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棍球活动的组织策略

2015-11-18何洪秀

亚太教育 2015年35期
关键词:循序渐进提升策略

何洪秀



幼儿园棍球活动的组织策略

何洪秀

摘要:北大教授钱志亮曾经说过,球是幼儿时期必备的玩具,幼儿本身对圆形的事物有特殊的偏爱。我园以软式棍球为载体,进行了园本教材研究,如何有效开展棍球活动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开发游戏的内容要满足各年龄段的幼儿需求,活动前的准备要充分,提升教师的指导策略都是提高棍球活动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棍球活动;循序渐进;充分准备;提升策略

软式棍球源于冰球,是运用包有泡沫的球杆击打球,攻入对方球门的一项游戏,可以在室内、室外的不同场地上进行。百度搜索结果显示,江苏、广州、河南、山西等多个地区,都有幼儿园在使用“软式棍球”,但只作为一种特长来培养部分幼儿,且对技能要求过高,比较趋于成人化,因此我园仅以“软式棍球”为载体进行改编,进一步结合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年龄特点,创新了“棍球活动”教学,申报了市级课题“3-6岁幼儿棍球活动的创编与实践研究”,以开发球类运动为主要内容,着力研究棍球活动方案创编以及组织策略。好玩的鳄鱼球,五彩的软棍是支持我们研究的重要硬件支持,我们旨在把这种小范围的特色活动辐射到全园,让每一个孩子都受益。下面结合本人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经验,谈谈棍球活动在全园开展的几点做法。

一、创新游戏内容,分层次开展

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发展水平,设计难度适中的游戏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为体验、合作、竞赛三个层次,分别在小班、中班、大班年龄段开展,循序渐进地进行。

体验阶段主要以激发幼儿对棍球活动的兴趣,采用棍球分离的方法,帮助幼儿认识、尝试、大胆玩球、玩棍,再到棍、球结合。孩子一拿到球,就迫不及待的要拍拍、滚滚、踢踢,这是我们创编的最好素材。玩的次数多了,花样也多了,玩球技能自然就提高了,于是我们设计了《追小球》、《熊猫滚球》、《送球宝宝回家》、《小企鹅学走路》等活动。在拿到软棍后,幼儿手舞足蹈,把它当成小马骑一骑,当成指挥棒玩一玩,摆成小河跳一跳等,我们由此创编出了三套适合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棍球操以及《骑马高手》、《打地鼠》等游戏活动。

合作阶段注重各种棍球动作的练习,有了前期的经验积累,幼儿升入中班后,能力也慢慢增强,迫不及待地想与同伴一起玩棍球乐,与同伴的合作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一个人完成动作是容易的,多人的合作却需要不断地磨合。

竞赛阶段主要开展一些球类竞赛,这也是课题研究的高级阶段。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发挥作用,从初步的合作意识到现在的自主规划和分配,帮助幼儿在竞赛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棍球活动带给他们的刺激与激情。

二、重视活动准备,为棍球活动提供支持

活动准备既有物质的准备,又有知识经验的准备,既有幼儿方面又有教师自身的准备。物质准备包括:活动场地、棍球数量、口哨等,能够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动作技能,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幼儿,在直观、形象可触摸的物质刺激下,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开展中我们发现,最容易被忽略的,往往是教师自身知识技能的准备,尤其是特定的基本动作。教师要让幼儿获取正确的感性经验和动作技能,就必须查阅相关的资料,掌握标准的动作,而幼儿园大多为女性教师,对于棍球活动的兴趣不稳定,更应加强教师自身知识技能的准备,例如握棍的要求是右手拖住棍的下部,左手握住棍的上部,用泡沫的一段击打球部,棍不能超过肩部等。对于动作经验的储备,莫过于教师亲自体验,才会发现哪些动作可能会出错,预见到幼儿有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的错误,此时教师应想到:当幼儿出现类似错误时,我要如何指导?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对动作的讲解、示范、指导就能更好地把握。

三、提升教师指导策略,优化教师教育行为

《纲要》指出:执行教育计划的过程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对教师的指导策略、角色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师语言简练、生动,吸引幼儿注意力。

在介绍游戏玩法时,教师的语言要简练易懂,适当地加入肢体语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班《水火怪物》的游戏,教师让幼儿分散在四周,以神秘的语气、手势、表情暗示、提醒幼儿注意观察:什么颜色的球代表水,什么颜色的球代表火,火球怪物开始搞破坏时,要用水球去击打火球,这样就可以顺利把火扑灭,拯救森林。此时幼儿的注意力专注,能认真地观察教师的动作,在练习时,动作的准确性提高了。

(二)教师参与游戏互动,感染幼儿学习欲望。

教师、幼儿是棍球游戏中的两个角色,在体育活动中无论教师还是幼儿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给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我们提倡老师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做动作,这样对幼儿的积极参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利用辅助手段,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在开展棍球活动中,记录、评比、竞赛等辅助手段,能刺激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推动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讨。例如我们设计“小小球星榜”,每周选出超级球星、进步球星、动作最标准球星、最刻苦球星等,把他们的照片贴在“球星榜”上。还定期组织幼儿比赛,分别选出每一组中的小球星;在家长开放日中,组织幼儿进行棍球操表演以及开展班级亲子棍球联赛;在晨间户外活动中与大班的哥哥姐姐比赛等。

棍球活动是孩子喜爱的运动,教师应该在原有基础上认真剖析,注意保护孩子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师的教育行为。在生活和集体活动中,与孩子亲密交流,分享棍球活动的乐趣,真正发挥课题研究的价值,促进幼儿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教基﹝2001﹞20号,2001.6.

[2]幼儿园一日体育活动整合手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

[3]许卓娅.学前儿童体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幼儿园)

作者简介:何洪秀(1987-),女,江苏连云港人,研究方向:3-6岁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循序渐进提升策略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初中英语教学技巧探析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