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割治联合中药治疗血热型银屑病临床效果观察
2015-11-18李科峰
李科峰
(南乐县人民医院 皮肤科 河南 濮阳 457400)
银屑病的发生、加重、缓解、复发与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均有密切关系,故可归于心身疾病范畴,目前尚无特效的疗法。银屑病治疗情况较复杂,相对于西药的疗效不确定及副作用,中医在银屑病的治疗中以其方法灵活、副作用少显示出极大的优势[1]。本次研究就耳部割治联合常规中药治疗应用于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南乐县人民医院2013 年3 月至2014 年10 月收治的血热型银屑病患者80 例,其中男47 例,女33 例,平均年龄(45.25 ±10.72)岁,平均病程(8.54 ±5.23)a。所有患者均进行病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平均(29.15 ±3.78)分。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应用凉血解毒汤内服,组方:白茅根30 g、生地黄30 g、土茯苓30 g、生槐花30 g、金银花15 g、赤芍10 g、白鲜皮10 g。1 剂/d,水煎取汁200 ml,于早晚饭后服用。另应用中药浸洗外用治疗,组方:土大黄200 g,苦参100 g、侧柏叶100 g,隔日治疗1 次,6 周为1 个治疗周期。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耳部割治疗法。具体方法:双耳应用乙醇消毒,应用11 号无菌手术刀片在耳部静脉丛进行割刺,操作顺序为耳廓至耳根,对耳部红色瘀点进行点刺,直至自然出血。每周治疗2 次,每次1 侧,双耳交替割治,连续治疗6 周。
1.3 观察指标 具体评价指标以银屑病皮损面积(BSA)、严重程度指数(PASI)及疗效指数进行评价[2]。疗效指数=(治疗前PASI 值-治疗后PASI 值)/治疗前PASI 值×100%[3]。
1.4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皮损面积、临床症状及疗效指数进行分级评价,具体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 个评价等级。显效:皮损面积大部分消失,瘙痒症状基本改善,疗效指数>60%;有效:皮损面积部分消失,瘙痒症状减轻,疗效指数>20%;无效:皮损面积几乎无改善,瘙痒症状无减轻,疗效指数<2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损面积及病情严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皮损面积及病情严重指数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皮损面积及病情严重指数比较(±s)
组别 n 皮损面积/% 病情严重指数/分观察组40 7.71 ±4.68 3.26 ±1.45对照组40 13.42 ±5.33 4.96 ±2.06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银屑病属临床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难治愈,且易复发,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4]。此病的发生多与火热相关,起因可由食用辛辣、海物产生,亦可由心情烦躁、七情内热,或由其他因素侵扰,导致血热内蕴,郁久化热,最后血热毒邪外奎肌肤而诱发本疾[5]。
采用耳部割治疗法的依据是我国中医学理论中关于“耳”的特殊生理和病理功能,以及耳部在银屑病辨证中所带来的启示。从经络上讲,它与全身经脉密切相连;从脏腑功能上讲,“肾开窍于耳”,耳乃肾之外窍,二者紧密相连。所以,全身阴阳调和情况等均可通过耳部反映出来[6]。耳部割治可祛除热毒瘀邪,也可兼顾正气,这与银屑病的关键病机和治疗所需相符合。此外,耳部割治具有清热凉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通达表里的功效,通过耳部割治,使毛细血管通畅、血液流变得到有效改善。临床中应用耳部割治疗法,要掌握具体操作时间,此疗法宜上午进行,因其温度适宜、阳气充足,从中医上看,割治不伤正气,而宜祛邪而出。加之中药辅助治疗,此中药方中白茅根具有清热、凉血之功;生地黄、生槐花等中药则具有活血、祛斑之效;白鲜皮则可清热燥湿,具有泻火解毒、祛风止痒的作用,此外,土茯苓、金银花、赤芍等中药也皆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的作用,两者联合使用疗效达到最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皮损面积及病情严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证明耳部割治联合中医药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1]崔炳南,吴小红,宋坪,等. 耳部割治联合常规中药治疗血热型银屑病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2):129 -131.
[2]田海刚,胡帅,蔓小红,等. 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8):36 -38.
[3]刘智艳,杨欢,刘娟.鑱针耳背割治配合中药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2,27(1):251 -254.
[4]唐烨,蔡希.中医外治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3,33(9):970 -972.
[5]李玲玲,陈会苓. 针灸治疗银屑病概况[J]. 山西中医,2013,29(7):57 -58.
[6]王松岩,杨素清,王玉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8,25(1):2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