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2015-11-21杨璐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胚芽鞘生长素尖端

杨璐璐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中学 陕西渭南 714300)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杨璐璐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中学 陕西渭南 714300)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新课标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四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节,本节课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主要内容是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激素调节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的原理和应用知识,与第1.2章内容并列共同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作为本章开篇一节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节内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二、教法分析

1.设计理念

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引导生生讨论、师生评价,获取知识。“创设情境现象→ 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总结归纳→反馈运用”为施教方法,完成目标。

2.主要教法

回顾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由日常生活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所提的问题要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还原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知识的理解,生生合作制定探究方案、预测结果、得出结论,突出知识线索对向光性的可能原因的推测,同时教师引导归纳实验设计方法和要点。

三、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有“向光性”生活体验、一定实验设计能力,初步了解了“假说-演绎”的科学探究方法

学习能力:感性思维能力强、抽象理性思维能力弱、个体间学习能力参次不齐、语言组织能力弱。

针对策略:创设情境引领探究,把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注重训练学生科学设计实验方法、通过生生间、师生间评价提升学习能力,通过科学发现过程揭示向光性原因,学会活学活用,独立解决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

2.学法指导

创设情境、引领探究;分析比较法、小组讨论法等。在本节课里,先回顾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然后再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开放学生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尝试进行科学实验设计;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设计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4.教学重点:生长素发现过程。

5.教学难点:相关实验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在我住的宿舍楼发生一起坠楼事件,太惨了,粉身碎骨啊!

生:窃窃私语

师:多好的一盆植物啊,主人太懒了,把它放在窗台上就没再管它,它一天天往外伸,终于义无反顾的投身楼下。

生:开始讨论植物为什么会“跳楼”,有的同学提到植物向光性。

师: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向光性图片。引导学生推测:植物可能具有向光性。

(二)新课研学

(通过实验设计与预测,学习新课)

首先回顾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指导探究学习思路

探究实验1:即就是验证刚才学生的推测

提出问题: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

实验材料:胚芽鞘(介绍胚芽鞘)

设计实验验证

学生结合平时生活中的观察以及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4人一组展开讨论,讨论完成后,展示出自己的设计。

探究1: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

方案1组2组处理黑暗处理单侧光照结果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

实验结论1:单侧光照可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使植物具有向光性。

探究实验2:

提出问题:实验1显示单侧光照可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到底是什么部位感受到单侧光刺激而表现出向光性的呢?

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探究2:探究感光部位在哪里?

方案1组2组3组处理单侧光照,用锡箔纸遮住胚芽鞘尖端单侧光照,用锡箔纸遮住胚芽鞘基部结果直立生长弯向光源生长弯向光源生长单侧光照,用锡箔纸遮住胚芽鞘尖端下部

实验结论2: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探究实验3:

提出问题:弯曲生长部位在哪里?

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方案尖端尖端下部处理由尖端向下划线由尖端向下划线结果尖端线连续下部线断续

猜你喜欢

胚芽鞘生长素尖端
再现鲍森·詹森实验中的思考与探究
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效果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用小麦胚芽鞘进行“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的系列探究
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两重性作用
Finding Another Earth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研究
基于图像特征的小麦胚芽鞘识别
浅谈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