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泻四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15-11-18赵彩霞赵登科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白芍白术发作

赵彩霞 赵登科

(1.兰考县中心医院 河南 兰考 475300;2.开封市第二中医院 中医内科 河南 开封 47500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我国以腹泻型为主,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以至于迁延不愈[1]。本研究采用痛泻四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4 年6 月兰考县中心医院收治的69 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 例和对照组34 例。治疗组男21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34.69 ±19.73)岁;平均病程(13.94 ±10.71)a;对照组男20例,女14 例,平均年龄(34.69 ±19.73)岁;平均病程(14.25 ±11.32)a。

1.2 诊断标准 参照IBS 罗马Ⅲ诊断标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 个月,近3 个月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近3 个月内每月发作至少3 d,并伴有下列2 项或2项以上者:①排便后症状改善;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改变[2]。排除有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及严重肝、肾、心功能损害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培菲康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3 粒/次,2 次/d。治疗组给予痛泻四神汤:陈皮10 g,白术15 g,白芍20 g,防风10 g,补骨脂10 g,吴茱萸6 g,肉蔻10 g,五味子10 g,党参15 g,茯苓15 g。加减:腹痛甚加元胡10 g,乌药10 g;腹胀甚加木香10 g,郁金10 g;纳差加焦山楂15 g,麦芽15 g;水煎服,1 付/d,分2 次温服。两组均治疗4 周。

1.4 疗效标准 治愈:腹疼腹泻症状消失,大便成型,每日1 ~2 次;显效:大便次数每日2 ~3 次,大便成型或便溏每日1 次;有效:大便次数减少,且性状有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确,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反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容易导致耐药发生[3]。目前有研究发现IBS 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从各个方面参与了IBS 症状的发生与进展,但由于受方法学的限制及对肠道菌群的不完全了解,还无法明确肠道微生态失调与IBS 的因果关系[4]。

痛泻四神汤取陈皮芳香和胃温中化湿,以振奋脾阳,防风舒达肝气以升清阳,党参、茯苓、白术补中益气,健脾燥湿,白芍五味子酸甘化阴,敛肝缓急止痛,补骨脂,肉蔻、吴茱萸温补脾肾,固肠止泻,全方共凑抑肝扶脾,温肾化湿止泻之功,药证合拍,疗效满意。现代药理研究,防风抗过敏,降低内脏敏感性,白芍抑制平滑肌痉挛以止痛,白术茯苓有较强的镇静安神及促进胃肠蠕动,且具双向调节胃肠动力,平衡胃肠激素水平作用,党参增强免疫功能[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综上所述,痛泻四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1]崔云龙.慢性腹泻的革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1 -2.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病杂志,2008,28(1):38 -40.

[3]范剑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分期辨治思路[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1(7):81 -82.

[4]周静,杨勤.肠易激综合症发病机制探讨及治疗[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4):164.

[5]王浴生,邓文龙,薛春生. 中药药理与应用[M]. 第2 版.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49 -370.

猜你喜欢

白芍白术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白芍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的筛选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白芍花开
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6种化学成分的影响与评价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