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学徒制试点要素及学校实践模型的构建
2015-11-16□成洁
□成 洁
试论现代学徒制试点要素及学校实践模型的构建
□成洁
现代学徒制学校试点工作是构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的基础。文章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特征,提炼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要素——“培养形式”、“课程建构”、“基地建设”、“师资培养”、“教学实施”和“质量监控”,并结合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阐释了如何构建现代学徒制学校实践模型。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实践要素;模型
一、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指出,“以注重整体谋划、增强政策协调、鼓励基层首创为手段,通过试点、总结、完善、推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1]。中国“现代学徒制”构建既是自上而下的职业教育改革,也是自下而上、由点及面的试点实践与探索推广。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作为顶层设计的政策指导与方向指引;二是作为解读呼应的基层探索与实践落实。现代学徒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多方参与、多元协同。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体,在这样的多元合作研究中显然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职责。
因此,现代学徒制的学校实践是一个正确的改革方向,其意义在于以学校为试点,逐步开展中国职业教育 “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改革行动。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于2013年在江苏省内率先成立了首个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要素及学校实践模型构建,本文拟据此进行分析。
二、现代学徒制试点要素
(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有阐释大抵从教育主体、教学构成、内涵特质等方面进行界定。它通常被表述为以下特质:一是从教育主体上而言,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校企联合招生、共同育人;二是从教学构成而言,学生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执教者包括教师和师傅,教学场所包括学校和企业;三是从内涵特质而言,是传统学徒制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现代社会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系统。
虽然关于现代学徒制的阐释或定义不尽相同,但是通常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将有效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就业体系互动发展。
(二)现代学徒制试点要素分析
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特征。依据西方现代学徒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已有改革成果,笔者认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如图1所示。
图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特征
其具体的阐释如下:
(1)1份契约: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协议。为了明确现代学徒制培养中“学校”、“企业”和“学徒”三方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三方应签订合同或协议予以保障。
一方面,学校与企业之间应签订合作培养框架协议,一是界定身份,招工即招生,明确学生的学徒和准员工身份;二是明确权责,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各司其职、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
另一方面,学生家长代表学生(学徒)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接受学校和企业联合实施的学徒教育,并在学业期满后按协议要求从事相关工作。
(2)2个主体: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合作育人是现代学徒制的鲜明特征。校企双主体育人,表明企业将从单纯的“用人”转变为“参与育人”。学校以培养优秀的毕业生、促进学校发展为利益诉求;企业以参与员工培训、提高企业效益为利益诉求,双方以人才培养这一共同利益点为基点,突破校企合作瓶颈、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人才共育。
(3)3个互动: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互动;学校教师和企业技师互动;学校学习和企业实习互动。“3个互动”呈现了三个“双重属性”,一是学生具有“准员工”的学徒双重身份;二是师资安排采取双导师制;三是学习场所分别在学校和企业。在学徒制协议下,学生将按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的培养计划,分别在学校和企业参加相应的学习和实习活动。在“3个互动”中,师资安排及教学场所的安排是关键,它是实现“工”与“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依托。
(4)4个变革:变革教育理念;变革管理模式;变革课程体系;变革教学考评模式。一是教育理念的变革。理念是先导,现代学徒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受教育者的“自我实现”需求,服务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一是重视通识教育,培养有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基本人文素养的人。二是重视职业技能,培养有专业基本素质和技术能力的人。三是重视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关键技能的人。“英国工业联盟,教育与就业部以及资格与课程署共同认可了六种关键技能:交流、数字运用、信息技术、与人合作、自我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关键技能是适用于各类职业的基本能力,表征着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管理模式的变革。管理模式是平台,现代学徒制通过变革教学管理模式,重新建立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血肉联系。现代学徒制强调与工作世界的联系,一方面意味着专业教育全过程的工作化与习俗化,即将专业教育的信仰、原则、意蕴从说教和计划层面落实到日常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在课程与教学中,实现对学校教育方式的全面浸润。另一方面意味着教育空间的延伸,通过教学管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将教育教学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促进“工”与“学”有效衔接。管理模式的变革体现在教学组织、课程管理、师资管理和学徒管理等方面。
三是课程体系的变革。课程体系是支撑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根本。课程体系的重构是现代学徒制改革的突破口,也是难点和重点。目前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学科体系的痕迹。现代学徒制应重新构建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
四是教学及考评模式的变革。教学考评模式是手段,是实施及评估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方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通过教学(工作)任务的设计开发,构建融合“做、学、教”的教学情境,并强调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过程性考评。
2.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要素提炼。如上文所述,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表现为“1+2+3+4”,包括1份协议、2个主体、3个互动、4个变革。这些特征,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对职业教育“五个对接”的解读与呼应。“学徒制教育的本质是‘做中学,学中做’,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从而在行动中改进潜在的教育和学习 (工作)方式”[3]。依据这样的理解,笔者认为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要素包括“场景、资源、师资和考评”[4],映射到具体的办学实践,即是“培养形式”、“课程建构”、“基地建设”、“师资培养”、“教学实施”和 “质量监控”六大要素。
三、现代学徒制学校实践模型
现代学徒制的学校实践模型将以专业对接产业、职业岗位为基础,围绕 “培养形式”、“课程建构”、“基地建设”、“师资培养”、“教学实施”和“质量监控”六大要素开展,如图2所示。
图2 现代学徒制学校实践模型
(一)培养形式:双元育人,工学融合
1.理顺多元主体利益平衡关系。多元办学主体构成了学徒制教育的利益共同体。“各主体利益实现共赢仅是合作的基础,只有当利益张力结构重新达到动态平衡,才是现代学徒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5]
(1)企业参与招生,明确企业的育人主体地位。无锡机电高职2013年分别与铁姆肯(无锡)轴承有限公司和苏州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试点成立了现代学徒制“铁姆肯班”和现代学徒制“宝玛班”。采取学生报名、企业招考的形式组班。企业在学校“数控技术”和“数控设备装调与维护”两个专业的二年级进行招生,学生自愿报名,企业组织考试,根据学业考试的成绩择优录取。与冠名班和订单班相比,现代学徒制班提升了企业参与育人的主体意识,明确了企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有效推动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2)签订协议,保障学徒、学校和企业三方责、权、利。协议包括: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框架协议;家长(学徒)与学校和企业的培养协议。
具体地说,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主要职权是:参与招生;明确企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岗位要求;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设计课程体系,提供实习工作岗位;委派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学徒指导师傅;遵循教育规律,应从教育培养的角度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学习;参与学徒学业评价,聘用达到学徒结业标准的毕业生就业。
学校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主要职权是:明确学徒制实施的专业范围和领域,结合企业要求充分认识专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制订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计划;构建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进行专业课程改革;选聘优秀“双师型”教师担任现代学徒制班级教师,并在学生下企业实习期间安排教师跟岗管理;构建适合现代学徒制的评价管理体系等;进行学徒学业考评,为优秀学徒提供奖学金。
表1 现代学徒制项目推进工作组
学徒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主要职权是:理解认识专业性质,了解专业教育需求;要求学校和企业提供专业成长所需要的教育,严格落实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落实学徒期间的工龄计算、奖学金、实习保险等;配合接受学校和企业联合实行的学徒教育,认真学习并积极参加工学结合的教学安排;自觉遵守学校和企业的管理章程,并在学业期满后按协议要求从事相关工作。
2.构建培养行动框架。行动框架是保障理念设计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依托。现代学徒制试点应成立由学校和企业负责人共同领导的学徒制推进工作组,见表1。
(二)课程建构:能力本位,工学融合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融合 “技能训练”、“工作实践”和“学术教育”的体系,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如图3所示。一是要素整合:整合多维培养目标,融合三个要素——学历教育要求;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能力标准和企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职业资格要求;学徒的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二是模块化开发:提炼技能养成要素,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从典型工作岗位中提取典型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结合专业知识基础进行模块化课程开发。
图3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设计图
现代学徒制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平台”、“技术基础模块”、“技术应用型”和“综合实务技能”四大模块,如图4所示,由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双线交织。
图4 现代学徒制课程模块示意图
(三)基地建设:工作场景,产教结合
实训基地作为承载现代学徒制教学的重要场所,既是提供学生专业技能实践的平台,也是联通教育世界和工作世界的桥梁。现代学徒制基地建设思路是校企联动、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设备资源,建设形成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有机结合的教学基地,如图5所示。
图5 现代学徒制基地建设设计图
(四)师资培养:双导师制,专兼互补
现代学徒制通过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进行技能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的“双导师”队伍,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的关键。
成立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制教学团队。无锡机电高职现代学徒制班在小班教学的基础上实现班组建制,5名同学组成一个班组,学校和企业为每个班组配备一名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即“双导师”制。
师资培养的策略:一是成立师傅资源库,优先挑选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学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现代学徒制的学徒导师,并配套教学管理激励制度,创设良好教育环境。二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专兼互补的格局。选聘企业专家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开展专业讲座或指导学生实践。三是加强师傅队伍建设。依托现代学徒制教学项目,开展产教学研合作,提高师傅们的“双师”素养,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形成现代学徒制下的师徒互动、师徒相长以及校企共进。
(五)教学实施:情境认知、行知合一
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是“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教育规范和技术规范相融合”,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在职业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工作。“按‘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的原则,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使学徒处在“实践的群体”之中,帮助学徒生成和构建基于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6]
学材由单一的“学科知识型”或“实训型”向“理实结合”转变;场所由“教室”向“实训室、车间”转变;方法从“讲授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模仿”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转变。教师将围绕真实的工作任务开展“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灵活选用“启发式策略”、“控制策略”、“小组合作策略”等。
(六)质量监控:多元参与,过程评价
1.多元参与。“为了保证现代学徒制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政府部门、行业委员会、学校等机构还承担着相互监督的责任。”[7]因此,多元参与是现代学徒制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特征。政府部门发挥引导决策作用;行业担任指导、诊断和认证作用;而学校和企业直接负责全程质量监控。
校企双方围绕学历教育标准、企业用人标准,及行业技术标准,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适配的评价标准。企业应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业及思想品德评价,参照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标准来要求学生,作为学生学徒期满后是否能顺利录用的条件之一。
2.过程评价。在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下,应采用针对性与发展性相协同的评价机制,即依据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行教学评价。具体的原则包括:一是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兼顾“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按既定培养方案,定期对师傅和学生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并适时进行反馈、沟通,尤其要加强“诊断性”评价,以有效地监控教学质量。二是教育标准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将职业素养要求有效地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双证”制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对专业教师而言,是考核其双师能力,考核他是否具备担任现代学徒制指导教师的能力。而对学生而言,则需要考核其知识本位要素、关键技能要素和能力本位要素。尤其应加强实习实训环节的考核,强调在工作情境中进行工作能力考核评价,以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技术人才。
[1]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Z].2014-08-25.
[2]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二)[J].职教论坛,2013 (9):1.
[3][4][6]成洁.现代学徒制的校本研究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6):74-76.
[5]陈海峰.现代学徒制多元主体利益平衡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74-76.
[7]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责任编辑郑炜
成洁(1974-),女,江苏无锡人,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科研管理,五年制高职课程改革。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实践研究”(编号:D/ 2011/03/099),主持人:王稼伟。
G710
A
1001-7518(2015)21-00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