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出世”观对《红楼梦》的影响
2015-11-22
在很多作品中,我们会同时看到佛、儒、道的影子,《红楼梦》也是这样。有学者认为,《红楼梦》中的道教思想可以认为是“佛教化的道教”,或者说,《红楼梦》既受到道家“出世”思想的影响,也受到佛家“色空”思想的影响,两者在《红楼梦》中交织出现,共同构成了《红楼梦》这部奇书。
但是在这三者中,道家的“出世”观对《红楼梦》的影响最为深远。
一、作品中“出家”的人物
有学者认为,在红楼梦的创作中,作者的创作思想是以道教哲学为主导,以道教“梦幻”观为核心。《红楼梦》中一开始,便有“一僧一道”,从青埂峰下带走了女娲补天的顽石,进入茫茫红尘历练。从甄士隐起,到贾宝玉止,《红楼梦》中出家的人物不少,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有五个:甄士隐、柳湘莲、妙玉、惜春、贾宝玉。
在甄士隐的出家中,跛足道人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癞头和尚。甄士隐家突逢巨变、家道中落的时候,他寄居在妻族篱下,受人白眼,饱尝生活中世态炎凉。这个时候跛足道人出现了,口诵《好了歌》,甄士隐幡然醒悟,随即飘然而去。直到书末贾雨村渡江而去的时候,一位老道提出旧事时,才知道甄士隐已然成道多年。
柳湘莲的出家比较突然和简单。本来看破情关、削发出家,应该是佛家的事情,然而柳湘莲却是跟着跛足道士走了。不得不说作者心中柳湘莲的出家,其实并不仅仅是表面上因为尤三姐死了感到愧疚和看破红尘,柳湘莲自幼失去父母,喜爱唱戏,在戏中体验人生百态,此时的出家,其实也是道家的飘然出世的一种体现吧。
妙玉和惜春都是女子,妙玉是带发修行的尼姑,从小多病皈依佛门,住在大观园之外的栊翠庵。可是妙玉实际的表现却并非像个尼姑,倒是更像一个道姑:她善读《庄子》,以“畸零人”自居;她用茶水不仅极尽茶叶、水质的讲究,而且所用杯子都是绝世珍宝,这与佛家的四大皆空完全相反;宝玉的通灵宝玉丢失之后,邢岫烟提出请妙玉扶乩,妙玉虽然不情愿但也帮忙了,请来了拐仙。拐仙就是八仙过海中的铁拐李,这是典型的道家人物。因此可以说,妙玉的身份虽然是尼姑,但是本质却是道姑,而惜春则步其后尘。
贾宝玉的出家是整部《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的出世。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之后,跛足道士便不再出现了,一直都是癞头和尚在送玉和点化他,就连贾宝玉自己都说“哪天跟着和尚去了”。不是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贾宝玉的出家是偏向佛教的看破红尘呢?
首先从贾宝玉的身世上来说,他的前世是神瑛侍者,正因如此,警幻仙子才一再点化于他。黛玉死后、贾宝玉失玉,有一次来到警幻仙子的仙境,这个时候的贾宝玉已经走上了回归“本来面目”的道路,思凡历劫是道家思想中的前世今生说。而妙玉扶乩时请下拐仙,得到的乩文是“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因此不少人认为虽然宝玉由和尚点拨,但是根据他出家之后的封号是“文妙真人”,最终入的是道门,走入道家的“出世”状态,不再贪恋红尘,回到原属神瑛侍者的仙境去了。
二、从“鲜花着锦”到“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道家的“出世”讲究清静无为,随遇而安,不是极力争取世俗中的功名利禄,而是修为自身、回归自然大道。《红楼梦》中,无论是王朝、家庭还是个人,都经历了由盛而衰、从“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极为兴盛到“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最终结局。这种无论多么繁华兴盛最终都会归于虚无的观点,在佛道两家中都有体现;不同是的,佛教认为一切的本源都是空,空就是无;而道教则认为既然兴盛衰亡都是自然规律,祸福相依、阴阳相长,那么就应当顺其自然,在兴盛的时候要有危机意识,意识到“福兮祸之所依”,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刻意避免衰亡的到来。
从这个角度上来分析,我们会发现,道家的观点更符合《红楼梦》中的整体状态。秦可卿死后魂魄来找凤姐,将祸福相依,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早作准备。除了整个家族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之外,宝玉对身边女子的态度也经历了从“痴情”到“无情”的过程。宝玉最终的出家,和切身体会到“风月”二字的无情有着必然的联系。宝玉从来也不是一个对家族兴盛、功名利禄看重的人,如果最终只是家道中衰的话,宝玉应当是又一个俗世的柳湘莲,而不是出家成了“文妙真人”。《红楼梦》原名中也有《风月宝鉴》一名,盖因《红楼梦》中,风月的分量同家族兴衰的分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贾宝玉最终选择了道家的“出世”,在茫茫雪地里拜见父亲贾政,了却俗世因缘,随着一僧一道扬长而去。
说着,三人飘然登岸而去。贾政不顾路滑,急忙赶来,哪里追赶得上?这时只听他们三人中不知是谁作歌道:“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大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鸿蒙、大荒,都是道家所言的天地之始。警幻仙子让宝玉听的《金陵十二钗曲》中开头便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宝玉看破风月,回归了最原始的大道自然,找回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不再沉迷于红尘俗世,无论是风月还是功名利禄都无法让他留恋。这正是道家“出世”观中道法自然、无为的体现。
三、道家“出世”精神与《红楼梦》的悲剧性
明清两代,是道教从停滞走向衰落的阶段,“道教的衰落大体同整个封建社会同步”。
明清时期,道家的思想越来越和中土化的佛家(禅宗)一起,融合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思想中。判词中说王熙凤“生于末世运偏消”,其实是每一个清代知识分子的自喻。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如果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人生的意义就变得迷茫起来。在这种精神状态下,道家的“出世”精神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红楼梦》的悲剧性质。
宝玉出家后,王夫人哭着说:“他若抛了父母,这就是不孝,怎能成佛作祖。”宝玉的出家既不是为了成佛作祖,也不是为了“一子出家,七祖升天”。道家的出世讲究的是清静无为,宝玉的出家既不是为了成佛成祖,也不是为了渡己渡人。在整部小说中,老子的循环论思想和庄子的浮生若梦的人生认知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并成为小说悲剧精神的内在驱动力。
《红楼梦》中写到人的死亡时也有意识地表现出明显的天人感应观念。天人感应认为人的生死祸福与天道有关,相互感应,其实是道家思想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世俗变体。宝玉所住的怡红院里有一棵海棠,海棠枯萎时晴雯屈死,从此大观园开始走了下坡路。而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中,海棠花突然复活开花,事若反常必为妖,枯死的海棠突然开花,实际上是贾府即将一败涂地的不祥之兆:
探春虽不言语,心内想:“此花必非好兆。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
花木和人一样,应该遵循自然规律生长,死者不可复生,顺者昌、逆者亡。不按时开出的花朵,预示着不符合天道的事情,必然不会是什么好事。果然接下来便是宝玉失玉、元春玉陨、黛玉香消、妙玉被劫、惜春出家……死亡和衰败具有先兆,这也是道家思想的一个体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