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120例临床研究
2015-11-19李云龙
李云龙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为以后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该研究通过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服用美多芭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服用美多芭进行治疗的同时联合针刺进行治疗,观察、分析针刺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120例PD病人进行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经过左旋多巴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且适合针灸的病人采取针刺联合美多芭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治病疗效。
【关键词】针灸疗法;美多芭;帕金森病: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120-02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目前,对于PD患者的药物治疗多以多巴胺替代治疗为主,美多芭(多巴丝肼)疗效确切较好,是目前临床上治疗PD的基础药物。但该药并不能完全阻止PD的病程,且长时间用药可能给患者带来心悸、恶心、便秘、开关现象以及异动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保证美多芭药物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是临床医生亟待斛决的问题。该研究随机选取120例帕金森病病人以美多芭联合针刺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选取该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病人。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病人。治疗组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53-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7±6.7)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53-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8±6.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①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全国统编(2007年)第6版教材,所有患者属中医“振掉”或“颤证”症状;②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英国PD协会脑库制定的PD临床诊断标准。此外还满足下列情况三项及以上:出现静止性震颤;单侧起病,起病侧受累更重;经过左旋多巴治疗后有治疗效果明显:出现左旋多巴导致的严重异动症:适合针灸治疗等。
1.3 排除标准
有反复卒中、反复脑外伤、脑炎等病史;有动眼危象;有小脑病变体征;患病早期就出现严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核上性凝视麻痹;Babinski征等病理征阳性;大剂量左旋多巴治疗无效;患有严重原发性重要脏器的严重疾病及有精神病史等。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治疗,治疗期间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出现突发性严重疾病的患者及时中止治疗。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西药美多芭(国药准字H10930198;每片含左旋多巴200mg,苄丝肼50mg)进行治疗。一般第1周给患者每次服用125mg美多芭,2次/d,之后每隔一周后,每天美多芭的总剂量增加125mg,3-4次/d,但总剂量不超过lg。3个月为一个疗程。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美多芭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针灸穴位分别选取大陵、阳池、养老、阳溪、曲池、肩髎、曲泽、少海穴、尺泽、肩髑、中封、环跳、解溪穴、肩贞、太溪、阴陵泉、委中、阳陵泉、承扶,以及足合谷、三里、中脘、内关、下脘、下合穴、气海等,每天1次针刺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
1.5 判定标准及评定指标
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采用已经改良过的Wehster评分,每项根据程度又分为轻、中、重,总分在10分以下的患者判定为轻度症状,10-20分的患者判定为中度症状.21-30分的患者判定为重度症状。
根据Wehster评分,计算其相应的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所有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按照以下评定指标判定标准: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好转,疗效指数≥90%;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0%;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30%≤疗效指数<70%;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疗效指数<30%。
1.6 统计分析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资料采用Mann-Whitnev Test,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PD患者经过针刺及美多芭的联合治疗后与对照组仅经过美多芭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值均小于0.05。详细结果可见表1。
3 讨论
帕金森病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即早发型PD)较少见,家族性PD患者也较少。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左旋多巴制剂仍是最有效的药物。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美多芭在PD患者的治疗中,可能会出现口渴、恶心、呕吐、烦躁、便秘以及开关现象等精神障碍甚至出现心悸等现象。目前,关于减缓美多芭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研究也较多,其方法有以下几种:①药物少量多次服用。②联合治疗:例如美多芭联合针灸、中药以及其他西药等。本次研究结果跟陈思岐针刺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针刺联合美多芭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从中医论证来讲,PD的病机为患者肝肾亏虚,阴血虚而生内风,风内动,上冲于头,则发头摇,散于四肢,则发肢颤;风木盛则脾气虚,脾虚痰湿停聚,日久痰湿、血疲阻滞经络,而发肢体少动、强直。另一方面患者若肝肾阴虚会导致神不导气,进而肢体僵硬拘挛,元神不能自主,继发震颤。阳虚亦可导致患者出现语言、动作迟缓,四肢功能产生障碍,出现抑郁等。本研究采用针刺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联合针灸治疗可以辅助美多芭的治疗,减轻不良反应的同时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经过左旋多巴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且适合针灸的帕金森病人,采取针刺联合美多芭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为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