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方法

2015-11-17高云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乘方记号中学生

高云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097-01

由于农村的中学生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困惑,我对此作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针对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进行输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实践活动。多给他们讲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贴近农村劳动的知识应用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那样。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感,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老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因为这样,学生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淡薄,成绩就会下降。

2.化枯燥为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对书本知识进行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习题。

3.利用中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情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如在讲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指导他们探究出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上课之前对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不懂的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为全节重点,学生在听课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确保弄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再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找出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

(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就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如角求值问题:(a+5)2+|b-1|=0,求ab的值。我们将问题分为两部分,①(a+5)2+|b-1|=0,②ab的值,经过分析发现由①a+5=0,b-1=0,得a=-5,b=l,所以ab=51=5,这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运用。

(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解不等式组,找不等式组的解集,我们得到大于大的取大的,小于小的取小的,大于小的,小于大的连着写;小于小的,大于大的就无解。当把这些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思维方法,类比即为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的类比,可增强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从而使学习进一步了解积与商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得到发展。

(4)抽象与概括。抽象,即将事物中存在的某种规律抽象出来的思维方法。概括,即将所抽象出来的规律概括起来的思维方法。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乘方记号中学生
幂的乘方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记号
“有理数的乘方”检测题
脏记号
墙上的记号
深入认识二次根式
认识乘方
塔克拉玛干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