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观察与护理的临床研究
2015-11-19王静
王静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病因,并提出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在该院行食管癌切除术后出现胸胃排空障碍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为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的排空障碍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调理,比较2组术后排空情况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28例痊愈,2例恶化再次手术。15例于术后1个月恢复胃肠动力,其余2~3个月恢复。其中3例复发,复发率10.7%,经治疗后恢复。观察组30例患者经护理治疗后均痊愈,其中21例于术后2周即恢复胃肠动力,7例于术后1~2个月恢复.2例术后3个月恢复。经护理治疗后1年内未见复发。2组在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以功能性障碍为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调理等显著达到治愈的目的,值得广大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关键词]食管癌:胸胃排空障碍;机械性;功能性;效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7(c)-0022-03
食管癌是消化道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切除食管成为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术式选择。不过,由于手术切除了支配胃肠活动的迷走神经干,再加上胃被提至胸腔位置,导致胃外压发生失衡,患者进食后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呕吐现象,严重者无法进食,并发胸胃排空障碍。因此,如何减少或避免食管癌切除术后出现胸胃排空障碍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据报道,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减少胸胃排空障碍发生,加速胃肠动力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该研究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术后出现胸胃排空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探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胃肠减压、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和中医调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行食管癌术后出现胸胃排空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食管癌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2~64岁,平均(48.7±3.2)岁。其中食管中段癌32例,食管下段癌17例,食管上段癌11例。经检查,60例患者均为功能性排空障碍。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4~62岁,平均(49.7±3.0)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2~63岁,平均(47.7±3.5)岁。
1.2 临床表现
多于术后5~10d拔除胃管后出现恶心、呕吐频繁,呕吐为胃内容物,伴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再次行胃肠减压后可缓解,关闭胃管后症状加重。胸部X检查可见胃明显扩张,并可见较大胸胃液平面,口服泛影葡胺造影均表现为胃内容物潴留,胸内宽大液平,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无蠕动,机械性可见蠕动。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对60例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在详细诊断病情后,早期禁食、禁水,进行胃肠减压、补充营养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支持性干预。待病情稳定后,经胃管注入5 mg莫沙必利,4次/d,胃内保留30min;注入5%高渗盐水250mL,胃内保留30 min;氟美松5~10mg/次,2次/d,胃管内注入。
1.3.2 护理方法对照组按照食管癌术后排空障碍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包括①禁食和胃肠减压。保持胃肠减压通畅,保持有效负压,密切观察胃液的性质、量、颜色等。可应用10%氯化钠60血+0.9%氯化钠200ml经胃管注入胃内并夹管2h后接胃肠减压,2次/d,以减轻胃壁及幽门部水肿,促进胃肠蠕动及其功能的恢复;用维生素B。进行双足三里注射,2次,d,帮助促进胃肠蠕动;或遵医嘱注入吗丁啉,3次/d,以促进胃肠蠕动。注意做好口鼻护理,避免口腔局部溃疡,引起咽部炎性反应;②营养干预。患者禁食期间所需营养均由静脉补给,配置静脉高营养液滴注,一般选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静脉高营养液一般以均匀速度输入,留置针穿刺口每天消毒并更换敷贴。营养支持期间可配合使用血浆和人血白蛋白,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观察组在延续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中医针灸调理和并发症专门护理,具体为①食管癌患者由于长期住院,以及出于对生命的担忧,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产紧张、烦躁不安甚至自杀倾向,不仅影响手术依从性,而且造成术后难以愈合。对此,该院针对情绪明显异常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正确早日康复;②中医护理。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配合给予中医针灸调理,取主穴足三里、内关、太冲、中脘、上巨虚、血海等得气后留针10~20min,1次/d,10次为1疗程;③并发症护理。激素致应激性溃疡、吻合口瘘等。使用奥美拉唑、巴曲酶及输血治疗。注意患者胸腹部体征改变、创口情况以及胸腔引流管排出液变化,以免延误吻合口瘘的诊治:胃肠道反应,如腹泻、腹胀、肠痉挛等,可通过减缓滴注速度,为营养液加温,必要时服用庆大霉素或蒙脱石。该组30例患者护理干预后,仅1例出现并发症,经处理后恢复。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复发等情况。
1.5 统计方法 该组相关数据应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
2 结果
2.1
2组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比较
经统计,对照组3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28例痊愈,2例恶化再次手术。28例患者中11例胃肠动力恢复时间为0.8~1个月,平均(1.03±0.2)月;其余1~3个月,平均(2.12±0.4)月;观察组30例患者经护理治疗后均痊愈,其中21例胃肠动力恢复时间为1~2周,平均(1.32±0.3)周;其余1~2个月,平均(1.42±0.2)月。2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5,t=3.243)。
2.2 复发情况
对照组3例复发,复发率10.7%,经治疗后恢复;观察组经护理治疗后1年内未见复发。2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3<0.05,X2=6.571).
3 讨论
目前绝大部分胸胃排空障碍患者系功能性障碍,该组60例患者均为功能性排空障碍,围绕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法也比较多,不过保守治疗是比较理想且经济的一种治疗思路,则建议行无创伤的药物治疗;对于治疗至术后2周后仍未恢复者,除继续药物治疗外,可在胃镜引导下或放射科在导丝引导下置人空肠营养管,保持营养供给,等待胃动力自主恢复。
不过,单纯的药物保守治疗,对于病情特殊、体质较弱的排空障碍患者而言可能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复发率高。该组部分患者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结果复发率为10.7%.远高于林宇乔等报道的7.4%的水平。因此,临床往往在保守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一般从胃肠减压、肠内营养支持、饮食干预等方面人手。胸胃排空障碍患者多处于营养匮乏或肠内营养快速流失问题,因此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十分必要,建议以静脉营养为主、肠内营养为辅,最终逐步过渡到全肠内营养。不过,该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经保守+常规护理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普遍在1~3个月,且复发率高达10.7%,说明保守治疗+常规护理,对部分病情危重、胃肠系统功能破损严重的患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甚至优于恢复期缓慢而不断并发其他疾病。何金涛等认为,对胃手术患者术后抬高床头45。角可有效防止胃液反流,同时促进胃排空,减少误吸风险和肺疾病并发症。因此,术后体位护理同样至关重要。另有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胃动力恢复作用。由于需要长期住院和卧床,患者普遍产生烦躁、焦虑、抑郁情况,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胃肠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排空障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其不良情绪。而中医针灸调理,针对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实施针刺理疗,有助于刺激胃肠动力恢复,促进胃肠蠕动。该组资料显示,观察组30例患者.21例平均胃肠动力恢复时间为(1.32±O_3)月;其余9例平均(1.42±0.2)月;对照组30例患者,11例平均胃肠动力恢复时间为(1.03±0.2)月,19例为(2.12±0.4)月,观察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结合的护理思路对促进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患者胃肠动力恢复有确切的效果,且术后复发率低,效果值得肯定。
尽管对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认识不断在提高,但仍对其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不过笔者认为,手术切除技术将是未来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主流的治疗方法。另外,有效预防术后胸胃排空障碍发生将是类似食管癌手术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