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观察
2015-11-18李柏林
李柏林
(杞县人民医院 中医康复科 河南 杞县 475200)
溃疡性结肠炎为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结肠炎,主要病变累及结肠的黏膜与黏膜下层[1],甚至发生溃疡,大多从结肠的远段开始,可以逆行向近段进展,最终累及全段结肠甚至末段回肠,以连续方式逐渐进展。传统采用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和糖皮质激素治疗[2],治疗效果不满意。本研究选取杞县人民医院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11 月收治的70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杞县人民医院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11 月收治的70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并经过黏膜活检以及肠镜检查证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 例。其中男41 例,女29 例,年龄20 ~67 岁,平均(36.57±11.39)岁;病程为6 个月~19 a,平均(7.81 ±6.98)a,并且治疗时已停用其他药物2 周;经结肠镜检查显示肠黏膜以及黏膜下炎症、溃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口服,1 g/d,分4 次服用;强的松口服,5 mg/d,2 次/d。治疗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白头翁汤治疗,药物组成为:白头翁、黄连、黄柏各30 g,秦皮40 g。药物加减:伴恶寒发热,外有表邪者,可加金银花、连翘、葛根;伴里急后重甚者,可加枳壳、槟榔、木香;伴脓血量多者,可加地榆、丹皮、赤芍;伴有积食瘀滞者,可加枳实、焦山楂。水煎为600 ml,每次200 ml,早晚分服,剩余200 ml 保留灌肠。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有轻度炎症或有假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病理检查等结果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明显增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3],容易反复发作,目前临床上没有特效的药物,不易治愈。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肠风、泄泻、痢疾、下利、脏毒等范畴[4],发病的原因与情志郁结、禀赋不足、饮食所伤、湿热壅滞等相关,病机为湿热邪毒,脾肾阳虚,瘀血阻络始终贯穿其中,湿热邪毒蕴结肠中,血败肉腐,脉络失和,内溃成疡为其基本的病理变化,因此治疗上以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等治法为主。方中白头翁凉血止痢、清热解毒;黄连苦寒,燥湿厚肠、泻火解毒;黄柏清利下焦湿热;秦皮苦涩寒,收涩止痢、清热解毒。全方有凉血止痢、清热解毒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综上所述,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左海波.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 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2]黄裕平,池少明,刘小平.18 例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5):24 -25.
[3]罗明,万恒荣,陈海生,等. 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 例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4):463 -465.
[4]陈卫东,李五生,成川华,等. 白头翁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