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辩论与英语老师角色转型
2015-11-24曾涛盛中林
曾涛 盛中林
摘 要:在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创造和创新取代知识传授的时代,语言教学面对诸多挑战。英语辩论的引入使得课堂的边界逐渐模糊,老师在辩论实践中必须面对角色转型,由知识输送者向代入者转变,或者由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转变。英语辩论体现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和学习,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更高境界。
关键词:英语辩论;角色转型;
在以学生为中心,语言交际为导向的时代,英语教学面临很多深层次的改革,英语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英语辩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英语辩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英语辩论对老师的改变往往被人忽略。英语辩论活动加快了英语老师的角色转型。
1.英语辩论对大学英语老师的挑战
英语学习早已不局限于课堂。如今的大学生很早便开始全面而系统的接触英语,网络时代,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是多元的。不少大学生的英语基础扎实,也不乏兴趣和热情,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课堂上枯燥的语言知识学习、传统的课文讲解和功利的过级策略介绍。
1.1 英语辩论对老师知识储备的挑战。
辩论要求具备广博的知识面,甚至是精通逻辑、历史、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等学科的全才。辩题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更具开放性和挑战性,对指导老师知识储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老师需要养成关心时事、深入思考的习惯,善于学习和积累,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准备一个辩题简直像速成一门专业课。譬如为了准备新闻娱乐化的专题,除了需要阅读新闻学的文献,还要搜索各种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资料和热点话题,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从正反两面都建立起辩论结构。
1.2英语辩论对老师思辨能力的挑战
在信息日益碎片化的当代,思辨能力成为很多人综合能力的短板,英语老师也不例外。普通课堂上的辩论往往只能点到为止,而辩论比赛强烈的对抗性迫使辩手进行脑力激荡,刨根究底。指导老师必须具备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准确的分析和理解辩题,抓住学生的逻辑错误和漏洞,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辩手不但要找到本方的观点,更要证明本方的观点成立,这个说理的过程是对辩手最大的考验。只有理性见长、养成独立批判式思维的老师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拓宽学生看问题的方法和视角,培养高度概括和分层次推理的思维能力,对社会热点的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英语辩论中老师的角色转型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英语老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代言人,她横亘于知识与学生之间,认为学生自身难以习得语言,必须通过老师这个中介来输送与传递。“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老师讲授的永远是正确的、标准的。师生之间只见“知识”不见“人”。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只是被贴上“英语”学科标签的知识传授者,看不到老师最真实的一面。师生之间的所有交往大都发生在“知识”的传送带上。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正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老师不再有知识霸权地位。
在辩论活动中,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播者,老师不一定是正确的,辩论中没有标准答案。讨论式教学和实战是辩论活动的常态。辩题面前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是队友也可能是对手。平等的语境下,师生可以有对立的立场,可以相互去质疑、追问。老师也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甚至求教于先知学生,也只有这样“最本真”的教师才会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老师与学生的思想和观点发生碰撞才能激荡出智慧的火花,英语辩论正是体现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和学习,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更高境界。此时课堂的边界已逐渐模糊,没有精心的备课过程,只有现场的即兴发挥。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辩题,老师经常要与学生一道绞尽脑汁,深度挖掘,有时候要成为辩手和学生一起参与辩论。当老师和学生在辩论中一样以“学习者”身份出现时,教师必然需要回归真实本性。于是,就有了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教师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把学生代入共同学习的状态。老师在辩论实践中由知识输送者向代入者转变,或者由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转变。
3.发展趋势
英语老师的人文精神、科学理性、探究精神、社会关怀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英语教学与教材逐步分离,而与其授课老师更紧密的融合,并赋予该老师鲜明的个性风格,真正实现老师与课程的“合体”。学生不仅仅是在选择老师,更是在选择一种价值认同。最好的英语课就是教师本身。老师的专业发展不再受囿于传统的师徒制和传帮带,老师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师生间是一种双向选择的、优势组合的、需求相契的 “合伙人”关系,老师与学生进一步走向平等与合作。
4.结语
英语辩论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培养了英语老师的创新能力,从而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学英語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英语辩论亲身去探索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进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英语辩论活动中,我们应当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教师角色的转变,用更加理性而睿智的教学手段去征服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艺琼 英语辩论与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 ,(6).
[2]万涛 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J] 科教文汇,2012 ,(8).
[3]梁君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现状研究 [J] 池州学院学报, 2012,(10).
[4]淮艳梅 袁庆锋 基于内容的英语思辨能力教学模式研究 [J] 长江大学学报, 2012,(12).
[5]王琪 活用议会制辩论规则组织英语口语教学 [J] 科技信息, 2012,(15).
作者简介:曾涛(1974.4—),四川仪陇人,武警警官学院人文社科系外语第二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应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