铸造精巧的各类“铜器”有了把玩的消费需求,而文人士大夫同时又处于统治阶层,“铜禁”对他们而言不伤大雅。对于商人来说,既然铸造售卖“铜器”是偷偷摸摸的违法行为,且无法大批量生产,必然物以稀为贵,使得“铜器”成为了士大夫们所消费的奢侈品。可是商人仍然不能合法购买原铜,于是目光盯上了流通中的货币铜钱。因此,偷熔铜钱以鑄造奢侈品铜器,可获利五倍至十倍,并非是原铜价值高于币值(原铜依法只能由官方定价收购用于铸钱),而是“铜禁”政策造成“铜器”成为供需失衡的特殊商品,使得民间私熔钱币铸器有利可图,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宋朝王安石变法中曾提出放开“铜禁”,从今天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第一条就是禁止使用铜器一条,甚至可以官方组织生产(国营企业),直接获取铸造铜器的利润; 第二条就是放开“铜禁”中禁止商人购买原铜一条,允许他们购买原铜并用于铸造铜器出售。 这样,铜器供应量扩大,价格自然下降,同时商人可以自由购买原铜,而私熔钱币属于“钱禁”仍然是违法行为,犯罪成本与风险收益不成比例,私熔钱币的问题也可得以解决。
小结
宋代与其说是亡于异族入侵,还不如说是衰于货币制度崩溃。频发的钱荒,让这个曾经最富有科技创新精神、贤才辈出、商品经济活跃的赵宋王朝元气大伤,国家财政日趋恶化。
参考文献:
[1]高琮;宋代货币与货币流通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
[2]王淑芬;宋代经济史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