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例老年泌尿系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分析
2015-11-19汤姝温强李纳张晓坚朱振峰
汤姝 温强 李纳 张晓坚 朱振峰
【摘要】目的对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整群选取该院泌尿外科138例老年感染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8例老年泌尿系感染菌群分布: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94株占68.12%,大肠埃希菌(22.46%)、铜绿假单胞菌(18.12%)及鲍曼不动杆菌(15.22%)分居前三位,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40株占28.99%,真菌检出4株占2.90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氨苄西林及耐药均较为严重,亚胺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及左旋氧氟沙星对三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较好的敏感性;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药严重。结论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合理用药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耐药菌株的减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老年;泌尿系感染;茵群分布;耐药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011-03
泌尿系感染多与侵入性操作、导尿管留置及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不合理使用相关,对于老年人群因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的下降,在泌尿系感染人群占较大比重,多数泌尿系感染属于医院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泌尿外科138例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药敏实验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该院老年泌尿系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整群选取的138例细菌培养阳性标本来源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泌尿外科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均为院内感染,男86例,女52例,男:女为1.65-1,年龄61-76岁,平均(68.4±3.6)岁,收集研究对象清洁中段尿于无菌试管中送检。
1.2 细菌培养与药敏
所有标本于送检th内接种环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普通培养箱)及巧克力平板(C02培养),37℃培养24-36h,相关操作遵循《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药敏结果判断标准参考NCCL2000年标准,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粪肠球菌(ATCC2921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均(ATCC700603)
1.3 材料来源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及巧克力平板购自上海科玛公司,微生物鉴定仪为法国梅里埃VITEK-2.药敏纸片由英国Oxiod公司提供,质控菌株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4研究数据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WHO-NET5.4微生物实验室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该地区老年泌尿系感染茵群分布特点
该地区138例老年泌尿系感染菌群分布详见表l,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94株占68.12%,大肠埃希菌(31、22.46%)、铜绿假单胞菌(25、18.12%)及鲍曼不动杆菌(21、15.22%)分居前三位,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40株占28.99%,真菌检出4株占2.90。
2.2 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对分居检出前三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药敏实验结果分析: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氨苄西林及替卡西林耐药均较为严重,亚胺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及左旋氧氟沙星对三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较好的敏感性。见表2。
2.3 主要革兰氏阳性球菌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药严重。见表3。
3 讨论
3.1 泌尿系感染茵群分布概况
泌尿系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在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肺部感染.病原体多为机体正常菌群及周围环境的条件致病菌,老年人因基础疾病众多、自身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在泌尿系感染中老年患者较为多见,该院老年泌尿系感染情况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居多占68.12%,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分居检出菌株的前3位,肠杆菌属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在临床研究中多有报道,感染菌株与该研究报道相似,近年感染率及菌株种类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老年患者泌尿道黏膜防御能力下降,病原清除减弱,在感染个例中逆行感染多发,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占28.99%,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优势菌群,真菌检出占2.90%。
3.2 药敏分析
在检出菌株的药敏试验中显示主要菌群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现象,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氨苄西林耐药均较为严重,氨苄西林半合成的抗假单胞菌青霉素,主要通过十扰粘肽交叉联结而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但易发生耐药现象,该院药敏数据显示上述抗生素对主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率多超过70%,已失去使用的价值。亚胺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及左旋氧氟沙星对三种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较好的敏感性。亚胺培南为碳青霉烯环类抗生素,抗菌谱较广较为敏感,但在体内稳定性较差,国内有报导肠杆菌科对碳青霉烯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象,主要与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相关,氨曲南在泌尿系感染不推荐使用,因其对肾毒性较强,相对于肾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值得斟酌,喹诺酮类抗生素较为敏感,对泌尿系感染推荐为首选药物,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对该院几种常见的感染菌株均有不错的敏感性,对于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药敏结果,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耐药严重,与国内其他研究相似。
3.3 小结
耐药菌株的产生多与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关系密切,多重耐药已成为感染菌群的普遍现象,给临床的治疗造成较大的困难。在感染治疗过程中因细菌培养周期较长,临床工作者多采用经验性用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是临床感染菌群多重耐药的因素之一,临床工作者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耐药菌株的减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