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新课程标下运动负荷对教学的影响和合理运用

2015-11-21樊滨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体质体育课负荷

樊滨洲

(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中学 546200)

高中体育新课程标下运动负荷对教学的影响和合理运用

樊滨洲

(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中学 546200)

高中体育新课标明确规定体育课堂中安排适当的运动量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实施中出现了淡化运动负荷的教学现象,本文依据教学实践和调查了解所发现的问题,认为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必修课程,教师要合理调节课堂的负荷节奏,控制学生每节课的运动负荷,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打下良好基础。

新课标 运动负荷 增强体质

一、问题的产生和背景

当前体育课的状况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个性和生理发展基本定性和成熟,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中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学生体质水平明显下降,很多家长、学生、教师对目前中学体育课程的现状不满,究其原因,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很多教师把体育课上成了“休闲课”、“娱乐课”,只要学生玩得开心高兴就行了,不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在教案中连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都没有了,这是现阶段体育课程改革中暴露出新的问题和矛盾。高中体育课中出现不重视运动负荷的现象,一节体育课中学生实际运动时间不足,运动强度偏小,练习次数过少是达不到体育锻炼的效果的,也是不符合高中体育新《课标》与体育课程改革精神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笔者所任教学校的学生

本文选择的样本,都是我校高二年级的学生,表一是2006年入学,表二是2013年入学,需要说明的是,广西是2010年实行新的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所以本文选取改革前后的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研究方法 对比分析法

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对比,不及格率2007年是4.1%,2014年是8%;良好率2007年是38.5%,2014年是15.4%;优秀率2007年是39%,2014年是0.3%。

三、研究结果

通过对2014年版和2007年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设置、评价标准等进行对比,两个年级的学生测试数据用新旧两种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标准中及格标准的降低大大提高了及格率,但在及格标准降低的同时,不及格率也有增加,良好标准的提高对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学生的积极性会有一定影响。从数据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体质连年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很多,但笔者认为不能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科学控制运动负荷是主要因素。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运动负荷等手段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

表一 忻城县中学2007年高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情况表

表二 忻城县中学2014年高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情况表

四、讨论与分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因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所以体育课程仍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强调的是学生要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因此,安排适当的运动量,对增强学生的体魄有重要意义。

那么,在高中体育课教学中要遵循怎样的规律和原则,才能更好的在课中实施和控制运动负荷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运动负荷安排原则

首先促进学生有想往下节体育课学习的愿望,其次在进行学习和锻炼时保证学生的安全,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体验运动乐趣,再次要考虑到有利于学生下一节文化课的学习。

2.依据体育教学规律安排运动负荷

体育课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过程,是从初步进入状态的上升阶段,到最佳状态的保持阶段,到下降恢复阶段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观察学生的面色、表情、兴趣、出汗量、反应速度、投入程度、协调能力来调整安排好运动负荷。比如承受生理负荷量过大时,脸色发白、满头大汗、呼吸比较困难。再如当学生承受生理负荷适中时,脸色稍红,精力特别旺盛、体力充沛。

3.针对高中选项模块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安排运动负荷

高中选项模块教学中每个模块的教学运动负荷都有所不同,在各项目中达不到一定的运动负荷的,可采取一定的练习方法,增加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达到控制运动负荷,以适应教学中不同项目的要求。

4.了解学生区别对待安排运动负荷

由于学生身体情况各不相同,其承担运动负荷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在安排运动负荷时既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身体锻炼作用,也要关注部分体育特殊学生的个体需求,对身体有疾病的学生,要有特殊性的运动负荷安排,对某些身体素质或运动技术较差的学生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及时做些调整。

五、结论

体育课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本质性因素与体育课特点所在。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要有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必须重视运动负荷,研究运动负荷,掌握运动负荷的理论知识,为此,体育课前还要在了解学生与钻研教材、教法、学法、练法、评法基础上,认真仔细设计课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课中对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应随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身体安全。但是,我们也不能把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设计与实施绝对化、机械化。重视与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为了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增强学生的体质,最终为锻炼身体服务。

[1]吴鉴鑫,黄超文,运动生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

[2]刘昭曾,中学体育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3]嵇明海,有效教学: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4]金钦昌,学校体育学(高等学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5]周兵,孟文砚,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樊滨洲,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年1月,学历:大学本科,民族:汉,籍贯:广西来宾忻城,职务:教研组长,职称:中学一级。

猜你喜欢

体质体育课负荷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课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