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提琴移植曲目演奏简析

2015-11-14颜刘英

戏剧之家 2015年19期
关键词:演奏分析情感分析

颜刘英

【摘 要】在二胡音乐的发展进程中,改编、移植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到本专业领域中的二胡演奏家不断涌现,其中有独奏、协作、合奏等多种形式。为更好地运用二胡表现、移植、改编曲目,对乐曲的内在分析是必要的,本文以两首二胡移植曲目为例,着重从演奏与情感两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演奏分析;情感分析;《流浪者之歌》;《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0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二胡演奏艺术也不断提升,二胡技术也随之不断革新,在一些专业性比赛或是考试中,我们看到很多的演奏者亲睐于移植曲目来显示自己高超的技术与技巧。笔者从演奏方面简析两首热门的二胡移植曲:《流浪者之歌》与《引子与回旋》。

一、《流浪者之歌》演奏分析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大师布罗萨·拉萨蒂的代表作品之一,乐曲根据吉普赛音乐素材创作而成。旋律优美动人,节奏华丽多变,自由而不受拘束,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至今活跃于小提琴乐坛上。在国内,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二胡演奏家张韶先生移植成二胡作品以来,一直备受二胡演奏者的喜爱,随后也出现了几个移植版本。本文以张韶先生的版本为例,分析乐曲演奏中存在的重难点与情感的表现。

(一)重难点分析:节奏、音准

翻开《流浪者之歌》乐谱我们发现,乐曲以节奏自由与大量散板开篇。大量的三连音、六连音还有九连音和十二连音,加上节奏的渐快或渐慢自由无固定性,这就构成了我们二胡演奏的一大难点。然而,传统的二胡乐曲受到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影响,更多的讲究一首曲子的意蕴,很多时候与唱腔唱词联系在一起。在平时的演奏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乐句或者几个音的自由演奏,但大乐段的散板节奏在的传统二胡作品中几乎不会存在的。用弦乐器演奏大段的散板时,演奏者们除了要考虑音准,还需要思考对每一乐句的处理,如何安排音符的时值,表现乐曲的内涵,这些就全凭演奏者自身的音乐修养和对乐曲的理解了。

乐曲除散板外,还有大量表现吉普赛风格的琶音的运用,这种极富有特色的旋律要求二胡演奏者清晰准确的演奏出来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拉弦乐器本身的构造,在演奏中依靠左手控制的旋律部分不是我们在传统曲目中所感受的首调音阶中的常规旋律,而是固定调带有变化音的旋律。这一点给很多的二胡演奏者带来了音准上的困扰,由于弦乐器本身的构造不同于键盘乐器,没有固定音高,每一个音有一个固定的振动频率,音准控制在演奏的手中,既需要把握振动的频率又要保证快速精准且清晰地演奏,难度就不言而喻了。据笔者多年的演奏探究,对于音准的问题通常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对着校音器慢慢的联系,建立自身的内心听觉。由于受到传统的乐音系统五声音阶的影响,西方音乐中的很多音程关系在民族乐曲中很少存在,这给听惯了五声音阶的我们在听觉上带来一定的挑战,给我们的练习增加了难度。

(二)情感分析

俗话说“音乐的一切技巧服务于情感”,前面我们谈到了本曲演奏中运用到的纷繁复杂的技术和技巧,那这些技术是为展示怎样的情感呢?这需要演奏者们深入了解作曲家及乐曲创作的背景和所表现的内容。

这首瞩目世界的《流浪者之歌》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因而我们不能想当然的演奏,从速度的处理到形象的塑造都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吉普赛这个民族。乐曲以“流浪者之歌”为名,吉普赛人居无定所,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乡,故称为“流浪者”。由于民族传统的关系,吉普赛人,男性以驯兽,贩卖家畜,补锅和充当乐师为业;妇女从事卖药,行乞,算命和表演等行业。他们不与外族通婚,没有基本的国家和法律概念,独具一格的观念与主流社会大相径庭,因而受到外族和其他民族的排挤,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作曲家运用娴熟的创作手法描绘了吉普赛人即便面对再困难再被人歧视也要过着潇洒流浪的生活,充满信心的面对每一天。乐曲演奏应慢而不悲,快而不闹,热情而满怀希望,这才是我们所理解的真正的《流浪者之歌》。

二、《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演奏分析

1863年,作曲家圣桑对初露头角的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的高超演奏技艺十分赞赏,于是潜心研究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和西班牙音乐的风格与特色,创作了这首当时风靡一时的小提琴作品--《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此曲在创作手法上与萨拉萨蒂创作的《流浪者之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亦是表现西班牙的异域风韵,因此很多人将这两首作品合称为姐妹作品。

2001年,于川将《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移植为二胡曲,让全世界的人看到二胡也能演奏高难度的小提琴名曲。

(一)重难点分析

二胡版的《引子与回旋》旋律非常悠扬,并且印象非常深刻。但由于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与二胡演奏技术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二胡会受到音域的局限,而此曲音域在二胡这件乐器上可以说是达到极限,因而音色、音准、音量的控制成为了演奏的技术难点。

整首乐曲由“引子”和“回旋”两大部分组成,“引子”部分旋律略忧郁而富有动感,运用了独具风格的西班牙风格音调,让人流连忘返;“回旋”部分节奏感很强:突出的切分音在跌宕起伏的旋律进行中不断出现,使音乐富有弹性往前推进,具有明显的音乐色彩。二胡版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为表现西班牙音乐风格以及体现二胡高超的演奏技术,乐曲多处出现的快速琶音和上下行音阶的流动,以及连顿弓跳弓等都极其复杂,而节奏则是不同于小提琴版的自由拍子,而主要是切分音,因为音域的关系,快速琶音时二胡音准也是极其难以把握。

由于乐器的构造不同,小提琴没有内外弦转换的烦恼,弓无需受到束缚,大量的连顿弓的演奏会比二胡要自由轻松得多。二胡演奏中要将此曲中连顿弓表现好左右手的明确分工极其良好配合是极为重要的:右手把握连顿和内外弦交换,左手在把握旋律的音准。在演奏中右手臂的力量坠在弓子上,利用手臂的重量稍加控制,来达到力度上的要求;然后将整个手臂紧张起来,像拖拽一样,但是又不可以用蛮力,必须是巧力,将整个弓子拽出去,与此同时再配合上左手,两手完美的配合演奏方可达到好的效果。

(二)情感分析

《引子与回旋》和《流浪者之歌》由于两位作曲家的关系,都采用了吉普赛特色的琶音的音乐元素,因为都是为小提琴而创作的,在作曲技法上,都频繁运用了跳弓和连顿弓。但在情感表现上二者却是大相庭径。

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属于叙事曲,而圣桑的《引子与回旋》则是随想曲体裁。叙事曲有着明确的情感表达,联系吉普赛民族的命运和生活现状来说,整首乐曲的基调是忧郁而不低沉。但圣桑的《引子与回旋》运用随想曲体裁,作曲者可以任其奔放的乐思自由驰骋,不受拘束,不去计较,让自己对音乐的情感不断地有音符的方式宣泄出来。由于体裁的关系使得《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听不出作者具体想要表达的感情,因为它形式自由,但是总体来说作者创作这首乐曲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从整首乐曲来看包含了引子和回旋曲部分,“回旋”部分活泼热烈,由三段风格迥异的的舞曲组成,气氛欢快。除了开头的引子部分,整首乐曲都是在回旋曲的三个插部中循环进行的,这样风格鲜明的乐曲形式把西班牙人自由奔放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每一位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艺术修养及对作品的理解力是不一致的。本文着重阐述了二胡移植曲目中的《流浪者之歌》与《引子与回旋》的演奏技术、情感。由于作者能力有限,本文仅提供自己的演奏和教学经验作为作品演奏分析的借鉴,期望能抛砖引玉,协助更多的学习者演奏者找到科学、合理地演奏思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演奏分析情感分析
基于语义的互联网医院评论文本情感分析及应用
基于双向循环神经网络的评价对象抽取研究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及演奏分析
基于SVM的产品评论情感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词典与机器学习的中文微博情感分析
在线评论情感属性的动态变化
斯克里亚宾b小调练习曲Op.8,No.3音乐特点与演奏分析
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文本观点挖掘和情感分析的研究